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这是我国继1990年北京、2010年之后第三次举办亚运会,也是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全面优化调整后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重大赛事对经济的拉动一般体现在:
一、赛前筹办阶段,交通、场馆等城市建设拉动投资与就业。
据广州市财政局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广州亚运会共计投资金额高达1226亿元,使得广州的城市建设速度比原规划缩短了5-10年,明显加快了广州城市建设进程。据社科院测算,广州亚运会赛事方面的直接投资5年间拉动了600亿的GDP,城市建设投资拉动广州GDP达1032.4亿元,亚运会关联投资为广州额外增加社会生产总值7120亿元。
据浙江省统计局测算,亚运赛前筹办阶段,亚运投资对杭州市GDP的拉动量约为4141亿元,占同期GDP的7.6%;对财政收入的拉动量约为1033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8.2%;对就业人数的拉动量约为67万人,占同期就业人数的2.4%。
二、赛事举办期间,城市吸引力增强,出行热度提升,游客集聚效应明显。
今年7-8月大运会举办期间,成都地铁周度客运量最高达4544.37万人次,同比增长94.32%。成都暑期铁路、民航旅客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25.1%和43.7%,大运期间迁入指数达端午假期水平。2010年广州亚运期间,广州公共交通日均客流量增幅达8.6%,为1349万人次;其中地铁日均客运量418万。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广州共接待游客1.2亿人次,同比增长7.13%;全市旅游业总收入为1254.61亿元,增长26.2%。
本次亚运会举办城市为杭州,具有更强的区位优势,游客集聚效应或更为显著。杭州文旅大数据预测,亚运会期间,杭州外地游客量将超过2000万人次。本次亚运会协办城市还包括宁波、温州、金华、绍兴和湖州,同时杭州与上海、南京均在1小时交通圈内,有利于实现客流向江浙沪皖地区扩散,促进本省与周边旅游消费。
国际赛事能够有效吸引入境游客,杭州亚运的举办有望促进海外客流的恢复。2010年,广州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8.2%,显著高于当年国内游客增速与次年入境游客增速;2023年成都大运会入境机票预订量为去年同期的10倍,暑期出入境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47.6%,较1-8月32.3%的恢复率有明显增加。具有更强吸引力的亚运赛事或将加速国际旅游恢复进程。
三、强劲的客流出行显著拉动餐饮、住宿等综合消费。
成都大运会期间,酒店预订量高增,餐饮娱乐消费走强。“去哪儿”数据显示,大运会期间成都酒店预订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2.7倍,其中高星级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倍。除此之外,成都堂食订单量同比增150%,休闲娱乐订单同比增250%,当地标杆体育商场销额同比增90%。2010年11-12月,广州社零同比增速均超过30%,显著高于全国水平(19%);GDP全年累计同比增速13%,高于同期其他一线城市,形成了“亚运经济”现象。
亚运会赛期,杭州气候宜人,且赛程涵盖中秋国庆“双节”,对远途旅行吸引力提升,对消费的拉动或将更为显著。往年9-10月,杭州平均高温为23-28℃,降雨量较暑期显著减少,舒适宜人的气候更有利于催化运动、外出等主题的消费需求。本次亚运会赛期覆盖中秋国庆小长假,对远途游的吸引力也将有所增强。目前亚运热门项目门票预售“场场秒空”,赛事本身就有较高的吸引力,叠加舒适气候和节假日等利好因素,预计杭州在亚运会期间消费数据将更为亮眼。同时杭州平日主要客源地经济水平较高,杭州及周边地区受亚运提振实现文旅消费量价齐升的效果或将更强。
四、赛事举办能够增强民族自信,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长效作用。
除以上之外,成功举办体育赛事,也能够培育中华体育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体育盛会气氛影响下,全民运动氛围也愈发浓厚,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热情持续上升,有利于全民健身事业稳步发展。
《“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达到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2.8万亿元,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亚运会的举办能够促进全民运动,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长效作用。
综上,结合历史经验来看,赛前筹备工作能够显著拉动当地投资和城市建设,增加就业;赛事举办期间客流活跃度提升,城市吸引力明显增强,进一步拉动旅游、住宿等综合消费。而比赛的筹办,也能够激发全民运动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具有深远意义。
此次亚运会比赛赛期内,杭州气候宜人,且涵盖中秋、国庆“双节”,对游客吸引力将进一步提升。同时杭州处于长三角经济圈,平日主要客源地经济水平较高,叠加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预计杭州及周边地区的消费、出行受亚运提振的效果将更为显著。但考虑到杭州城市承载量和其他赛事准备因素,交通管制、生产限产等措施也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届时需对相关政策、措施保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