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港股的创新奇智(02121.HK)大涨14.37%,报收5.81港元/股,目前市值达32.83亿港元。
近日,IDC发布《中国新型工业软件图谱及市场分析 2024》研究报告,创新奇智旗下基于奇智孔明AInnoGC工业大模型的ChatBI和ChatCAD两款生成式AI应用案例在报告中获得大篇幅呈现,这或许是公司股价“拔地而起”的原因之一。
创新奇智号称“AI+制造”第一股,公司创立之初就定位于企业级AI市场,专注于服务B端企业客户,主要面向钢铁冶金、能源电力、汽车装备、高科技/3C、工程建筑等垂直领域的客户提供AI产品及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在产品质量控制、流程管理、人工成本、安全管控等方面提升效率和转型智能化,使AI技术真正“脱虚向实”。
不同于其他AI企业面临疯狂“内卷”以及商业化的窘境,公司业务做的风生水起。
财报显示,2023年创新奇智实现营收17.5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4%,AI制造业务的营收为11.76亿元,同比增长24.1%。
去年公司实现毛利5.88亿元,同比增长16.1%,毛利率为33.6%,且连续三年稳步提升,这意味着公司的AI大模型在B端的落地,技术、方案和模式逐步被市场验证。
不过创新奇智并未摆脱AI企业亏损的局面,去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1.54亿元,相比其毛利额并不算大,AI行业毕竟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需要高额研发支出,烧钱属于普遍现象。
截止至2023年底,公司账面资金达13.45亿元,相对于很多AI公司的现金流“捉襟见肘”,创新奇智的经营已经是难得的稳健。
即便如此,公司的股价自上市以来表现疲软,累计跌幅超过7成,背后的原因或是资本市场对于AI投机情绪的降温,估值水平出现调整,投资者更关注企业本身的质地。横向比较的话,AI龙头商汤(00020.HK)自上市以来亦跌幅巨大,和创新奇智算是“难兄难弟”。
长期来看,新质生产力已被高层屡屡提及,工信部也指出,加快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赋能制造业发展。作为国内“AI+制造”的领头羊,创新奇智有望直接受益。
据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500强企业将把30%以上的核心IT支出用于AI,以促进产品创新和流程改进。另据中国信通院数据,从2022至2032年,工业AI市场规模将以4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成长。
海通国际此前发布研报称,创新奇智在垂类大模型领域,已开拓出广阔的应用场景,需求明确,实施可行,规模落地,公司“AI+制造业”的持续驱动力充足。
该行指出,以目前公司的业务增长,盈亏平衡预期和大模型落地进展等基本面来看,公司市值在100亿港元左右的水平是合理的,这意味着公司股价仍有约200%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