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进入“狂飙”模式,2626家上市公司中谁还在回购股份?

发布时间 2024-9-27 22:37
更新时间 2024-9-27 23:13
港股进入“狂飙”模式,2626家上市公司中谁还在回购股份?

9月中旬以来,港股迎来普涨行情。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自9月11日以来,恒生指数已维持连续12日上涨趋势,指数累涨约21%。9月27日,港股市场更是实现创纪录成交,三大指数续刷年内新高,市场成交额达4457.48亿港元,创纪录新高。

截至27日收盘,恒生指数成功站上两万点大关,收涨3.55%或707.72点,创今年以来反弹新高,收报20632.3点;医药股、乳制品股、中资券商股、内房股等表现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自9月中旬以来,港交所已累涨近33%;27日午后更是一度涨近10%至305.6港元,股价创2023年8月以来新高,充分表明了资金的态度,市场情绪显著回升。

美联储降息、多项重磅利好政策“点燃”港股普涨行情

行情“狂飙”的背后,离不开日前美联储降息50基点、及国内降准降息等多项重磅利好政策的带动。

近日,美联储大幅降息50基点,另据美联储的预测,今年年底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4.4%,即4.25%至4.5%的目标区间,到2025年将降至3.4%,到2026年预计将降至2.9%。

对此,分析指出,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各央行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美联储降息有助于缓解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出和汇率波动,促进经济增长。

更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资金成本降低,有助于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香港市场,提升市场情绪,推动股市上涨。

另一方面,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多项重磅政策,包括降准、降息、降存量房贷利率等,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提到,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27日,备受期待的降准降息正式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调整为1.50%。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和临时正、逆回购的操作利率继续在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上加减点确定,加减点幅度保持不变。

2024年回购企业数量创近年新高,123家企业近期仍在回购

近日,港股市场情绪显著回暖,与2024年上半年形成鲜明对比。

9月24-26日,港股市场分别实现成交额2423亿港元、2548亿港元和3029亿港元,27日更是突破4457.48亿港元,创历史新高,而相较2024上半年,港股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仅为1104亿港元。

今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3.94%,而截至27日收盘,恒生指数较年初开盘价已上涨20.4%。

在此前相对低迷震荡的市场行情中,不少企业选择了对公司流通股进行回购。据智通财经APP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至今,在所有2626港股上市公司中,约有239家公司参与了回购。

相较之下,2021、2022、2023年,参与回购的港股上市公司数量则分别为186、217、197家。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一般而言在市场行情低迷时选择低吸回购股票为市场上的常规操作,而当在市场处于上涨行情时,仍选择继续回购股票,则恰恰展现了管理层对于公司价值及未来发展的信心。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自9月10日以来的几个交易日,选择回购公司股票的公司仍不在少数,在今年以来239家有回购行为的公司中,有123家企业仍继续对公司股票进行了回购。

其中,以9月10日以来累计回购金额计算,公司回购金额最多的5家上市公司分别为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汇丰控股(00005)、友邦保险(01299)、快手-W(01024),回购金额分别约107.18亿、32.29亿、22.94亿、12.61亿、4.10亿港元。

今年以来,上述5家上市公司的回购规模分别达到881.12亿、276.96亿、318.71亿、241.75亿、39.44亿港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回购金额最多的前20家企业中,非必需性消费行业业为回购最多的行业,其次则为资讯科技、金融、能源、医疗保健行业。

此外,按照回购股份占流通股本比例计算,9月10日以来,回购股份占比最高的5家公司分别为康宁医院(02120)、盛龙锦秀国际(08481)、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中国旭阳集团(01907)、普华和顺(01358),回购比例分别为2.54%、2.46%、1.16%、0.97%、0.95%。

今年以来,上述5家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占总流通股本比例分别为7.06%、6.68%、3.22%、2.77%、2.73%。从行业分布来看,前20家企业中医疗保健业行业占比最高,达37%;非必需性消费行业其次,占比达21%。

在所有于9月10日以来有回购行为的123家上市公司中,非必需性消费行业占比最高,达31家(25%);医疗保健行业其次,达28家(23%);金融业、资讯科技业、地产建筑业则分别达11家(9%)、9家(7%)、8家(6%)。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相关利好政策落地,近期港股内房股集体走强。而在自9月10日以来港股市场表现走强期间,太古地产(01972)、万物云(02602)、越秀服务(06626)、金科服务(09666)等企业仍对公司股票进行回购。

市场预期的一连串利好政策“多箭齐发”,由此而带动中国资产进入“狂飙”模式。摩根士丹利中国近日于研报中表示,中国近期一揽子稳定市场的措施在形式上堪称“中国股市史无前例”。预计中国A股和港股市场都将对政策做出积极反应,并有可能在近期内出现战术性反弹,甚至表现优于新兴市场。

当前港股市场底部特征再度显现,中信证券更是做出预测,判断港股市场的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至11月初,而成长风格料继续跑赢红利策略。

而随着市场上涨行情的到来,仍在对公司股份进行回购的企业,则值得给予更多关注。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5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