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国记者获悉,通过前去现场或线上直播等方式解读本届大会的公募基金,有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中欧基金、诺安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而据业内人士反馈,大会现场更是挤满了焦虑的基金经理,希望能从现场发现增量产业信息,为投资带来启发。
某种程度上,基金经理的焦虑,和当下业内对人工智能的分歧探讨不无关系。有人说是风口、是泡沫,但也有人看到了AIGC在直播、电商等行业开始替代人力,这或许可能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具体到投资预判上,机构人士认为,从年初演绎到现在,人工智能“普涨阶段”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估值和业绩高度匹配、真正具备竞争壁垒的公司,才有望在下半场行情中脱颖而出。
超400家企业参展,现场科技感十足
公开信息显示,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题是“智联世界 生成未来”。大会除了举办科学前沿和产业发展全体会议以及主题论坛等活动外,还有超400家参展企业在世博展览馆5万平方米主展览区内展示包括大模型、芯片、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科技成果。
根据“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官方公众号,本届大会基于行业视角出发,从参展企业中甄选具有行业突出贡献及领先技术的创新展品,称为九大镇馆之宝。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蚁鉴AI安全检测平台2.0”、百度的“文心一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昇腾AI‘大模型超级工厂’”、晶泰科技的“AI药物研发自动化解决方案”、腾讯的“腾讯多媒体实验室XMusic”等科技成果均榜上有名。
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发来的现场照片显示,现场展区科技十足,炫酷的科技成果通过高清屏幕播放出来,引来参会人群集体围观。
某公募人士给券商中国记者发来的一张朋友圈图片显示,大会现场挤满了焦虑的基金经理,希望能从展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中探寻到增量产业信息,为基金投资带来启发。此外,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7月6日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天弘基金等公募,均在7月6日进行了线上直播。而在接下来的7月7日和8日,还有诺安基金等公募进行大会现场直播,基金经理邓心怡和陈衍鹏等人进行投资解读。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为吸引人气,基金公司大多给直播起了妙趣横生的题目。比如,易方达基金直播的主题为《引爆奇点,变革未来: 直击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嘉实基金的直播主题为《AI赋能百业,直击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天弘基金的直播主题为《拜托啦!ETF:人工智能大会来袭!机器人风起?》,华夏基金则在6日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了一场直播,主题分别为《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有何投资机会?》《人工智能大会召开,机器人等投资机遇解读》。
泡沫还是新一轮工业革命?
基金投资圈对人工智能大会趋之若鹜,和今年以来AI人工智能行情有着密切关系。
在年初Chat GPT技术创新引爆下,A股点燃了这轮人工智能行情,并走出了昆仑万维等大牛股。这波AI行情所带动的不仅仅是人工智能赛道,还有半导体等相关产业链。A股由此迎来2023年真正的行情主线。从元旦到今年6月底,仅人工智能指数(884201)涨幅就接近了70%。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工智能行情于近期出现分化调整,并从产业圈到基金投资圈引发持续谈论。
近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天津GPT产业发展计划启动大会暨360科创园开园活动上指出,人工智能行业已然进入大模型时代,大模型产业发展的机会将出现在企业级市场。针对近期市场对大模型产业冷场的质疑,周鸿祎认为大模型绝不只是一个风口,更不是泡沫,“它的定位像工业革命,如果你非要说它只是风口,这阵风吹十年都没有问题。”
华夏基金认为,近期TMT板块调整的触发因素,更多是减持、传统业务较差等情绪和事件性冲击,同时传媒、通信等板块因为短期涨幅过大,行情甚至扩散到非常边缘的方向,“我们前期提示注意回避这些细分领域。但是大方向没有基本面短期证伪或者产业周期结束的信号,因此大概率并不是见顶的信号。”
