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一、财政金融创新贯穿2022年
2022年,三项财政金融创新规模近三万亿,引发市场对中国版QE的讨论:
(一)央行利润上缴:1.13万亿,充值退税,兜底小微、制造业。
(二)准财政:投放+配套超1.5万亿,对冲卖地,切换“高基建+低地产”,实现平衡财政到功能财政的初步演变。
(三)贴息贷款:超2000亿,接棒退税,定向激励制造业扩投资,实现兜底向定向激励的初步演变。
二、中国版QE?看谁在“非常规”扩表
什么是QE?按海外经验,有量化(扩表)、宽松(低利率)、非常规三要素。
什么是中国版QE?与三要素匹配,当前中国利率明显高于零,中国版QE实际指向非常规扩表。分央行、政策行两大主体来看:
三、央行在非常规扩表吗?
(一)扩表在加速
2022年央行扩表不明显,但8月以来明显加速:8~12月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8.4%,上一次4个月扩张超过8.4%还要追溯到2008年。
全球主要央行扩表,买国债是常规操作,但我国法律有限制,实践无先例:
从法律看,和主要央行一样,中国央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因此不得在一级市场买国债,但可在二级市场买;
从实践看,近年中国央行未在二级市场买国债(除特别国债),对政府债权长期稳定。
2023年,相比买国债,更值得关注的央行扩表手段是PSL和贴息贷款:
基建看准财政,PSL是重要融资手段:2022年9-11月PSL净新增6300亿,支持金融工具和配套基建信贷。2023年金融工具或投放1万亿、基建信贷或配套1万亿,仍需PSL融资;
制造业看贴息贷款:22Q4额度2000亿,2023年或达万亿,定向激励制造业扩投资。
(二)难称非常规
PSL和贴息贷款都属于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阶段性工具,属于常规性货币政策操作。
四、政策行在非常规扩表吗?
(一)大幅扩表
2022年政策行大幅扩表稳增长:新增人民币贷款超2.7万亿,同比65%,均创历史新高;创设并投放金融工具7399亿,类似2015~2017年专项建设基金。
(二)有非常规空间
资本金是政策行扩表的核心约束,三大因素使资本金难辨→有非常规空间:
1、指标摸不清:定量看,三大政策行仅国开行公布资本充足率,且披露滞后;定性看,官方最近一次表述在2021年7月,且非常笼统。
2、计算可调整:参考2015年央行原行长周小川的表述:“在资本的计算方法方面,三家(政策性)银行应参照巴塞尔协议和通用的银行监管规则。其中的区别,无非是如果一个项目是国家明确指示去做的,该资产出现损失后国家有意承担的话,可以把风险权重稍微降低一点,因为毕竟有国家兜底。”
3、随时可补充:2015年从国常会要求补充资本金到最终官宣,不到4个月。
风险提示:央行、政策行扩表不及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