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发达经济体竞相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引发“货币战”的讨论如火如荼,也成为3月份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但细化来看,在这些发达经济体中,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似乎有明显的不同。
欧版“量化宽松”
其实“并不宽松”
2008年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相继抛出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虽然操作手法不尽一致,但本质和目标基本相同,就是通过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当然部分国家还有借此转嫁风险的意图。
但与这些国家不同,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是比较谨慎的,甚至可以说是趋于保守。所谓的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2011年12月和2012年2月,欧洲央行相继出台的两轮“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向商业银行提供规模总计约1万亿欧元的贷款,期限3年;二是2012年9月出台的“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用于在二级市场购买欧洲国家债券,规模“不设上限”。
从欧洲央行的上述措施可以看出,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时间晚,与美国、日本和英国在金融危机后迅速采取“量化宽松”政策相比,欧洲央行的动作姗姗来迟,直到2011年底才开始采取行动;二是目标不同,欧洲央行“量化宽松”的主要目标并非是刺激经济,而是挽救债务危机,避免局势极度恶化导致金融危机或者欧元区解体;三是操作有弹性,“直接货币交易计划”出台时,具体规模、所需条件等都未具体说明,为日后根据形势变化来进行具体操作留下了空间。
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内容和出台背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欧洲央行不愿意出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债务危机形势过于严重迫使欧洲央行出手的。两项政策出台的时间都是债务风险最严重的时候,而且待债务形势有所缓和后,欧洲央行也没有后续政策跟进,这与其他发达经济体“持续不懈”的“量化宽松”形成了鲜明对比。
除了“量化宽松”这样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即便在常规货币政策上,欧洲央行的政策也是偏紧的。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困境,美、日、英等发达经济体纷纷降息刺激经济,但欧洲央行却“特立独行”,不但未降息,2011年甚至两次加息,将基准利率从1%提高到1.5%。此后欧洲央行意识到利率偏高开始降息,即便目前已经降低至0.75%的“历史最低水平”,但仍然远高于美、日、英的0~0.25%、0.1%和0.5%。因此,将欧洲央行与美国、日本、英国的央行相提并论,说发达国家集体搞“量化宽松”,对欧洲央行来讲似乎有些冤枉。
欧洲央行的特殊使命
同样作为发达国家,同样是主要国际货币的发行者,面临着相似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为何如此不同?原因说起来既简单也复杂。
说简单是因为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很明确,即抑制通货膨胀,而不是刺激经济增长,更不是解决债务问题。欧洲央行自成立之日起,就将抑制通胀作为首要政策目标,明确规定欧元区通胀上限是2%。从欧元区成立后的十几年的历史看,欧洲央行这一政策目标执行得非常严格,只要通胀率超过2%,欧洲央行都会有所行动。统计数字也显示,欧元区成立以来,平均通胀率水平确实维持在2%左右的水平,可以说欧元央行的“首要目标”基本实现。
欧洲央行的抑制通胀这一“明确使命”,可以解释为什么欧洲经济明显处于下滑趋势以及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的形势下,欧洲央行都不愿意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通胀水平超过了2%的政策目标。即便在债务危机形势极为严峻、欧洲央行在压力下被迫出手的情况下,欧洲央行也没有忘记自己抑制通胀的使命,在出台“量化宽松”政策的同时,也留了“后手”。比如对于直接货币交易计划,欧洲央行一方面措辞模糊,未承诺具体的购买金额,准备一旦危机形势缓解欧洲央行即可“收兵”,另一方面还配套制定了对冲条款,即便迫于形势必须执行“量化宽松”,也可以防止货币供应量增加。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复杂性在于,为何会有这样特殊的政策目标。这要回到历史问题上来。1999年欧元诞生后,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基本上继承了德国央行的衣钵,将抑制通胀作为唯一的“优先目标”。德国人对通货膨胀的深恶痛绝源于历史记忆。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了该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终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又一次通胀让许多人一生积蓄化为乌有。接下来的问题是,欧洲有这么多国家,为什么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体现的是德国人的意志?
在欧元诞生的过程中,欧洲内部有复杂的博弈或者说是交易。欧洲国家担忧两德的统一会导致德国的重新崛起,威胁到其他国家,因而想通过统一货币将德国牢牢拴在欧洲的框架内。但德国人喜爱币值稳定的德国马克,不愿放弃。作为交易条件,欧洲其他国家同意未来的欧洲央行将像德国央行一样维持币值稳定,并享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以打消德国人的顾虑,欧洲央行的地址也选在了德国的法兰克福。可以这样说,欧洲央行之所以继承了德国央行的衣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欧洲经济的双刃剑
历史因素造成了欧洲央行独特的货币政策目标,当时并未考虑到今日债务危机的情况。欧洲央行在债务危机中的政策有时显得迟缓、僵化,也受到争议。但无论如何,欧洲央行未来政策取向不会出现实质性改变。这对于欧洲经济而言,有三重含义。
第一,债务问题可能继续困扰欧洲,但发生系统性危机可能性很小。欧洲债务问题近期虽然出现缓解迹象,但不能过度乐观。从基本面看,欧元区国家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仍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负担越来越重,一旦遇有政治僵局、融资高峰等重大风险事件,危机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尤其是欧洲央行在买债问题上的“扭扭捏捏”,也不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但欧洲央行也是有红线的,如果出现欧元区可能解体等重大系统性风险,欧洲央行不会坐视不管。就欧洲目前应对债务危机的工具而言,欧洲央行是唯一的“尚方宝剑”。
第二,欧元区经济将会持续低迷。如前所述,欧洲央行的首要政策目标是抑制通胀,而不是刺激经济。这意味着只要债务形势有所缓解,或者说债务压力不太大,欧洲央行都不会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至少不会像美、日、英那样宽松。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字,欧元区的实体经济2012年已经陷入“二次衰退”,2013年预计将继续衰退0.3%,形势非常不乐观,而欧洲当前的政策选择也十分有限。为解决财政和债务问题,紧缩的财政政策仍会持续,货币政策上又难有大的期待,想要走出低迷十分困难。进一步从实体经济基本面看,欧洲近年忙于“危机应对”,在研发创新、工业化等方面几乎没有明显的进展,经济增长找不到引擎,这也从中长期决定了欧洲经济的不景气。
第三,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将基本稳固。当前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大搞“量化宽松”印钞票,而欧元由于自己独特的目标“按兵不动”,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欧元的币值将趋于坚挺,国际地位会稳步提升,这让人想起欧元诞生前的德国马克。虽然这不是欧洲央行刻意追求的目标,但主要货币发行国不同的货币政策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当然,这种趋势并不是确定的,存在变数:一是如果欧债问题出现严重恶化会导致资金外流和欧元贬值;二是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因经济形势好转放弃“量化宽松”,也会打乱这一趋势。值得警惕的是,欧元升值不利于出口,对欧洲而言并非是好事,而欧洲央行在汇率方面又缺乏明确的目标,多数情况下是被动接受汇率波动,这也是为什么在发达国家中,欧洲首先提出了“货币战”的问题。
欧洲央行独特的货币政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巩固了欧元的信誉和国际地位,同时也抑制了经济增长,这就是欧洲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