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榕
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在北京举办。在成都市地方志办的号召下编写的金融文史书籍——《蓉光——成都农商银行口述历史访谈》(以下简称“《蓉光》”)成功入选“年度项目大展”。
《蓉光》于2024年4月正式出版发行,为成都金融业第一部口述史。该书通过深度访谈成都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成都农商银行”)发展历程中60位亲历者,以生动的讲述和珍贵的历史细节,首次对成都农商银行70余年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回顾。
据了解,《蓉光》于11月8日起,在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口述历史馆、活动现场展陈区域及组委会官网等多渠道展出。
展示成都金融文化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是由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发起,旨在推进口述历史访谈和资料收集工作、推动学术交流与国际传播而搭建的国际性平台。
自2015年起,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已连续举办九届,共有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位口述历史研究同仁参与,成为了中国口述历史界的重要年度活动。
《蓉光》成功入选年度项目大展,不仅是其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成都金融业口述历史工作的肯定。
据悉,《蓉光》全书共计41万字,共收录60余位访谈者的讲述内容,许多珍贵的历史细节首次得以披露。特别是针对上世纪50年代创业者的抢救性访谈,填补了成都农村金融早期史料不足的缺憾。
全书共分为4篇12章,分别以《出发:探路金改 勇毅求索》《成长:创新求变 砥砺奋进》《担当:金融为民 初心如磐》《传承:凝心聚力 薪火赓续》为主题,从管理体制变革、业务发展创新、社会责任践行、企业文化传承等四个方面对成都农商银行70余年历史进行系统回顾。
这些口述历史不仅记录了成都农商银行的发展路径及其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有效传承了成都的文化底蕴与创新精神。它们为金融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为后代研究成都农村金融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
续写交子文明公元1024年,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在成都诞生。作为这一划时代金融创举的发源地,成都一直秉承创新精神,不断完善现代金融体系,逐步发展成为支撑中国西部经济腾飞的重要支点。在“交子”诞生1000年的重要时刻,《蓉光》的出版发行,成为传承交子文明的又一文化力作。
成都农商银行是成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金融机构。其成长历程,承载着成都金融业的变迁与辉煌,更是中国农村金融创新与变革的缩影。可以说,成都农商银行的发展史,几乎就是半部成都金融史。
上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运而生。1952年2月,成都首家农村信用合作社——顺江乡信用社成立。作为农民自愿入股、民主管理的集体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诞生拉开了成都农村金融发展的序幕。
然而,成都农商银行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信用社成立后,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老一辈农商人充分发扬“挎包精神”,靠双脚翻山越岭、蹚水过河,为农户送去生产、生活的希望,书中写道“朝东方走,晒的是肚皮;朝西方走, 晒的是后背;朝南方和北方走,晒的就是手臂。每年都少不了晒脱三层皮……”
翻开《蓉光》,坚持金融为民的“挎包精神”始终贯穿其中,一段段生动的讲述,一次次艰难的抉择,一个个关键的转折,串联起成都农商银行艰辛曲折的成长历程:
成立初期二十余年,曾因管理体制数度变更陷入迷茫;197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明确由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1984年,成立县级联社,开启自主管理和发展的新阶段;1996年,“行社”脱钩,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企业法人;2000年,组建市联社,实施“三项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为改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开设全市首家“帐篷银行”、大力支持灾后农房重建,为提振居民生活信心提供重要支撑;2009年,以市为单位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从合作制过渡到股份制,为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贡献经验;2010年,挂牌成为西部副省级城市首家农商行,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迈出重要一步;2020年,全面回归国有,充分彰显国企担当,融入实体经济、服务区域战略,赋能成都发展。
记录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传承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未来,成都农商银行还将以《蓉光》为载体,传承农商精神、讲好农商故事,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