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同源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B(下称“同源康医药”)成功通过港交所聆讯,或将于近期登陆港股市场。
“流血”上市的同源康医药,拟将上市募资所得款用于核心产品(即TY-9591)的研究、开发及商业化,TY-302等其他候选产品的研发,以及潜在的战略收购、投资、许可或合作机会等。
专注靶向疗法,研发奥希替尼改良版药物
同源康医药于2017年成立,致力于发现、收购、开发差异化靶向疗法并对其进行商业化。
作为一家专注于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小分子靶向疗法的公司,同源康医药成立以来已建立由11款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包括核心产品TY-9591、六款临床阶段产品及四款临床前阶段产品。同源康医药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是唯一一家研发针对CDK家族不同成员的多款候选药物的公司。
同源康医药重点开发的TY-9591是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公司正在中国进行TY-9591单药治疗的关键II期临床试验,以及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预计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患者入组。
同源康医药表示,TY-9591是通过对奥西替尼进行改良而开发出来的,目的是提高其安全性,允许更大的给药剂量,从而有可能提高疗效。
资料显示,TY-9591为全球唯一正在进行头对头注册性临床试验以直接比较其与奥西替尼疗效的EGFR-TKI。
同源康医药在招股书中称,TY-9591在治疗EGFR L858R突变的NSCLC患者方面与奥西替尼相比具有更好的疗效。
随着TY-9591进入关键临床试验阶段,同源康医药正在浙江省湖州建设符合cGMP的内部生产设施,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开始商业规模生产。
此外,同源康医药正在开发的关键产品TY-302是一种为治疗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等晚期实体瘤而开发的强效、选择性口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公司另一款关键产品是TY-2136b,该产品为自主研发、口服ROS1/NTRK抑制剂,用于治疗实体瘤。
由于同源康医药的候选药物均未获准在中国上市,因此公司产生的收入十分有限。并且,由于持续投入研发以及产生行政开支等支出,同源康医药持续产生亏损。
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期间,同源康医药只在2022年产生4424.2万元的收入,公司归属于拥有人的亏损则分别为3.11亿元、3.82亿元及1.08亿元,两年多累计亏损超8亿元。
因产品管线较为丰富,因此同源康医药的研发投入并不低,2022年及2023年的研发成本分别达2.3亿元及2.49亿元。公司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的研发团队有102名成员,其中约60%拥有相关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同源康医药的董事长、执行董事兼CEO吴豫生在生物医药行业有深厚的背景,在创办公司之前,其曾在默沙东旗下先灵葆雅公司在内的多家世界知名制药公司担任要职。此外,吴豫生还曾被我国社保局授予「国家特聘专家」称号。
估值30.8亿,频获融资却资不抵债
与很多生物科技公司一样,同源康医药成立以来获得了不少资金的眷顾。
2018年4月至今,同源康医药累计获得6轮融资,融资总额为人民币9.49亿元。公司的基础投资者主要是专注于投资生物技术及医疗保健行业的企业,其中包括毅达成果、江苏中小企业、江苏人才、厚扬通驰、厚纪通诺等在内数十家投资机构的青睐。
于2023年完成D轮融资后,同源康医药的估值为30.84亿元。在5年时间里,公司的估值飙升了近23倍。
在估值持续攀升之下,同源康医药的创始股东及天使轮投资者却纷纷减持套现。例如,成都博远在2018年4月以2000万元认购了同源康医药2000万股份,但于2021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成都博远共向嘉兴行仁和湖南湘医转让了700余万股股份,从中套现了3000万元,获利不菲。
尽管同源康医药持续获得资本的青睐,却未能阻止其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
于2024年3月末,同源康医药的总负债高达15.38亿元,但总资产仅有6.03亿元,从而产生高达9.35亿元的净负债,如此高的负债水平显示出公司在资金管理上面临严峻挑战。公司表示,净负债增加主要是产生亏损,以及产生的研发成本及行政开支以及上市前投资者持有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增加。
同源康医药的手头现金也令人担忧,于2024年3月末,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7720.8万元。同期,公司的流动比率为0.2,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弱,现金流紧张。
同源康医药表示,假设未来平均现金消耗率为往绩记录期间水平的1.2倍,估计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将能够使公司的财务可行性自2024年3月31日起维持超过22.0个月。
若未能获准于港交所上市及融资,同源康医药需要在一级市场上继续“补血”,否则将面临严峻的资金短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