核心观点
7月29日-8月1日京津冀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雨。我们回顾2012、2016年强降雨后的经济指标走势,并评估强降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强降雨导致所在地区工增当月同比下降1pct,对全国而言则约为0.1pct。强降雨导致CPI当月同比下跌0.1pct,但样本分歧较大,或指向无显著影响。我们通过观察区域性高频指标跟踪本轮强降雨对生产、运输、物价的影响,均指向影响不大,或雨停后随即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强降雨仍未结束,台风“卡努”经过东北,或对粮食生产带来扰动。
报告摘要
本次降雨有多强?
7月29日-8月1日,台风“杜苏芮”北上给京津冀地区带来极端暴雨,据国家气象局,本次强降雨“历史罕见”,特点有三:一是持续时间长,从7月29日晚至8月1日结束,持续时间接近4天;二是雨量大,北京,河北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达350~600毫米,局地700~800毫米,作为对比,北京年降水量(2011-2021均值)约580mm;三是极端性强,河北和北京1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我国夏季多雨,洪涝现象时常扰动经济,因此如果我们关注经济的同比读数,那么应当关注的是“超额暴雨”。我们参考中央气象台暴雨红色预警,将7.30-8.1在京津冀的降雨定义为“超额暴雨”,原因有三,详见正文。
以史为鉴,强降雨对经济影响几何?
本次京津冀强降雨强于2012年7月、2016年7月,但弱于1963年8月。考虑数据可得性,我们回顾了2016年7月、2012年7月强降雨后,生产(工增)、需求(社零)、物价(CPI)走势,详见正文。
但,经济指标由多重因素共同决定,直接观察强降雨后指标走势难言因果性,为此,我们基于双重差分的逻辑评估强降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发现:1)强降雨导致所在地区工增当月同比下降1pct,外推至全国则为0.1pct;2)强降雨导致所在地区1-7月社零累计同比下降0.1pct,外推至全国则为0.01pct;3)强降雨导致所在地区CPI当月同比下跌0.1pct,但样本分歧较大,或指向无显著影响。
如何观察本轮强降雨对经济的影响?
强降雨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影响经济:一是防灾措施导致企业停产限产;二是降雨结束后,城市内涝导致人流物流持续受阻;三是商品产运不畅导致价格波动。我们通过观察区域性高频指标跟踪上述影响:
(1)生产:影响或不大,雨停后水泥产业快速恢复,石油沥青、电炉开工率未受显著影响,多家上市公司称影响不大;
(2)运输:强降雨结束后,人流物流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
(3)物价:最容易受到短期天气影响的农产品是蔬菜(生产、采收和运输环节)和猪肉价格(运输环节),目前影响尚不明显。
强降雨结束了吗?
强降雨尚未结束,据中央气象台8月12日消息,台风“卡努”已于11日的登录辽宁省,12日至13日东北地区将会有强降雨。叠加前期台风“杜苏芮”影响,东北地区强降雨需持续关注。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仓,主产大豆、玉米和稻谷等农作物。当下正是东北地区稻谷和玉米的抽穗期和大豆的鼓粒期,决定着农作物的结实率和最终产量,若台风天气持续或导致农田渍涝和作物倒伏,届时可能会对粮食价格带来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