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0日讯(记者 黄靖斯)财富管理转型浪潮下,基金销售代销江湖陆续迎来“新面孔”。4月19日,证监会官网公示了申港证券公募基金代销资格的批复,这也意味着券商系基金代销机构再添一员。
无论是券商系、期货系还是保险系,今年以来,进军基金销售赛道的新玩家络绎不绝。3月24日,证监会核准泰康人寿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2月22日,格林大华期货同样斩获一张基金代销牌照;除此之外,排队进场的还有汇丰集团旗下的汇丰保险经纪。
目前,在中基协备案的基金销售机构共419家,主要包括银行、券商及第三方平台等等,在马太效应愈发凸显的行业格局下,作为合资券商的申港证券能否凭借自身禀赋,通过差异化打法补齐财富管理业务短板,也值得关注。
申港证券喜提基金代销牌照
积极拥抱财富管理大势,继格林大华期货及泰康人寿之后,作为合资券商的申港证券也喜提一张公募基金代销牌照。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制度要求,申港证券应在在6个月内完成开业筹备及工商变更登记工作,其业务许可证自颁发之日起有效期3年,每次延续的有效期同样为3年。
能否顺利续期背后,保有量及合规风控是重要考核标准,即不存在“合规内控严重缺失,被证监会或其派出机构采取责令暂停办理相关业务的行政监管措施,且未在要求期限内有效整改”“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除外)销售日均保有量低于5亿元”等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合资券商,向来默默无闻的申港证券近期频频在各个业务领域崭露头角。除了积极扩展财富管理业务触角外,在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之际,公司在投行业务也迎来收获期。4月10日,由申港证券辅导的江盐集团成功IPO上市,成为全面注册制下主板首批上市企业。
走出“小而精”的业务发展模式
合资券商是中国资本市场敞开对外开放大门的产物之一,2016年,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的政策红利之下,申港证券应运而生。
“申城+香港”,申港证券证券的命名也打上了合资烙印——公司由3家香港持牌金融机构和11家内地机构投资者发起设立,注册地位于上海自贸区,公司注册资本43.15 亿元,是首家根据CEPA补充协议设立的合资证券公司,同时也是综合类全牌照券商。
股权结构方面,申港证券的港资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为29.32%,截至2021年底,公司股东总数为14家,前五大股东分别为茂宸集团(12.17%)、裕承环球(12.17%),长甲投资(11.59%)、中诚信投资(11.59%)、赛领国际(8.11%)、盘景水泥(8.11%)。
相比老牌合资券商,CEPA券商享有得天独厚的牌照红利,一方面CEPA券商都是全牌照券商,开业时可以选择四个业务牌照;另一方面,经营满一年后,可进一步扩充其他业务版图。2018年11月,申港证券申请变动业务范围获得核准,增加的展业资格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资质。
开疆拓土的7年间,申港证券基本上完成了全国化布局,各地设有18家分公司和6家证券营业部。截至2021年末,申港证券总资产为134.04亿元,排名行业中下游,公司在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中获评BBB级。
但得益于机制灵活及特色化经营,申港证券也走出了一条精品化的道路,尤其在投行业务方面。根据中证协2021年经营数据,申港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3.07亿元,排名第63;净利润3.12亿元,同样位列第63。
这其中,作为公司强项的投行业务的业绩贡献接近五成,2021年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为6.22亿元,排名第28位,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排名第8位,名次甚至凌驾于部分头部券商之上。此外,根据公司2021年年报,申港证券总承销规模为450亿元,过去三年实现每年百亿级增长。2021 年,各项主要业务指标保持行业前1/3。
相比之下,公司的其他业务板块表现略显弱势,2021年,申港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为0.61亿元,排名第92,初步实现了财富管理转型的突破,由此,基金销售牌照也有望成为申港证券在财富管理赛道迎头赶上的关键抓手;投资收入方面,在严格的仓位控制之下,申港证券2021年净收入为3.78亿元,排名第61位。
代销寡头格局下行业加速出清
一边是后来者跑步入场,另一边却是牌照陆续“出局”,激烈竞争之下,基金代销江湖冰火两重天的一幕正在上演。
4月18日,证监会官网显示,近期,深圳前海凯恩斯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向证监会提交了注销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的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基金代销牌照被注销之下,凯恩斯的生存现状也难言乐观,2022年4月,包括中融基金、金元顺安基金、九泰基金、华安基金等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先后暂停或终止与前海凯恩斯的合作。
4月10日,上海证监局官网显示,永鑫保险销售提交了注销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的申请,证监会决定注销永鑫保险公募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永鑫保险销售于2015年10月获得公募基金销售资格,目前仅与2家基金公司签署了代销协议。
僧多粥少及监管趋严或许是普遍被劝退的原因。根据此前中基协发布的四季度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全行业保有量已连续两季度出现缩水,其中股票+混合(权益类)保有规模环比微降0.95%至5.65万亿元,非货保有规模环比下滑-4.16%至8.01万亿元。
百强榜中,券商(53家)、银行(26家)、三方机构(19家)三分天下的同时,公募代销寡头格局进一步形成,权益类保有规模前10的机构累计市占率达到45%,前30的销售机构累计市占率达到64%;非货方面,保有规模排名前10、前30的机构市占率分别为31%和44%。
这在券商渠道体现得尤为明显,权益类保有规模前3的券商累计市占率为28%,环比增加1.7个百分点;前5的券商累计市占率为39%,环比增加1.5个百分点;前10的券商累计市占率为71%,环比增加14个百分点;前20的券商累计市占率为82%,环比增加0.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