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8日讯(研究员 陈侃迪)近日,中期协披露了2024年6月全国期货市场交易情况。
数据显示,6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5.7亿手,成交额为45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37%和3.60%,环比分别下降19.27%和19%。
不过从上半年整体来看,虽然成交量有所下降,但成交额有所增长。数据显示,1-6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4亿手,同比下降12.43%。而成交额有281万亿元,同比增长7.40%。其中,以白银为主的金属板块其沉淀资金仍具一定规模。
此外,财联社还注意到,近期来期货新品种上市节奏有所放缓。在2023年,全年上市品种多达19个期货期权新品种,其中包含7个期货品种、12个期权品种。而截止到今年6月,仅有几个期权品种上市。
对于目前的市场状况,东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向财联社表示,6月份期货市场热点不突出,加上整体需求不足,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反复震荡,加上监管趋向严格,量化交易受限,因此市场成交量下降。
“而上市品种减缓则有两个原因”,景川认为,其一是目前上市品种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基础商品,继续增加的空间有限;其二是上市时机的问题,通常而言,新品上市如果存在供需不平衡,尤其是行情上涨的时候,便很容易吸引资金进场,这样一来新品种培育速度就相对较快,而目前的市场环境整体以震荡为主。
量化监管“严打”高频,市场成交量暂缓增长
今年5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对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总体性、框架性制度安排,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交易监测及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高频交易差异化管理等具体事项作了规定,并授权证券交易所细化业务规则和具体措施。
据了解,在期货领域中也有高频量化交易,而期货高频交易日内多则可达近万次交易,成交量通常为期货公司的“榜一大哥”。
有业内私募基金经理向财联社表示,“在目前严打量化的环境下,不少中小型私募都早早放弃了高频策略,而一些较大规模的百亿私募也都将量化策略转变成中低频的策略。”
“虽然监管矛头直指证券量化,但期货相关策略也受到限制,此前几大期货交易所均公告限制对量化高频策略的手续费返还,这使得大部分日内高频交易彻底报废,难以覆盖成本。”该名基金经理补充到,甚至有不少期货公司受此影响业绩腰斩下滑。
受益光伏及新能源扩张,白银仍为市场焦点
财联社还注意到,从6月成交额来看,白银期货以4.4万亿的成交额盘踞市场第一位,远超第二第三名的黄金和铜。这一情况已经持续了多月,但介于此前白银期货价格已经下跌不少,为何白银仍是市场交易重点?
“表现的强弱需要横向对比”,上海黄金交易所认证的中级黄金分析师王磊对财联社称,从上半年商品角度上来看,有色金属与贵金属出现一轮明显的上涨,有色的上涨源自于交易国内制造业复苏、房地产行业需求好转以及欧美的补库存,但随着国内复苏缓慢,地产开工端表现仍萎靡,这也导致有色集体冲高回落,而白银在商品工业属性上的影响受益于国内光伏和新能源车行业的扩张需求产生正反馈,货币信用端的对冲是另一方面的利好影响因素。
王磊认为,传统意义上来说白银与美元指数多呈现负相关关系,但4月份后美元的走强并未对白银构成实质性压力;本轮的白银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启动,4月初突破了一年多的震荡区间,5月突破了2021年的高点。趋势性的突破带动了资金进场博弈,叠加美国利率上限锁定即将进入降息周期,白银的负面影响因素减少,短期追涨资金与美联储未来的降息预期作用下对白银价格形成叠加增强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在国内,从全球市场来看,白银也是当之无愧的热门品种。
近期德意志银行对今年上半年各主要资产的涨跌排名罗列出了一张“龙虎榜”。这些主要资产包括了各主要经济体的股指、债券和外汇,以及一些主要的大宗商品类别,并以美元计价和当地货币计价这两种不同计算方式进行了相关归总统计。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涨幅最大的资产类别是白银(22.5%),其次是纳斯达克指数(总回报率+18.6%)和标普500指数(+15.3%)。黄金(+12.8%)和铜(+12.9%)也位居涨幅榜前列。
“贵金属与有色金属总体热点较为突出”,景川补充到,但由于央行2个月没有继续购金,黄金出现调整,铜价在逼仓失败后市场短期降温显著,因此白银在6月份更多的吸引资金进场,成交上升。
王磊也表示,市场对于白银这样的趋势龙头、关注度高的品种的资金堆叠在其基本面未出现明显变化之前起到了挺价的作用,因此每一次回落都会有资金进场接盘形成换手,进而保持较高的成交量,价格也维持高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