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认为美联储尽管明面上声称正在进行量化紧缩(QT),实际上在暗中量化宽松(QE),比如下图。
图中推文贴出了上周二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十年期国债拍卖公告。红色箭头标示出美联储通过其SOMA账户购入了148亿美元的拍卖债券。美联储买入债券的行为引发了若干人士对「暗中QE」的猜测,然而此举实际上并未增加美联储资产负债表。
在目前的QT机制下,美联储的目标是每月减持50亿美元国债。以5月为例,约760亿美元的债券将到期。因此,若自然到期金额为760亿美元,而目标减持额为50亿美元,他们就需要在月内购入710亿美元的债券。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说法是美联储的购债行为令国债拍卖结果看起来比实际更好。这与「暗中QE」一样,明显不实。拍卖规模是预先公布的。在确定买家和收益率后,美联储才按预定的拍卖收益率向财政部另外购债。
因此,美联储的债券购买并不影响拍卖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的拍卖总额为420亿美元,相关的拍卖统计数据是基于这420亿美元及买家类别而得出的。
美股大市技术分析
从技术面来看,美股大市正逐步修复「解放日」关税消息带来的冲击。然而,我们在上周四曾指出,目前市况似乎正在重演2022年的走势。从下面的周线图可见,2022年3月初市场下挫,触发了均线死叉。
紧接着那轮跌势,市场反弹至长期均线位置,更一度突破。那次「熊市反弹」吸引了投资者重返市场,结果却遭遇「断崖式」下跌。这正是调整市特有的走势。
留意近期的跌势同样触发了均线死叉,随后市场立即出现反弹。在投资者和媒体日益看好美股之际,大市已突破第一条均线,正在挑战第二条。投资者会否再次遭遇「断崖式」下跌?
我也不敢确定。但如前所述,若我们正处于一个较长期的市场调整,风险确实很高,在调整结束前,市场或许还会再次回探支撑位。
调整完结与未完结都有理由
身处市场中时,要判断这是否「熊市反弹」很难。事后回看,虽然一切都很清晰,甚至引人感慨「早知当初……」。不过,有几个合理理据支持近期的调整可能已告一段落。
积极因素包括:
- 首季业绩普遍超预期,特别是「七巨头」及人工智能概念股,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 投资者情绪从极度悲观中回升,但未见过分乐观
- 国债受益率下跌,通胀压力减轻
- 引发调整的关税问题风险快速消退
-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衰退风险大幅降低
- 市场估值在近周已有所调整
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隐忧:
- 经济数据和消费者信心持续转弱
- 政策前景仍欠明朗
- 纵使近期反弹,技术面仍未完全修复
- 投资者未料到调整来得如此剧烈,部分套牢者可能急于脱手
- 货币政策走向仍不确定
- 虽然估值有所回落,但仍远高于长期中位数和平均值
鉴于好坏因素互见,宜保持审慎,做多风险管理,待市况明朗。
InvestingPro快闪促销来袭!限时最惠直降50%,最後48小时。
五折即可解锁全球股票估值数据:避雷
InvestingPro能做什么?
- 查估值:避雷泡沫股,发现遭低估的股票;
- 查财报预测:最长十年的业绩预测;
- 基本面图表:直观查看营收、盈利增长趋势。
- 查巴菲特持仓:各大投资人持仓资料。
- 选股器:根据海量指针资料筛选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