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4日讯(记者 闫军)市场继续震荡下行,7月4日,三大指数均跌,成交量依然不足6000亿,核心宽基ETF再次成交放大。
今年以来,市场下跌之时,总有无形之手托底主要核心指数,已经成为市场的明牌,通过主要核心宽基ETF的成交额来判断大资金动向,在当下也为市场注入了信心。
但值得深思的是,ETF资金持续流入,除了国家队,主动倒腾的资金之外,还有哪些是真正的增量?经过大半年的行情之后,“避险”资产是否过于拥挤?红利抱团是否已经形成?
4只沪深300ETF成交额过百亿,中证500ETF放量明显
4日午后,沪深300ETF、中证500ETF等核心宽基ETF明显放量。截至收盘,全市场9只ETF成交额超过10亿,合计成交额近200亿。
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成交额达到54.36亿元,易方达沪深200ETF、华夏沪深300ETF以及嘉实沪深300ETF分别成交22.99亿元、19.24亿元以及15.36亿元,4只沪深300ETF巨头合计成交额达到112亿。
此外,南方中证500ETF在今天放量显著,723亿的规模在成交额达到25.15亿元,仅次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高于其他3只沪深300ETF。
南方中证500ETF也是大资金抄底较多的产品,今年以来规模增加了60多亿份额,较年初涨幅达到72%。
不过今年行情集中在高股息、红利产品,截至7月4日,南方中证500ETF亏幅近10%。中证500指数的下跌,还造成了5月以来雪球产品的年内再次敲入小高峰。
在业内看来,今天市场资金进场托底意图明显,沪指再次下跌0.83%,成交量也显示市场情绪不高。此轮始于5月20日的回调过程中,沪指跌幅6.23%,回撤为7.59%。
年内权益ETF资金净流入达到4218亿元
以被动指数和商品型两类ETF为统计口径,截至7月3日,全市场有统计数据的权益型925只ETF资金净流入4217.8亿元。其中,372只为净流入,占比40%。
在资金净流入上,ETF有着明显的马太效应,净流入前十的ETF合计获得3817亿元资金青睐,占全市场股票ETF同期资金净流入的9成之多。
具体来看,沪深300ETF是绝对的资金流入方向,易方达沪深300ETF净流入最多,为874.31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次之,为771.77亿元,嘉实沪深300ETF和华夏沪深300ETF分别净流入为586.46亿元、579.95亿元,4只巨无霸合计净流入为2812.49亿元,占全市场股票ETF的67%。
此外,南方中证500ETF和华夏上证50ETF资金净流入紧随其后,分别为290.23亿元和265.08亿元。净流入规模超过百亿的还有易方达创业板ETF和南方中证1000ETF。
从成交额的观察来看,大资金抄底买入是这些ETF规模大增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年初市场下跌和近期,也就是6月21日至今。财联社记者统计显示,上述年内资金流入前十的额ETF,在近期又迎来了买入小高峰,合计净流入近380亿,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被买入最多,超过150亿。
在涨跌幅上,大盘蓝筹表现更为稳健,沪深300ETF、上证50ETF年内均为正收益,其余包括中证500ETF、创业板ETF、中证1000ETF均有接近10%甚至20%的跌幅。
今年规模增加进入前十的ETF有一只相对异类,即华安黄金ETF,为商品型ETF,黄金行情持续上涨,该基金年内涨幅超过15%,资金净流入近70亿,年内规模增幅为43%。
今年以来,ETF是权益类基金中唯一资金净流入的品类,也被市场认为增量资金来的来源。不过,当前业内也有一种声音,就是ETF净流入资金中剔除了国家队,增量资金到底有多少?
“不可否认的是,ETF净流入资金有一部分是腾挪而来的,即投资者赎回了主动管理基金,转向了ETF,这类资金本身就是在市场中,并不能带来增量。”某业内人士指出,市场真正有起色,更为需要增量资金。
已有机构认为“避险”资产过于拥挤
高股息、红利资产在今年风头正紧,一方面,成长板块表现不佳,市场资金选择在高股息、红利资产中“避险”,等待时机;另一方面,国家队等机构资金向来青睐红利板块,在当前这类最近成为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增量资金后,也拉升了这一板块的估值。此外,监管层面鼓励分红、中特估等概念的提升,也催生了一波行情。
当银行、煤炭、水电等避险板块不断创新高的时候,市场开始担忧“抱团”正在红利板块上形成。
在近期仁桥资产的月度观点中,创始人夏俊杰就直言,“避险”资产,带上引号,显然,我们觉得避不了险,甚至未来还可能成为“险”的来源。这类资产,穿上了高股息的外衣,会让人渐渐地模糊掉他们本来的样子,也让人逐渐忘却了自己投资他们的初衷。
他进一步解释,首先,对于煤炭、石油和银行来讲,他们都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特别是银行,还是有着十几倍经营杠杆的行业,这些行业天然不具备长期高股息的特征,不管是煤价、油价还是银行的资产质量,我们无法假设他们长期都处在理想的状态,如果去看美股过去50年持续提高股息额的公司,里面没有一家大宗资源品,更没有一家银行。
其次,对于水电、港口、高速等行业,他们的基本面和现金流确实更稳定,但这些传统行业本质上也是宏观经济的函数,只是弹性小一些而已,无法成为长期的避风港。
夏俊杰认为,当然,现阶段更为核心的矛盾是,伴随着股价的持续上涨,公司的股息率已不再有吸引力,股价逐渐演变成了单纯的资金博弈行为,而这种态势一旦反转,其杀伤力是巨大的。
不过,当下对于抱团红利的分歧非常大。某券商首席就表示公募抱团红利是伪命题,红利理论上是底仓的选择之一,但业绩长期稳定性能配得上底仓的A股红利股是有限的,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决定出海是趋势,成长股整体表现不会回到过去,但机会仍在。
更有券商策略首席认为,接下来的结构上的核心依然是价值派的抱团,要充分做好高股息资产泡沫化定价的准备,具备稳定现金流且ROE中枢能够上移的品种将迎来泡沫化定价,先消灭一切低估值(银行),再将高股息的核心送上神坛,公用事业将是高股息的最终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