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0月8日宣布,136个国家和地区已同意进行国际税收制度改革,将全球最低公司税率定在15%。
经合组织在声明中称,代表全球90%以上GDP的136个国家和地区同意达成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企业税协议,从10月8日起不会征收新的数字税。
经合组织强调,协议将把大约100家世界上最大和最赚钱的跨国公司超过1250亿美元的利润重新分配到世界各国,确保这些公司在全球任何地方经营和创造的利润都能支付公平份额的税款。
经合组织写道,各国的目标是在2022年签署这项多边公约,并在2023年有效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钉子户”爱尔兰、爱沙尼亚、匈牙利也同意了协议,这也意味着全球税改的主要障碍已经被清除,目前只有肯尼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暂时投了弃权票。
这项“双支柱”计划包括两部分:
第一,规模最大、利润最丰厚的跨国公司将被要求在其经营活动所在国纳税,而不仅仅是在其总部所在地,纳税原则为对最大、最赚钱的跨国企业给予利润超过10%的部分至少20%的征税权利。
第二,各国承诺设定至少15%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打击避税行为。各国政府仍然可以制定他们想要的当地公司税率,但如果公司在某个国家支付较低的税率,其本国政府可以将其税收“补足”到最低税率,从而消除转移利润的优势。
相较于今年年中G7康沃尔峰会版协议,此次的协议文本有了一些修改,未来不会提高15%的税率,并且小企业不会受到新税率的影响。
里程碑式意义
这项协议标志着各国税收政策的转变,因为它不仅规定了最低的公司税率,而且还迫使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企业在其经营地纳税。
该协议为各国政府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各国政府均出现大量赤字,这项协议将允许它们向一些科技巨头合法地收取资金。
另外,全球企业税能更公平地减少贫富差距和其他不平等问题。例如,拜登在竞选总统时表示他希望对富人征收更多的税,以解决美国种族问题带来的贫富不均。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项国际税收制度将对全球跨国公司有五方面影响:
一是税收转移逃避的成本风险增加,跨国公司需要付出更大的税收成本保证其企业安全;
二是跨国公司资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回流,增强对本国的政治经济依附度,促进跨国公司所在国的经济稳定复苏进程;
三是最低税率会促进跨国公司的成本结构从寻找避税洼地向寻找技术创新、市场空间、产品服务能力提升等方向转移,有助于跨国公司谋求更深层次的发展;
四是最低税率对跨国公司的税收限制有利于促进企业竞争的相对公平,削减跨国企业的垄断能力和对国际政治经济影响,为其他企业发展腾出相对有利的竞争空间;
五是推动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当然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还会通过跨国公司从中谋求自身的绝对主导地位和技术产权、资源能源、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
那么,对中国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呢?
据环球时报此前报道,本轮全球税改在短期内不会对我国造成太大冲击,因为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全球拟定的15%底线;另一方面,在征收对象方面,经合组织倡导的全球最低企业税率只适用于营收超过7.5亿欧元的大型跨国公司,而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在其列。
担忧、质疑声纷至沓来
不过由于需要照顾广泛国家的利益诉求,这份刚刚达成的协议遭质疑“缺乏进取性”,同时复杂的立法过程也使得税改落地的时间表充满了变数。
15%的最低企业税真的很低
简要来说,俗称为“两支柱协议”改革的全球税改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针对全球每年1250亿美元利润征税权的再分配,其次是将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设定为15%。
需要强调的是,只有顶级的全球跨国公司才能适用于新规则,即全球年营收达到200亿欧元且利润率超过10%的企业,新规将对超过10%部分的25%利润进行再分配。OECD明确预期,新规只会影响100家左右的公司,每年能够带来1500亿美元的新增税收。
历经四年的全球税改达成里程碑不假,但对这次改革实际效用的争论并没有随着达成协议而停止。
阿根廷经济部长Martin Guzman明确指责这项提案是在逼着发展中国家从“坏的和更坏的选择之间挑一个”。许多国家也担忧自身的利益并未体现在税改中,发达国家将继续瓜分外国直接投资的战利品,和过去一摸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爱尔兰、爱沙尼亚、匈牙利等低税率国家在本周获得最低税率抵扣承诺后最终同意支持这份协议。更重要的妥协在于协议文本将最初提案的“至少15%税率”中的至少(at least)删去,进一步满足这些国家对最终税率将远高于15%的担忧。
从实际效果来看,除了匈牙利(9%)和爱尔兰(12.5%)外,全球绝大多数的工业化经济体的企业税率早已超过15%,平均达到23.5%。提高税率后的税收天堂国家依然能提供最有竞争力的税率。
此外,最新协议也允许拥有实际资产和薪酬开支的公司可以确保其部分收入避开新的最低税率,豁免水平在 10 年期间逐渐减少。
Oxfam税收政策负责人Susana Rui表示,税改协议的魔鬼藏在细节中,包括复杂的豁免网络。最新的协议在最后一刻为15%的全球最低企业税套上了一个十年的豁免期,增加的这些漏洞使得这份协议“没有力量”。
能否落地仍存巨大变数
即便是这样一份充满着妥协意味的协议,能否如期落地依然是眼前最严峻的问题。
根据上周五达成的协议,各国需要在2022年完成立法程序,以便于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正式落地实施。如果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在立法过程中出现波折,都将使得协议的效力大打折扣,这里指的正是美国。
按照美国目前的立法程序,全球最低企业税的立法程序大致需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修改2017年批准的美国企业外国利润最低税率,这部分的变数在于民主党自身的立法议程将追求更高的税率以满足拜登政府的投资需求,但好在这部分的立法适用于预算调解程序。
更复杂的过程在于美国国会可能需要投票接受征税地重新安排的公约,这也意味着至少需要三分之二的票数。在明年中期选举临近的情况下,能否争取到17名共和党议员支持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爱尔兰财政大臣Paschal Donohoe意味深长地表示,我们都依赖于所有的大型经济体能够以相近的速度取得进展。如果有任何大国处于无法实施协议的状态,将会影响到所有其他的国家,不过这个问题可能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