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时刻!最高立省60% InvestingPro手慢无

港股创新药板块再迎国谈行情,“真创新”成为布局关键

发布时间 2024-10-22 16:15
更新时间 2024-10-22 16:35
© Reuters.  港股创新药板块再迎国谈行情,“真创新”成为布局关键
0688
-
1177
-
1093
-
600196
-
2269
-

自2017年国内医保谈判机制进入常态化阶段起,在2017年至2023年间已完成7批谈判。10月16日-18日,随着医保预谈判顺利开展,意味着本年度国家医保正式谈判即将到来。

数据显示,今年申报医保谈判的药品数量为574个,创近3年来最高。共有445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其中目录外249个,目录内196个。与去年570个药品390个通过的情况相比,申报和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数量均有所增加。而其中,创新药的谈判表现和结果也继续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

“保基本”定位不变,加大创新支持力度

今年医保谈判的时间节奏、流程与过往医保目录调整基本一致,依旧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和公布结果五个阶段。

今年9月,国家医保局已组织专家对2024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进行评审,并完成评审工作。根据常态化工作时间线,接下来即将进入谈判/竞价阶段(2024年9-11月)以及公布结果阶段(2024年11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坚持常态化工作的同时,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退出机制也在不断完善。近期,《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贝稿)》以及《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下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

总的来看,整体续约和竞价沿用去年规则,区别是增加了一类调出的规则,例如:近3年未向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供应的常规目录药品;截至2024年6月30 日,未按协议约定保障市场供应的谈判药品。从改革方向来看,医保目录调整的整体基调仍是坚持“保基本”定位,在此基础上加速腾笼换鸟持续释放创新动能。

近年来,国家在政策端对创新药产业的支持有目共睹,而每年的医保谈判也逐渐成为国内创新药企的工作重心之一。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从政策端来看,例如刚刚过去的医保药品名单的评审环节,此前便有政策强调要坚持支持创新药优先纳入目录,并依据药品的创新程度、临床获益情况将药品的创新优势转化为准入优势;

针对目录内创新药,国家医保局自2022年便引入了简易续约机制,依据现行规定,只要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的实际基金支出未超出预算的200%,即具备简易续约资格。并且,对于触发简易续约的创新药,政策还允许企业申请重新谈判,重新谈判确定的降幅可小于简易续约的降幅,从而使更多创新药受益。今年在评审环节,通过形式审查的目录内品种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96种,便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端对于政策的认可和积极响应态度。

而针对目录外药品,今年的通过率仅有43.4%。数据显示,在2020-2023年,专家评审环节通过率分别为42.9%、43.2%、45.6%和43.5%,均低于50%,今年的入围通过率不出意外再次低于50%。

实际上,专家评审的主要目标是将具有高临床价值、高创新性且可负担的独家药品纳入国家医保谈判名单,不能让一些缺乏临床价值的小药企药物“滥竽充数”,占用我国创新药上市公司的“真创新”。因此,专家评审要求高,同样是国内加大支持“真创新”力度的具体表现。

港股创新药板块分水岭明显

对于国内创新药企而言,医保目录如今已成为一座“龙门”,只要顺利跃过龙门,创新药企便能依靠以价换量的逻辑实现产品的快速放量,公司变现速度和造血能力由此跨越一大台阶。

在投资逻辑仍集中在药企商业化和造血的港股创新药板块,“进医保”甚至成为创新药企估值成长的关键要素之一,也加速了港股创新药板块分水岭的形成。

港股18A政策让众多未盈利创新药企有了上市融资的机会,但在2021全球生物医药融资寒冬以来,投资者在创新药板块的投资逻辑均已偏向保守。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药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融资数额都已回落到2018年的水平,分别是309亿元和215亿元。而在2021年顶峰,这个数字888亿元。从内部原因来看,研发周期长、不确定性多,未能以产品盈利来证明自身增长逻辑是创新药企成为投资人首先看空对象的主要原因。

而医保谈判虽不能解决药企研发效率问题,却能为有创新产品商业化的药企解决市场问题。

往期数据显示,在医保谈判规则趋于稳定背景下,2019年-2023年医保谈判成功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创新药受到政策倾斜进医保目录的可能性大幅增加。以2023年的谈判药物名单来说,就有25个创新药参加谈判,其中23个谈判成功,成功率高达92%。

而在以价换量方面,数据显示,在医保执行之前,药品销量和销售额增长相对缓慢,从医保执行年份开始,销量则呈50倍左右的同比增长,在价格下降的影响下,销售额呈10倍左右增长。据西南证券的研报数据,从2019-2022年医保谈判新增品种价格平均降幅看,分别为61%、51%、62%;医保内第1年的销售额平均增幅分别达到2692%、5697%、15367%。

另外,对比医保及非医保新产品从上市到2023年底的销售额也可以发现,在医保药品中,有近2/3的产品销售额累计过亿,其中有约50%的产品销售额超5亿元,21.7%产品销售额超10亿元,还有多个产品销售额达到百亿元以上;相较之下,非医保药品中,78.3%的产品从上市到2023年底销售额累计未过亿,过10亿的产品数仅为6.7%,远低于医保药品过10亿产品的数量占比。

回到港股创新药市场,此次2024年国谈中,港股公司及重点品种分别有百济神州(06160):替雷利珠单抗(新适应症)、泽布替尼(新适应症),戈舍瑞林(新适应症);君实生物(01877):特瑞普利单抗(新适应症);中国生物制药(01177):贝莫苏拜单抗(首次) 、安罗替尼(新适应症)、安奈克替尼(首次);康方生物(09926):卡度尼利单抗(首次)、依沃西单抗(首次);绿叶制药(02186):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首次)、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首次)、紫杉醇脂质体(续约);石药集团(01093):纳鲁索拜单抗(首次)、恩朗苏拜单抗(首次)、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续约)、丁苯酞软胶囊(续约);翰森制药(03692):阿美替尼(续约)、氟马替尼(续约)、聚乙二醇洛塞那肽(续约);云顶新耀-B(01952):布地奈德肠溶胶囊(首次);和黄医药(00013):赛沃替尼(续约)。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今年年初至今港股通医药涨幅榜前十家几乎都是已实现产品规模商业化且有核心产品进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企,涨跌幅分水岭已趋于明显。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