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27.1%,预期24.2%,前值28.1%;较2019年10月两年复合增速为18.7%,较9月的18.4%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大幅超过越南(10.4%)、韩国(9.1%)(图1)。中国10月进口增20.6%,预期27%,前值17.6%。
美国是对我国出口拉动最大的国家。分国别看,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美国基本保持双位数增长,增速大幅领先于欧盟、东盟等地区(图2)。与此同时,从出口金额规模上看,美国也是我国出口的第一大国,今年前10个月我国出口美国金额占全部出口金额的17.2%(图3)。可见去年以来我国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的拉动。
我国出口美国为何如此强劲?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出口商品价格同比的上升。机电类产品是我国出口美国规模最大的产品类别,也是“价涨量跌”特征最突出的产品类别。以HS二位码分类,我国出口美国产品以机电类产品(占比42.5%)(主要包含家用电器、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等各类机器设备及零件)、杂项制品(占比14.5%)(主要包含家具、玩具等)、纺织制品(9.1%)(主要包含纺织材料、服装等)、塑料橡胶制品(5.9%)、贱金属及其制品(5.7%)(主要包含钢铁、钢铁制品等)、车辆船舶等运输设备(4.6%)(主要包含汽车)为主,上述六类产品今年前九个月出口金额合计占我国出口美国金额的比重为82.4%(图4)。
我们此前在报告《出口量价拆分的分析框架》中指出机电类产品受全球“缺芯”影响,出口呈现较为突出的“价涨量跌”特征(图5);家具类产品出口同样呈“价涨量跌”,或受原材料价格上涨、限电限产的供给约束(图6)。可见,价格同比的上升是近几月我国出口美国维持高增的重要支撑因素。
其二,美国港口拥堵+企业加大备货的循环促进。如图7所示,我们发现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对美出口金额同比显著超过美国自华进口金额同比,这便导致中国对美出口金额(由中国海关总署披露)与美国自中国进口金额(由美国商务部披露)之间的差额扭负转正,这是自海关总署披露数据以来的首次(图8)。理论上,由于中国对美出口金额以离岸价计算,比美国自中国进口金额少计了运输费、保险费等费用,因此两个口径贸易额之间总是存在一个轧差。
而当前这一轧差由负转正,我们认为这由以下两个原因所导致:
一是大量货物堆积在美国港口无法入关卸货。据《商业杂志》(Journal of Commerce),美国9月从亚洲进口的集装箱总量接近160万标箱,比130万标箱的历史平均水平高出近20%(图9)。与此同时,根据洛杉矶港官方的Signal平台的数据显示,10月下旬在洛杉矶锚地到泊位的等待时间达到创纪录的12.9天,比9月初再增加65%。由于港口运输效率大幅降低,美国进口商需调整其补库周期,可能提前释放其进口需求,从而造成港口拥堵+企业加大备货的循环促进。我们推测大量货物堆积在港口无法入关卸货是美国自中国进口货物金额少于中国出口至美国货物金额的原因之一。
二是中美进出口商为了税收问题而虚报进出口货值(参考2021年6月美联储经济学家HunterClark和AnnaWong在美联储委员会网站发表的研究报告)。即美国进口商为了规避美国关税而少报中国进口商品货值、中国出口商由于中国政府改变了税收优惠政策而多报出口。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对美的强劲出口将维持至何时取决于美国港口何时疏散、供应紧张何时缓解。一方面,据加州长滩港执行董事,美国港口拥堵将持续到2022年夏天;另一方面,我们此前指出供应约束主导的“价涨量跌”可能持续至2022年一季度。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在2022年上半年以前仍将保持韧性。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国内外政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