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山河大学”,真的要来了?
去年,“山河四省”学子虚构的“山河大学”火爆全网。而在现实中,河南省与山东省在今年均明确表达过筹建一所“黄河大学”的意愿,与“山河大学”的呼声不谋而合。
不久前,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上,申报系统的项目办理结果公示显示,黄河大学(筹)项目一期工程,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经济发展局(统计局)审批,并且已备案。
对此,河南省教育厅方面回应称,目前处于规划阶段,“等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建设好,教师、仪器、设备等等所有条件都具备才能成立。”
然而,几天后,黄河大学的筹办又“变卦”了。目前,时代周报记者在上述平台搜索“黄河大学”的相关项目办理结果公示,显示为“暂无数据”。
另据媒体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称,“现在是暂时不实施了”,企业申请已撤销。
时代周报记者随后致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统计局),工作人员则称,“我们只负责审批,是不是不办了要问发起方。”
河南苦等已久的黄河大学,似乎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黄河大学离人们期盼的“山河大学”,还有多远?
黄河大学的审批公示已无法查看
存在过的黄河大学:仅开办6年
早在2020年,有网友在某领导留言板建议,河南可重建“黄河大学”。
这位网友建议,“河南应充分抓住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这两大机遇,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立足航空港区优势,瞄准基础学科、基础研究、科技前沿,尤其是‘卡脖子’问题,汇聚全球英才、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或交流合作,在‘走出去’上下功夫,复建黄河大学。”
对此,河南省教育厅特意回复表示,“会充分考虑这一建议”。
无独有偶,山东也有此呼声。
2021年5月底,有网友在济南市人民政府网站“民声连线”栏目下提议,建设一个以动能转换为主题和黄河新区为主体的大学。
该网友表示“一直以来山东因为高水平大学少、大学水平平均化和特点同质化、部分大学分数虚高等问题为全省学子诟病,其结果便是造成省内人才内卷严重、高分人才流失、就业质量差。”
对此,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回复,将探索筹建黄河大学,探索在起步区举办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国人对黄河总有着特殊的情感,“黄河大学”的名号也或将产生独特的影响力。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图源:图虫创意
事实上,在历史上河南郑州确实有过一所闻名遐迩的黄河大学。
1984年,美籍华人教育家程君复博士与河南省政府签订备忘录,筹建黄河大学,决定将占地1200余亩的省委第三招待所辟为校址。
当年,黄河大学的筹办受到海外华人的广泛关注,许多海外华人都在帮河南筹款,如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为此卖掉了位于夏威夷的一栋写字楼捐给河南建黄河大学。
1985年,黄河大学正式成立。相关资料显示,黄河大学是中外合办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首任校长是两院院士、两弹功勋科学家秦元勋,曾实施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学分制等诸多新潮举措。
黄河大学的主要院系、专业和师资力量,即便放在全国高校来看,也足够超前与先进,建校之初,在黄河大学执教的名教授、博士已有120多人,其中包括54名外籍教授。
学校首先开办了计算机软件、经济管理、美国研究、英美语言文学4个研究生专业,自1986年又相继设置了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材料工程、交通工程5个系10个专业,培养河南省急需的建设人才。建校5年间,黄河大学输送研究生人才470余名。
黄河大学创办初期的招生广告
黄河大学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讲座、学术会议层出不穷,早在1986年就曾主办过全国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会议、全国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会议,吸引全国各地的80多个高等院校参会。
但好景不长,新体制的学校仅仅开办6年,但原来的校长离开后,人才开始流失等原因,黄河大学在1991年便整体合并到了郑州大学。
“黄河大学作为中外合办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其办学理念和模式在当时具有开创性,对河南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教授、河南人口学会副会长周福林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事实上,“黄河大学”筹办同一时期,河南还创办了同样以“黄河”为名、全国第一所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除此之外,目前河南省还有三所以“黄河”为名的学校,分别是黄河交通学院(本科)、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专科),均为民办学校。
河南省,正在“拼命”建大学
黄河大学复建的消息,不免让人想起去年火爆全网的“山河大学”的呼声。
同为人口大省,山东、山西、河南与河北被称为“山河四省”,在教育层面,它们更是面临同样的问题,高考人数众多但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面对这样的现实,虚拟的“山河大学”被网友建造出来,这是一所位于四省交界处的综合性大学,为“山河四省”的学生提供教育,连学校官网、校徽、校训、校址、录取通知书、校园平面图都很快被设计了出来。
网友制作的“山河大学”录取通知书 图源:网络
从虚构的“山河大学”到苦等而来的“黄河大学”,新建大学的传闻总能激起河南人的兴趣。这背后,实则是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的河南,对好大学的期盼和努力。
周福林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现有高校数量的数量上看,河南拥有174所本专科高校,数量上位居全国第一,但高等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双一流高校仅有两所,且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上存在不足。”
