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8日讯 课题组在《2023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观察报告》中梳理分析了各类型机构资管业态发展状况,本部分节选,聚焦于信托。
2022年信托业加快改革步伐,融资类及通道类业务持续压降,结构不断优化。 截至2022年4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1.14万亿元,相较于2017年4季度的历史规模峰值,下降了19.47%。较2021年多增5900亿元,增幅为2.87%。信托资产规模仍然保持着平稳回升的发展趋势。
信托资管现状
自资管新规以来,信托资产结构整体呈现“两升一降”趋势。集合资金信托持续上升,管理财产信托长期来看实现规模增长,而以通道类业务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则持续压降。截至2022年4季度末,集合资金信托规模为11.01万亿元,占比达到52.08%;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为4.02万亿元,占比为19.03%;管理财产信托规模在4季度末为6.11万亿元,占比为28.89%。行业资产来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投向证券市场的信托资金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4季度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余额为4.36万亿元,同比增长1万亿元,同比增幅29.84%,环比增幅4.21%。现阶段,做大做强做优证券市场类信托业务已基本成为行业转型共识,资金配置由非标类资产向标准化资产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凸显。
整体规模下滑,投向金融机构的信托资金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投向金融机构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01万亿元,同比增长7.79%,环比增长0.61%;金融机构信托资金的占比为13.39%,同比增加0.95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07个百分点。
利润增速持续走低。2022年4季度末,信托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2.43亿元,同比下降39.76%,降幅高于经营收入降幅近10个百分点。利润持续呈现负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信托业务收入的大幅下滑和投资收益的持续缩水。另外,随着近年来信托行业处于创新转型阶段,相关系统建设与团队人员配置的成本费用明显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净利润水平。
行业资产不良风险需重视。以房地产信托领域来看,2022年房地产市场面临流动性危机,全年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高达882亿元,占信托产品违约总规模73.34%。自2021年,信托行业加速出清,风险规模和数量持续上升。从不良率来看,伴随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大,信托项目不良率大幅上升。截止2023年5月13日,在已披露2022年年报的60家信托公司中,56家披露了固有资产的不良率,其中民生信托不良率高达 65%,华澳信托、昆仑信托以及万向信托也超过了50%。此外,总共8家信托公司不良率超过20%,这个相较于2021年的 6 家在数据上呈明显上升。
信托资管面临的重难点问题
部分产品嵌套层数较多。《资管新规》要求产品嵌套层次不超过2层,从实际看,资金信托主要与券商资管计划和基金专户产品相互嵌套,目前仍有部分产品嵌套层数超标。其典型的交易架构包括:信托承担主动管理角色,通过增加产品嵌套拓宽可投资范围;信托承担事务管理角色,充当银行理财资金投资券商资管计划或基金公司专户产品的中间通道,从而参与定向增发或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信托作为嵌套的最后一层,承担向借款人提供信托贷款等非标债权融资的功能。在解决上述问题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涉及金融机构数量多、沟通协调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一些投向资本市场的产品,因股票等资产价格下跌或债务违约,从而导致资产无法全部变现,影响信托提前终止和清算。
非标产品难以实施净值化管理。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公开表示,信托公司传统的所谓非标融资类的、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所发行的信托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有极其明显的特殊性,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简单粗暴地去打破刚兑,会引来巨大的风险,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特别严重的违约项目或者是不良项目,也做不到彻底完全打破刚兑。
信托行业发展处于较为粗放的方式。在过去规模导向的“一俊遮百丑”的市场评价体系下,粗放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信托 公司业务发展质量的问题, 从过去 5 年的行业收入结构排名的变动也可以看到,行业结构非常不 稳定。我们预测,未来信托公司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部分业务基础较好,业务结构合理,风险 管理水平优异的机构将在行业调整周期中脱颖而出;部分“虚胖”的机构将在未来几年内承受信托规模和收入调整或下滑的压力。
信托资管发展建议
