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博思创”)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上市委审议通过,成为新“国九条”出台以来首个过会的新能源IPO项目。
来源:上交所
根据招股书介绍,海博思创此次拟围绕主营业务募资7.83亿元,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与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海博思创表示:“此次募集资金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公司产能、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拓展销售网络,满足公司营运资金需求,符合公司发展规划,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
储能产业快速发展
招股书显示, 海博思创是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 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等“源-网-荷”全链条用户提供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亦为新能源工程机械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提供动力电池系统产品。
凭借优质的产品服务和领先的行业地位,海博思创曾荣获“SNEC储能领军企业”“2023储能技术创新典范 TOP10”“2023储能卓越产品奖 TOP10”“2022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等多项行业荣誉称号,并且是胡润百富《2024全球独角兽榜》上榜企业。
海博思创在国内电化学储能系统领域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根据CNESA统计,海博思创在2023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名,在2021年度和2022年度国内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中排名首位,该排名数据涵盖了锂电池厂商及PCS和电力设备厂商以储能系统集成商身份供应储能系统的情况。
客户构成方面,海博思创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主要央企发电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以及特变电工、晶澳科技等新能源企业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本质是在解决发电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新型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具有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调节能力强等特点,可以起到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多重作用。
同时,国家高度重视储能行业的发展,在政策层面也给予了一系列大力支持。近两年我国针对储能行业发展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多个政策文件。今年,新型储能更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另外,相关部门也陆续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重磅利好文件。
积极的政策环境势必将进一步扩大储能行业的市场需求,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发布约2160余项与储能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政策,26个省市制定了2025年底的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达86.6GW,远超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设置的2025年实现30GW的装机目标。
此外,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到48.18GW/107.86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129%,能量规模同比增长142%。CNESA预计,保守场景下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9.3%;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138.4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0.3%,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产能消纳与价格竞争
在2023年上海SENC储能展会期间,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曾公开表示, “储能产业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随着储能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行业逐步呈现出分化趋势:一方面,市场上的供应量持续攀升,另一方面,需求相对疲软。 供需不平衡之下,行业竞争加剧,产能消纳和价格竞争等问题浮出水面。
为了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 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和网源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平台作用、科学优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四项重点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项管理措施,包括扎实做好新能源消纳数据统计管理和常态化开展新能源消纳监测分析和监管。
价格层面,据CNESA相关统计以及海博思创可比公司同类型产品的中标价格,电化学储能系统行业的产品价格2023年以来出现整体下降。根据CNESA统计数据,储能系统行业含税中标均价从2023年1月的1.52元/Wh下降至2024年6月的0.74元/Wh。而在报告期内,海博思创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产品销售价格分别为1.07元/Wh、1.16元/Wh、1.11元/Wh、0.81元/Wh,2023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
针对价格的持续下降,海博思创表示:“电化学储能系统产品价格受到原材料价格、行业竞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虽然报告期内发行人电化学储能系统产品的销售规模持续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强,但如果电化学储能系统产品售价继续下降,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导致业绩增速放缓或者业绩下滑。”
对此情况,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交易所要求海博思创针对产品销售价格与可比公司中标价格、市场价格指数等信息的量化匹配情况,说明公司及同行业是否存在主要依靠低价竞争等不利情形,相关风险揭示是否充分。公司回复称:“投标报价、可比公司的投标报价以及中标均价之间的变动趋势保持一致,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销售价格与可比中标价格等信息相匹配。”
存毛利率下降风险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 海博思创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36.8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29.47万元、1.82亿元、5.78亿元、2.80亿元,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其中,海博思创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核心产品储能系统。报告期内,其储能系统的收入分别为6.53亿元、24.56亿元、69.27亿元、36.50亿元,该项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8.52%、94.61%、99.30%、99.04%,2021年至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25.62%。
不过,在首轮审核问询函中,上交所要求海博思创量化分析细分产品销售金额和销售结构变动的原因,结合相关内容综合分析报告期内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因,并结合下游市场需求、在手订单情况等分析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
据问询函回复显示,海博思创在手订单充足,期后销售情况良好,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博思创在手订单金额超过53亿元,业务规模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与此同时,公司表示将持续研发投入、拓展优质客户资源为收入增长持续注入活力。
在10月17日的审议会议中,上交所上市委要求海博思创结合公司所在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和竞争格局、在手订单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成本、市场渠道优劣势等,说明公司是否存在经营业绩大幅波动的风险;同时要求其结合公司资产负债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情况,说明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是否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相关风险是否已充分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储能系统市场价格的持续下降,海博思创也面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海博思创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0.49%、20.79%、19.80%、19.47%,其中储能系统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4.80%、23.05%、20.02%、19.00%,该业务毛利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23年降幅比较大。
对于储能系统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海博思创表示,主要系国内储能系统市场价格下行所致,但其毛利率下降幅度低于国内市场储能系统价格下降幅度,并且公司通过规模优势降低电芯等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形成价格传导机制,并通过产品和技术优势保持市场竞争力,一定程度抵御毛利率大幅波动的风险。
海博思创亦在招股书中提示:“如果未来在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不能保持领先优势,亦或者储能系统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公司储能系统产品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