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如许多投资者预期的那样迎来大幅高开,虽然盘中历经大幅调整,留下了长长的下影线,但收盘时创业板指仍收涨17.25%,沪指也大涨了4.59%,两市全天成交3.45万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个股方面,宁德时代(300750.SZ)、中芯国际(688981.SH)、东方财富等多只大型龙头股迎来了飙升。
而在另一边,港股市场则遭遇了狂飙后的深幅调整,恒指放出历史级天量下挫9.41%,恒生科技指数也爆量大跌12.82%,全市成交量同样创出了新高。
成交额居前个股中,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W、美团-W、香港交易所(00388.HK)均遭遇大跌。
面对调整,尤其是港股的大幅下挫,市场后续会如何发展?
国家发改委重磅发声,资本市场再被提及
众所周知,这波中国资产飙涨最直接的导火索还是中央各部门持续推出的一系列重磅利好和发声。
而在10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又多次提及了资本市场和一些焦点问题。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有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大力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目前各项政策正在加快推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今年近6万亿的政府投资绝大部分已经落实到具体项目。其中,7000亿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下达,目前项目开工率58%;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两重”建设达到7000亿元,也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
郑栅洁则称,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
从国家发改委最新的发声来看,中央对于房地产、债务、资本市场等领域支持力度不减,一系列政策仍将持续推出。
机构如何看待后市?
不过,在狂飙猛涨之后,市场似乎存在短期过热的情况,虽然政策支持力度依旧,但管理部门已经在未雨绸缪,强化了一些违规监管措施。
据报道,金融管理部门已对商业银行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金融机构应当高度重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保护,强化内控和合规管理,严控加杠杆。有业内人士强调,银行信贷资金严禁违规进入股市,这是商业银行必须坚持的金融监管红线。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士丹利提醒投资者,应该关注A股市场过热,以及中国政府兑现最近宣布刺激政策的风险。
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境内股市情绪的改善是空前的,这可能推动摩根士丹利衡量A股市场情绪的指标很快接近过热门槛;并警告称,对IPO和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票的长期限制,可能为潜在的盛衰周期奠定基础。
摩根士丹利预期,在下一阶段涨势中,市场可能上涨12%,因为投资者更愿意给予中国股票更高的估值,寄望于中国将解决债务及通缩问题;然而,若想涨势延续,需要看到中国摆脱债务及通缩循环的更多具体证据。
中信建投则在最新研报中称,从提出的“信心重估牛”三段论来看,第一阶段“闪电战”来自信心和资金的推动,表现为短期指数的飙涨,而目前港股市场已经进入第二阶段“拉锯战”,A股市场也可能即将进入这一阶段。市场前期的拉锯主要体现在资金和情绪,后期的拉锯主要体现的政策和基本面预期。
短期看,市场当前的过热可能随时带来技术性调整,而机构补仓、散户入市又将支撑市场,导致调整不深。最终市场很可能形成震荡拉锯的走势。长期看,央行新工具的落地、财政政策的力度和基本面的改善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财政和货币相比政策决策、出台、落地时间较慢,考虑因素更多,需要市场更多等待,而基本面的改善是慢变量,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逐渐确认。
中原证券在10月8日的研报中指出,当前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4.24倍、34.9倍,处于近三年中位数平均水平,适合中长期布局。随着国内宏观调控、促增长政策持续落地推进,未来股指总体预计将保持震荡上行格局,同时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建议投资者短线关注证券、保险、芯片、医药、非银金融、软件开发以及新能源等行业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