加强监管协调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2021年以来,信托项目违约领域主要集中在过去信托行业大力发展的房地产、城投等领域。在此背景下,应在压降不合规融资性信托的基础上,加强监管信息共享,坚持“去通道、去嵌套、去杠杆”的政策导向,加速出清潜在风险,防控系统性风险。对于资产服务信托,要按照信托实质,完善资产服务信托的分类标准和监管要求。一是明确资产服务信托不得以任何形式保本保收益;二是明确资产服务信托不得为任何违法违规活动提供通道服务;三是明确资产服务信托不涉及募集资金;四是资管产品管理人作为委托人设立资产服务信托,信托公司仅限于向其提供行政管理服务和专户管理服务,且不得与资管新规相冲突,以防出现多层嵌套、变相加杠杆、会计估值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等情形;五是信托公司开展资产服务信托,原则上不得发放贷款,也不得通过财产权信托受益权拆分转让等方式为委托人融资需求募集资金,避免服务信托变相成为不合规融资通道等等。
建立并完善信托份额交易平台。传统非标融资的信托理财产品,不具备流动性。全行业的平均产品期限是一年半,有的信托产品存续期甚至达到两三年,在整个封闭期内,投资者没有转移风险渠道。目前,市场标准化投资产品如股票、债券和基金已经具有了完善且能够与一级市场形成有效互动的二级交易市场。信托产品之外的其他非标准化投资产品如资产管理产品,包括基金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与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也可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供的平台转让。未来需加速建设信托产品登记和受益权流转的相关法规与平台,促进信托产品二级市场交易,提高信托产品流动性和交易性。
完善信托相关法律制度。随着信托行业的逐步规范,其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具体的信托法律制度来看,我国信托制度主要包括融资类业务制度、信托产品制度等方面,而绝大多数主要集中在融资类业务制度中,这与我国信托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融资功能为主有关。我国信托法律制度等与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信托业继续完善法律制度,逐步匹配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稳健发展。
短期来看信托业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应坚持做好去通道、去嵌套、去杠杆,加速出清潜在风险。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信托业务中融资类业务相关法律制度。信托业也应利用自身优势提升财富管理能力。长期来看信托业的财富管理转型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关键是要通过建立差异化的品牌优势,实现客户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和长期化,赢得客户对信托公司的长期信任。
信托资管行业标杆
自2018年以来,受资管新规引导,以证券投资信托为代表的标品信托规模呈现迅猛发展趋势。截止2022年底,资产规模前10的信托公司有华润信托,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外贸信托等,其中,华润信托以16587亿的总规模位列第一。
1)华润信托
华润信托截至2022年底,其受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16,586.66亿元,其中分布于证券市场的规模达12,896.2亿元,占比77.75%,分布于基础产业和房地产业的信托资产规模分别占比1.09%和0.87%。公司秉承华润集团优秀的企业文化,在“让资产更智慧”的品牌口号引领下,始终坚持客户导向和持续创新,在结构金融、证券信托、资产证券化、财富管理、普惠金融、资产管理等诸多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专长,为遍布海内外的高净值客户、高效益企业和高成长机构提供了优异的定制化和差异化金融解决方案,并实现了良好回报。公司与华润置地、华润医药、华润银行、华润资本、华润资产等华润集团旗下利润中心积极探索产融结合和融融协同的业务模式,以融促产、脱虚向实,着力打造有自身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2)中信信托
中信信托截至2022年底,以15409亿元的资产规模位列第二,2022年,公司新增信托项目944个,实收信托8905亿元;为受益人分配信托收益264亿元。信托资产中主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占比39%。公司长期深耕家族财富管理领域,业务发展近十年来,传承中信创新基因,发挥中信协同优势,潜心打造信托核心能力,围绕中信金控企业家办公室服务所拓展的“人、家、企、社”四个维度,逐步搭建起了业内领先的以家族信托为基础的家族办公室综合服务体系。公司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继续领跑全行业,通过持续创新,发挥差异化资管能力和协同优势,不断拓宽信托财产类型、丰富信托服务场景,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财富管理和传承需求,让更优质的信托服务惠及更多家庭。
3)建信信托
建信信托截至2022年末,其受托管理资产规模1.46万亿元,财富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 信贷资产证券化累计发行规模、存量规模保持市场第 一,在《亚洲银行家》、投中榜、清科榜等多个榜单获得奖项。公司坚持系统观念,高质量建设协同、人才、投研、科技、风控“五大能力”;对标一流,深化转型,推进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投资、不动产另类投资、投行及服务信托、财富管理“五大条线”发展;构建一流业务支撑体系,将建信信托建设成为一流全能型资管机构。公司首创风险处置服务信托,累计中标规模逾3000亿元,“彩蝶”系列破产重整服务信托实现业务模式全覆盖,市场占比及品牌知名度均处于领先地位;创新推出“彩虹”系列房企纾困“保交楼”服务信托,隔离化解房地产风险。
(课题组成员:廖旦、卢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