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日讯(研究员张玉虹)最近由香港和湖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可持续投资能力建设联盟(CASI)亚洲首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活动在浙江湖州举行。
作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湖州在制度标准、组织机构、产品服务、政策激励、金融科技等方面先行先试。据统计,湖州累计打造66项首创试点成果,获央行肯定形成绿色金融改革“湖州经验”。
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可持续投资能力建设联盟主席马骏看来,湖州绿色金融体系创新的五个重要方面:
第一,制定绿色金融的地方标准。在国家层面,中国人民银行的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标准主要是针对大型项目的,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绿色标签实践。湖州发明了为中小企业绿色贴标的方法。通过计算企业的绿色收入比例、ESG得分等识别绿色中小企业。这是在国家层面标准之上的额外发明,用于标记绿色项目贷款。
第二,开发本地绿色项目数据库。将所有符合国家绿色产业目录、地方绿色认定标准的绿色项目纳入由湖州政府托管的数据库。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可以连接到数据库。这有助于匹配资金的需求方(即项目所有者)和资金的供应方(即银行机构),大大增强了项目与绿色资金匹配的效率。
第三,为绿色融资、绿色交易提供激励。项目数据库中合格的绿色项目可以获得政府贴息补助。湖州将绿色项目分为深绿、中绿和浅绿三类,分别可以获得12%、9%和6%的贷款贴息。
第四,通过绿色金融专营机制促进产品创新。要求每个金融机构设立一个专门从事绿色金融的分支机构,培养绿色金融能力、提供创新激励。因此湖州有数百种不同的创新金融产品,包括中小企业绿色贷款、光伏贷款、绿色保险等。
第五,努力开发转型金融框架。湖州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当前版本,在高碳行业下有100多个转型项目,包括钢铁、水泥,纺织、化纤等等。每个项目都设置了转型路径,并有阈值来定义什么是可信的转型活动,可以足够地减少碳排放并与巴黎协定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