据相关机构测算,人工智能GPT市场进入产业化发展,预计今年我国市场规模可达170亿元,而后随着产业加速增长,商业化落地逐渐深入、产业生态逐步完善,预计2025-2027年进入应用蓬勃期,在2028-2030年进入整体加速期,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但这些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完善相关产业配套。360集团首席运营官叶健表示,大模型引领新工业革命,成为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新生产力工具。算力、算法、数据和场景都是GPT应用发展的关键要素,一旦GPT产业链各方割裂发展,便无法形成新产业经济,因此需要从算力资源、算法技术、通用与行业数据、应用场景、营销渠道、产业扶持、客户流量和服务等方面协作发力。
AIGC在部分行业已替代人力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市场关注度提升,基金圈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实际运用问题的关注度,在持续往纵深处推进。
盈米基金高级技术总监吴珂皓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目前部分行业AIGC已开始替代人的作用,比如在直播行业,数字人技术已开始替代人来完成直播;在电商行业,AIGC技术可以协助制作产品宣传文案和完成相关设计。而对财富管理行业来说,由于其特殊性,完全替代不太可能,但AIGC在中后领域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效率。
对金融企业而言,吴珂皓说到,除了模型本身的技术投入以外,更多的投入将会是在数据和场景上。AI投资圈里有这样一句话:场景优先、数据为王,模型本身不是用户需要的,用户需要的还是更加符合客户预期的收益和风险,光有模型没有场景,就会陷入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尴尬地步,所以如何将AI模型的能力渗透进入场景是一门值得大家深度投入的事情。
盈米基金资深数据应用总监陈平则说到,在财富管理行业,已有不少公司使用人工智能来辅助客户服务、主动式商机发现、更及时的营销触达等。比如AI自动外呼、机器人自助问答、智能营销等。此外,一些银行、综合财富管理平台已在广泛使用机器人来辅助营销运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大部分这类机构对AI的应用还是站在卖方的立场。
中欧电子信息产业基金经理刘金辉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关注方向包括大模型和AI+应用。大模型部分,不管是人才还是资金都是巨大的投入,最后胜出的可能是现有的巨头,或者是有顶尖人才、同时有强大资金支持的创业企业。所以更多考虑应用端的机会,应用端企业未来发展面临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流量与卡位优势、人才与资金投入、商业化潜力。
后半程更关注“能落地”的方向
具体到未来投资展望上,诺安和鑫基金经理邓心怡认为,下半年预期能看到国内外更多应用场景落地,随着应用端用户数、付费率和客单价的提升,以及硬件端需求放量带来的订单确认,人工智能板块的估值和业绩匹配度可能会得到更及时的兑现,引领市场发现人工智能板块真正具备竞争壁垒的公司。
长盛基金经理代毅认为,人工智能星辰大海普遍都涨的阶段已经过了,有些纯概念的已经调整回去了,后半程更为关注能落地的方向,包含两个概念,一是订单业绩,二是持续地投入资金。前者就是算力,后者就是行业被重塑、AI投资能够投得进去的行业公司。邓心怡将AI的投资机会分为三部分:一是算力,包括以芯片、光模块、服务器为代表的硬件基础算力;二是模型,包括以OPEN AI的GPT4为代表的大模型,和以彭博的BloombergGPT为代表的金融、医疗、教育等专业领域的垂类模型;三是应用,如以微软New Bing为代表的依托于大模型能力,对接客户需求的应用层。
但代毅也提到了相关风险,如持仓个股位置偏高,参考家电、汽车、新能源行业第一波浪潮后的回调,这个风险可以通过精选行业轮动策略规避;此外需要及时跟踪政策调整方向;另外,人工智能行业有可能会被重塑,龙头巩固地位还是新人王者归来都具有可能性,需要持续跟踪公司。
中欧基金基金经理邵洁以电子行业研究举例说到,研究过程会有一些“两面性”,既有一个周期的过程,同时还是技术跟随下游消费包括下游技术驱动以后有的创新渗透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子行业确实称得上是“硬科技”的代表,无论在硬件创新上的力度,还是硬件在经济周期长期供需中所做出的努力,都至关重要。
邵洁认为,电子行业属于中游行业,在经济周期的循环过程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电子行业不仅为各类生产制造企业提供设备和材料,也提供智能制造需要的芯片,这是驱动整个行业发展的上游部分。另一方面,电子行业也包含了一些下游应用相关行业,包括跟终端相关的零组件制造,我们熟悉的安防摄像头、手机终端、智能家居、PC、服务器等等。这就决定了电子行业不仅是跟中国经济生产制造周期相关,也跟下游消费拉动的周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