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私募大佬葛卫东:港股太难了,颠覆投资经验;恒指再创年内新低,何以连跌4年?

发布时间 2023-12-7 18:31
更新时间 2023-12-7 18:37
私募大佬葛卫东:港股太难了,颠覆投资经验;恒指再创年内新低,何以连跌4年?
HK50
-
HSCE
-
USD/CNH
-
HSTECH
-

财联社12月7日讯(记者 成孟琦)港股至今身陷泥淖,在本来被憧憬冲刺的日子里创年内新低。连葛卫东都承认,“比A股更难的是港股,颠覆了我三十年的投资经验和知识,就算巴菲特索罗斯来了也一样会被埋。”

今日,港股恒指开市曾低见16157.98点,创今年以来最低,尾市跌幅收窄,全日收跌0.7%,报16345点;国企指数跌0.9%,收5615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7%,收报3720点。大市全日成交额890.37亿港元。

港股何以连跌4年?为何原本对人民币汇率走高敏感的港股错过了过去几周的上涨机会?港股所面临的形势到底有多严峻?

港股创今年新低

港股已经从年初下跌到年尾,若今年底恒指收盘低于19781.41点,港股将出现历史上首次连续四年下跌,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颇高,毕竟今年只余下不到15个交易日,港股又接连创下年度新低。建银国际展望中提到,结合估值和流动性分析,港股已呈现明显的中长期底部特征,2024年有望进入休养生息阶段,估值和盈利逐步修复,但未来需要更多利好政策及经济基本面的支持才能打开上行空间。

耀才证券也分析道,港股整体市况疲弱,加上A股走势有所转差,恒指短期或持续探底,至少有25只成份股股价创一年以上新低,反映市势相当严峻,除非出现重大利好消息,否则恒指或须进一步考验16000点关口。

在建银国际看来,今年港股继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为美元流动性紧缩,叠加产业趋势变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拖累,港股表现落后。展望港股后市,三季报进一步确认基本面已阶段性筑底,7.24政治局会议以来稳增长政策组合拳相继出台,政策力度及有效性有望得到进一步验证。相对A股而言,恒生指数和核心港股2024年全年预期盈利增长弹性或优于A股。

港股2023经历5大阶段,涨短跌长

根据华泰国际的总结,今年港股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上涨、回落、博弈、压估值和独立行情。

来源:华泰国际 具体看来,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底,市场交易联储逼近加息终点、中国地产销售及社交经济复苏;港股在海外流动性拐点预期、政策加码的环境下,走出一段流畅的进攻行情;伴随着2月上旬美国强劲的非农数据发布,联储加息终点后移,该阶段结束。

2月至4月,二手房成交热度的回落,投资者担忧经济复苏动能弱化,叠加美国创投银行信用风险升温,海内外双重扰动使得港股回吐部分前期的涨幅。

5月至7月,在中国央行降息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优化地产政策后,港股逐渐步入政策预期博弈行情。

8月至9月,美国宽财政+油价回升推动美债长端利率上行,利率曲线熊陡化,再度压制港股估值;5月底美国债务上限上修,美国财政部为补充TGA账户并支持财政支出开始了大规模的融资行动,8月财政部融资会议更确定融资久期结构朝向长端,对市场流动性产生较大干扰;此外,沙特与俄国减产下,全球油价开始走高,通胀预期的变化也加剧了美债长端利率的上行风险。

10月至今,分子驱动港股走出相对美股的独立行情,美股表现更好。特别是11月以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从7.33涨到7.12,而以往受益最大的港股却急转直下。

为何港股没有跟随人民币升值大涨?

为什么前段时间会出现人民币升值,港股下跌的格局呢?

中金研报表示,尽管美债利率在11月大幅下行且美股大涨,但港股与A股的表现却与之背离,原因有哪些?一方面,市场对于增长尤其是政策推进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市场对预算赤字担忧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部分龙头平台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导致互联网板块整体下跌;最后,有报道称部分市场与港股相关的市场衍生品可能有赎回压力,从而导致市场波动较大。

恒生科技板块历来为港股核心资产,建银国际认为恒生科技的估值对10年期美债利率的敏感性高于其他新兴市场,随着美联储有望转入减息周期,美元美息回软将为人民币汇率和港股反弹提供有利条件。

尽管如此,建银国际依然认为市场目前对2024年美国经济和联储减息的基础情景可能过度乐观。港股面临的主要风险,或将集中于上半年,高利率维持更长时间的情境下,未来中小银行、非银机构及商业地产等领域金融风险散点爆发情况难以避免。随着银行放贷意愿和融资条件收紧,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剧,对周期敏感的风险资产将承受下行压力。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