“而河南作为人口大省,高考报名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非常迫切。”周福林说。
以今年的数据为例,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其中河南高考报名人数达136万,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事实上,在这样迫切的现实面前,近年来,河南省已经在“拼命”建大学。
在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高校名单中,河南首次以174所的高校总量取代江苏,成为今年的榜首。据统计,近十年来(2015-2024),河南共新增45所高校,成为近10年新增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
近两年,河南完成了信阳师范大学、郑州美术学院和11所专科学校审批设立。
公开信息显示,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河南全省教育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1466亿元增长到2775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1106亿元,增长到1927亿元,十年间均增长了近90%。
那么,河南现有高校数量已是全国第一,为何还要新筹办“黄河大学”?
目前看来,在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高校名单中,河南174所高校,只有60所本科院校,占比仅为34%。
另一方面,河南仅有一所211高校——郑州大学。全国147所“双一流”高校,河南仅占2所。
正如《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中指出,河南省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全省高等教育总体实力仍然偏弱。
可以说,对河南来说,更为迫切的不是大学数量的缺口,而是高质量大学的短缺。
郑州大学,图源:图虫创意
2021年,河南省委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发展战略放在河南“十大战略”首位。届时,河南提出把“双一流”建设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作出打造郑大、河大“双航母”的战略部署。
当年11月,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河南所有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实现本科高校全覆盖。
《实施意见》提到,河南将组建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恢复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组建体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填补本科高校类型空白,建设1-2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
由此看来,若复建后的黄河大学能够延续曾经的中外合办基因,则与《实施意见》中“建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不谋而合。
周福林指出,若黄河大学能够顺利重建,将有助于引入新的办学理念和模式,提升河南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将为河南考生提供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缓解升学压力,“更重要的是,一所具备广泛影响力的高等学府,将吸引更多人才与资源的汇聚,为河南省的现代化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注入力量。”
郑州CBD夜景,图源:图虫创意
不过,周福林看来,重建黄河大学需要注意的是,如何有效整合现有高等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应当根据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明确黄河大学的办学定位和目标,如在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往新型研究型大学方向建设。”
据了解,新型研究型大学,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在传统研究型大学基础上的高阶演进,具有高起点办学定位、扁平化组织体系、学科交叉融合、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特点,其核心特征是高质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目前,我国典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有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正在筹建的有包括福耀科技大学、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深圳理工大学、康复大学等。这些大学都以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对此,河南社会各界也一直有呼声。此前《郑州市新基建建设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2025)》便提出,“借鉴浙江西湖大学、广东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在郑州市谋划筹建1-2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目前看来,从头筹建黄河大学似乎还较为遥远,但河南也努力找到了自己的“平替”。
更近的变化是,河南正在密集引进省外一流大学研究院,以带来更多高水平研发力量,弥补河南的科教短板。2022年,已有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大学的郑州研究院揭牌运行,在3到5年内,河南还计划建设30家左右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
随着黄河大学筹建项目的撤回,黄河大学何时将筹建、以何种办学模式呈现,尚未可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河南对于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探索不会停止,也不能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