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英伟达(NVIDIA)(NASDAQ:NVDA)的股价下跌了5.2%,每股跌至138.25美元,回到了十月初的价格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股价回落前,英伟达公布的财报是超过预期的。
英伟达11月20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10月27日,英伟达以每股0.78美元的成绩超出了市场预期的每股0.7美元,领先预期11.43%。
与去年同期相比,英伟达的每股收益增长了111%,而其股价同期上升了189%。然而,尽管营收达到了351亿美元(同比增长94%),相比预期高出20亿美元,市场对此反应却相对冷淡。
一方面,对于持续快速上升的股票来说,出现获利回吐是正常的,这也为逢低买入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AI数据中心的需求强劲,能够匹配英伟达过去两年的股价?
是否存在所谓的「AI泡沫」?
要构成泡沫,该行业必须被严重高估,不仅在需求上,在AI产品投资回报方面也是如此。虽然从文本到图像再到视频的AI应用可能将无处不在,但这些技术能否带来足够的利润仍是一个疑问。
比如,2000年初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互联网并没有停滞不前。只不过,作为当时网络泡沫中的代表企业,思科系统 (NASDAQ:CSCO)目前的股价仍然远低于2000年3月的历史最高点80.06美元,现价为59.38美元。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自2021年以来,AI初创公司累计筹集资金超过1500亿美元。特别是2024年第一季度的资金增长比2023年第一季度增加了80%。据Stocklytics统计,仅2024年上半年就筹集了330亿美元。相比之下,在2022年的高峰期,美国加密货币初创公司的风险投资总额仅为70多亿美元。
在一系列加密货币破产事件(如BlockFi、Terra、Celsius、FTX等)以及通过Operation Choke Point 2.0加强监管之后,加密货币市场陷入低迷之前,情况更是如此。
如果看最大的AI融资受益者,OpenAI预计在FY24财年将亏损13亿美元;同样地,Anthropic也预计今年将亏损50亿美元。
实际上,计算成本的增加,包括电力消耗、GPU采购和服务器维护,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乍一看,这似乎表明存在一个AI泡沫。然而,还有一些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各行业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推动AI发展
加密货币市场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制,这一点由议员Brad Sherman解释过。相比之下,AI领域则获得了机构层面的支持,甚至到了重新启用核反应堆来满足微软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的地步。
总体目标是利用AI自动化全球内容审核。世界经济论坛(WEF)作为公私合作(PPP)的中心,正通过全球数字安全联盟推动这一议程。
此外,政商界之间的多次「AI安全」会议聚焦于AI驱动的算法控制。
Tony Blair,英国前首相及世界最大非政府组织之一——国际变革研究所(TBI)的负责人表示,「你如何理解、掌握并驾驭这场技术革命,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地位和世界的形态。」
这种算法控制已经在微软Bing的严格审查图像生成器中有所体现。换句话说,就像互联网从去中心化的空间演变为基于账户的中心化平台一样,AI也将经历类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英伟达很可能是主要受益者。迄今为止,英伟达在AI模型训练方面的全栈方法已经使其占据了约80%的AI芯片市场,其中大部分需求来自大型科技公司,即已建立的互联网支柱。
当然,「大」科技公司的参与意味着它们必然参与到WEF推动的公私合作(PPP)中。
「只有协调一致的治理才能确保AI在特别动荡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包容且合乎道德地提供利益。」
鉴于金融领域本身既有的公私合作关系,AI领域的资本撤出极为不可能。此外,英伟达还有望从推理所需的计算能力中获益。
对于特定的问题,实时AI推理与人类对数据的理解和解读不相上下。此外,即将推出的英伟达Blackwell (B200)架构在推理性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同时LLM训练性能翻倍。
总结
AI革命可能有一些类似于以往经济周期中的泡沫元素。但是,全球权力结构将AI视为互联网所需的一层补充,旨在实现内容审核自动化。正如少数几家公司(微软、Alphabet、Meta Platforms、亚马逊)构成了中心化的基于账户的互联网一样,AI也在经历同样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英伟达的股价迅速上升,并超越了这些大科技公司的市值。
但这也是为什么不应将英伟达视为即将破灭的泡沫,因为英伟达与大科技公司紧密相连,后者又与全球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相关联,英伟达成为了世界数字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最后两天,InvestingPro优惠高达60%,地板价,不能再低了!
声明:本文最初发表于The Tokenist。作者Timothy Fries和the Tokenist都不提供财务推荐建议和意见。
编译: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