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认真投资!InvestingPro五折优惠,迈出成功投资的第一步!领取优惠

刚刚,央行再推重磅货币工具!1年期利率仅1.75%,将撬动金融支持碳减排,这些领域受益?

发布时间 2021-11-9 08:15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央行再推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支持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担重任,这一次是聚焦碳减排领域。

11月8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央行此前就已对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预告”多时。此次则发布了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具体运作机制,总体看,新工具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

二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央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机构需向央行提供合格质押品。

三是利率方面,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企业提供碳减排贷款的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同时,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央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

四是金融机构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减排数据,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金融机构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后,需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碳减排领域、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以及碳减排数据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增加能源总供给能力

央行此前就“预告”要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行长易纲在今年4月表示,央行计划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碳减排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此后还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及碳减排支持工具,提出“央行正在研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强化我们能源总体的供应能力”。

中国已宣布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这要求经济全面、系统性转型。在此过程中,绿色金融被认为可发挥“加速器”的作用。尤其是“双碳”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碳减排支持工具则要发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撬动作用。

易纲曾表示,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要实现这些投入,单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要进一步以市场化方式动员公共和私人部门资金,支持绿色经济活动。为此,在提供政策激励方面,央行可以发挥作用。人民银行计划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碳减排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资金。人民银行还将通过商业信用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公开市场操作抵押品框架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央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金融机构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重点支持三大碳减排领域

作为一个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有着明确的应用范围。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碳减排支持工具精准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领域,央行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国内多种标准交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以减少碳排放为导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促进碳减排的空间较大,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可以带来显著碳减排效应的行业。

具体而言,清洁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抽水蓄能、氢能利用、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热泵、高效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智能电网、大型风电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户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跨地区清洁电力输送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等。节能环保领域主要包括工业领域能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改造等。碳减排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后续支持范围可根据行业发展或政策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立,是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领域投资,并不意味金融资源对传统能源领域退出。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就强调,碳减排支持工具对碳减排重点领域的支持是“做加法”,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不是“做减法”。金融机构仍要按市场化、法治化和商业化原则,对煤电、煤炭企业和项目等予以合理的信贷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更好发挥金融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作用。

利率缘何低于同期支农支小再贷款

近年来,中期借贷便利(MLF)、支农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央行货币政策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20年以来,央行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实体经济的精准发力,创设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碳减排支持工具就是继去年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实体货币政策工具后,央行推出的又一项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直达性和精准性是这类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也被外界看作是货币政策结构性宽松的表现。一方面,这些工具限定了使用范围,如聚焦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碳减排领域,加大对特定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这些新工具都采用“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防止金融机构将从央行申请的低成本资金挪用到其他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从利率方面看,相较于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1年期利率1.75%也处于较低水平。实际上,去年7月起央行就下调过一次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

对于为何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利率会低于同期再贷款、再贴现利率,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一方面,该利率并非政策利率,高一点低一点都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另一方面,该工具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规模不会很大,对全局的影响有限。

“碳减排支持工具利率低,是为了将信贷资源更多地引导至碳减排重点领域,让相关领域享受到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此外,央行对贷款利率要求的不同也是造成支持工具利率差异的一个原因。央行要求,受到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LPR大致持平,而对于受到支小支农再贷款支持的贷款没有该要求。”张旭称。

强化金融机构信息披露

孙国峰曾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直达实体经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其设计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要坚持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其中,可操作即明确要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的实体领域,可计算即可计算金融机构支持的碳减排量,可验证则是由第三方验证金融机构支持碳减排的真实性。

碳减排支持工具也设计了一系列机制安排保障其精准性和直达性。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向央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减排数据,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金融机构参考碳减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或市场认可的专业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以及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贷款的年度碳减排量。

金融机构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后,需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碳减排领域、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以及碳减排数据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等多种方式,核实验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通过明确碳减排重点领域、强化金融机构对碳减排的信息披露等制度安排,碳减排支持工具将发挥政策示范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充分地认识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向企业和公众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循环经济等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央行上述负责人称。

张旭也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很可能跨越多个经济周期。在此期间,碳减排支持工具可以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宣示效应,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碳减排支持工具具备中长期以及调结构的基本属性,不宜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短期促进信贷总量增长的逆周期调节手段。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