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大促!巨额特惠价,畅享InvestingPro领取最高五折特惠

德邦证券:半导体是牛市的重要投资方向 目前或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发布时间 2024-10-11 09:57
更新时间 2024-10-11 10:35
© Reuters.  德邦证券:半导体是牛市的重要投资方向 目前或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XSD
-

智通财经APP获悉,德邦证券发表研报称,相对沪深300指数,半导体行业指数位置更低,半导体是牛市的重要投资方向,目前或仍有较大上涨空间。往后看,该团队认为本轮半导体反攻重点方向在于:自主可控+周期反转+科技创新。目前国内半导体整体的产能缺口较大,外部限制不断加码,部分领域国产化进程逐步加速。当前半导体板块或已经来到周期底部,站在新一轮周期起点。目前半导体相关公司营收和业绩逐步修复,释放出周期反转的信号,可以重点关注模拟、存储、IoT、功率半导体等板块。Ai+电车智能化驱动的的科技周期将会是新一轮周期最大的新增量。

半导体是牛市的重要投资方向,目前或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截至2024年9月23日,申万半导体行业指数较五年高点下跌约61.2%。相比之下,沪深300指数该区间下跌约45.0%。相对沪深300指数,半导体行业指数位置更低。目前随着市场预期反转,10月8日申万半导体行业指数收得4554点,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6.6%,较9月23日指数上涨57.6%。沪深300指数10月8日收得4256点,较上一交易日上涨5.9%,较9月23日指数上涨32.5%。

目前相对2023年年初和2024年年初,申万半导体行业指数涨幅仅为10.6%和21.7%,且相对5年高点仍有63.6%上涨幅度,因此,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整体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往后看,德邦证券认为本轮半导体反攻重点方向在于:自主可控+周期反转+科技创新

1、自主可控

目前国内半导体整体的产能缺口较大,外部限制不断加码,部分领域国产化进程逐步加速。将自主可控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向:

1)先进制造自主可控:美国商务部将中芯国际等中国半导体制造商列入实体清单,限制其获取10nm或以下的半导体生产所需设备及材料。而大陆在高端设备及材料等方面亟待突破,导致大陆先进制造产能提升缓慢,2023年大陆先进制造产能占比仅8%,提升空间较大。

2)人工智能自主可控:美国商务部于2020年10月完成《出口管制条例》修订,针对性地限制了中国获得先进计算芯片,并于2022年8月进一步限制美国企业进行相关投资。因此,国内获取海外厂商高端AI芯片的能力受到限制,德邦证券认为这或将助推国内AI芯片厂商迅速发展,成长出一批具有出色实力的AI芯片厂商。

3)汽车芯片自主可控:同样受限于海外厂商的出口限制,国内车企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防止受制于人,国产化进程或将加速。德邦证券认为当下汽车芯片国产化的进程可以类比2018年消费电子芯片的时间点,即处于爆发的初期。(美国断供华为上游的芯片采购,直接催化国产化芯片的进程,手机等消费电子中的芯片快速渗透。一旦汽车芯片遭遇相关政策,也可能快速催化。)

2、周期反转

周期角度来看,目前半导体行业或处于“起承转合”的尾声,复盘上一轮周期来看:

起(2019年):美国限制本土厂商对华为等终端厂商的芯片供应,直接刺激了国内终端厂商对国产芯片的倾斜采购;

承(2019-2021年):5G和A1OT等科技创新带动消费电子需求快速提升,同时疫情对供应链造成影响。因此,下游厂商采取保守的库存策略,拉动了半导体芯片需求;

转(2021-2023年):由于需求不及预期,且此前下游的备货策略导致渠道和终端库存较高。行业竞争加剧,价格下行,半导体芯片行业转变为下行周期;

合(2024年及以后):随着库存逐步去化,叠加需求端温和复苏,24H1半导体芯片公司整体营收及业绩同比大幅提高,在AI与电车智能化等趋势下,德邦证券认为半导体芯片当下站在新的一轮周期起点。此外,据SEMI与TechInsights,预计三季度IC销售额将同比增长29%,并打破2021年创下的历史极值。

德邦证券认为当前半导体板块或已经来到周期底部,站在新一轮周期起点。目前半导体相关公司营收和业绩逐步修复,释放出周期反转的信号,可以重点关注模拟、存储、IoT、功率半导体等板块。

3、科技创新

德邦证券认为科技周期将会是新一轮周期最大的新增量(Ai+电车智能化):

1)预计AI将是对半导体最大增量之一,需求有望从高端的算力芯片、存储芯片、先进封装产业链,逐步下沉到消费电子终端。随着AI phone、AI PC等产品落地,端侧AI有望跟进。因此看好相关AIOT芯片、模拟芯片、存储芯片的需求。

2)电车智能化将拉动芯片需求。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半导体元件数量已是内燃机汽车的两倍。全自动驾驶汽车采用激光雷达传感器、5G通信和图像识别系统设计,预计其半导体元件数量将是非自动驾驶汽车的8到10倍。受电气化、自动驾驶、互联互通和移动即服务等趋势的推动,据Statista,汽车半导体市场有望从2021年的530.4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1038.5亿美元,8年CAGR达8.8%。

建议关注

晶圆代工:中芯国际(688981.SH)、华虹半导体(01347)、华润微(688396.SH)、晶合集成(688249.SH)、芯联集成(未找到股票代码,可能为非上市公司或未公开股票代码);

晶圆封测:长电科技(600584.SH)、通富微电(002156.SZ)、甬矽电子(688395.SH)、伟测科技(688372.SH);

设备材料:北方华创(002371.SZ)、中微公司(688012.SH)、拓荆科技(688072.SH)、芯源微(688037.SH)、沪硅产业(688126.SH)、安集科技(688019.SH)、鼎龙股份(300054.SZ);

GPU/CPU/FPGA:海光信息(688041.SH)、寒武纪(688256.SH)、龙芯中科(688047.SH)、安路科技(688117.SH);

模拟芯片:圣邦股份(300661.SZ)、纳芯微(688052.SH)、南芯科技(688189.SH)、艾为电子(688798.SH)、思瑞浦(688536.SH)、新相微(688593.SH)、晶丰明源(688286.SH);

存储芯片:兆易创新(603986.SH)、北京君正(300223.SZ)、东芯股份(688110.SH)、普冉股份(688369.SH)、聚辰股份(300498.SZ)、恒烁股份(688416.SH);

SoC芯片:澜起科技(688008.SH)、瑞芯微(603893.SH)、恒玄科技(688699.SH)、复旦微电(688385.SH)、晶晨股份(688099.SH)、全志科技(300458.SZ)、乐鑫科技(688018.SH)、国民技术(300077.SZ)、芯海科技(688595.SH);

射频芯片:卓胜微(300782.SZ)、唯捷创芯(301122.SZ)、慧智微(688553.SH);

CIS:韦尔股份(603501.SH)、思特威(688213.SH)、格科微(688728.SH);

功率芯片:斯达半导(603290.SH)、扬杰科技(300373.SZ)、捷捷微电(300623.SZ)、新洁能(605111.SH)、东微半导(688261.SH)。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经济政策出台不及预期、经济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