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汽车零部件轻量化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 2024-5-28 11:20
更新时间 2024-5-28 11:37
© Reuters.  汽车零部件轻量化驶入快车道
CSI300
-

2023年,A股汽车零部件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8.36亿元,同比增长50.74%。与传统汽车零部件公司相比,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公司业绩表现更显突出;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零部件轻量化市场空间有望持续增长。

2023 年,中国的汽车产销双双超过3000万辆,达到3016万辆和30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万辆和26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和10.6%,产销均创下历史新高。

在新车市场销售带动下,2023年,汽车零部件企业业绩增长显著。据东财Choice数据统计,2023年,A股汽车零部件公司(申万二级)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58.36亿元,同比增长50.74%。

从增速上看,2023年,汽车轻量化带来的零部件需求增长明显好于传统零部件公司。多家券商分析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轻量化零部件行业成长空间有望继续提升。

轻量化零部件保持高增长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A股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申万一级)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15.63%;实现归母净利润1280.76亿元,同比增长49.51%。其中,零部件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4.02%,归母净利润合计558.36亿元,同比增长50.74%。

相较于传统零部件公司,2023年,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需求增长显著,相关公司业绩普遍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根据年报披露,2023年,凌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87.02亿元,同比增长12.06%,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32亿元,同比增长85.44%。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达到16.34%,同比提升1.56个百分点。其中,公司的车身安全结构件、新能源电池壳、汽车管路等优势产品占比超过85%,继续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

2023年,无锡振华和博俊科技分别实现营收23.17亿元和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19%和86.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 亿元和3.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23%和108.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 亿元和3.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6.43%和105.23%。

此外,2023年,伯特利实现营业收入74.7 亿元,同比增长34.9%;归母净利润8.9亿元,同比增长27.57%;报告期内,公司轻量化制动零部件销量达到278.49 万件,同比增长52%。

轻量化压铸件生产企业中,2023年,爱柯迪实现营业收入59.57亿元,同比增长39.67%;实现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增长40.84%;公司整体毛利率达到29.09%,同比提升1.32个百分点。同期,嵘泰股份实现营收20.20亿元,同比增长30.73%;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增长9.24%,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25 亿元,同比增长23.53%。

2024年一季度,轻量化零部件公司的增长趋势仍在延续。一季报显示,轻量化冲压件生产公司中,凌云股份一季度实现营收42.99亿元,同比增长8.48%,归母净利润为2.22亿元,同比增长163.38%;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7.95%和6.22%,同比提升2.66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

同期,无锡振华、博俊科技和伯特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7.98亿元和1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95%、93.31%和24.0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37万元、1.01亿元和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54%、193.03%和21.85%;其中,无锡振华和博俊科技的毛利率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4.27个百分点和4.78个百分点,净利率分别提升6.79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

压铸件生产公司中,爱柯迪和嵘泰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和20.2亿元,同比增长30.69%和16.7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亿元和423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6.92%和16.51%。

轻量化部件渗透率持续提升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发布的研究数据表明,汽车质量每下降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下降0.3L-0.6L,约可减少碳排放1公斤左右。若汽车传统钢铁部件全部被轻量化材料替代,则汽车车身及底盘的重量预计可降低50%,不仅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能耗,相应碳排放亦会降低。

根据爱柯迪披露的数据,在汽油车减重10%与20%的情况下,能效分别提升3.3%和5.0%。同时,新能源汽车减重对于能耗提升更加显著,在减重10%与20%的情况下,新能源电动车能效将分别提升6.3%与9.5%。汽车轻量化成为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也是全球汽车工业的一致目标。

从材料选择上看,铝的密度仅为钢材的30%,汽车每使用1千克铝材,可降低自身质量2.25千克。使用铝合金替代钢材可有效减轻汽车重量,且强度等各项指标满足替代钢材的需求。因此,近年来,铝合金部件逐渐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重点方向。

2016年,工信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共同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1.0》提出,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汽车的单车用铝量将分别达到190kg、250kg、350kg。

2020年,工信部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修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下称“《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将研究工作的重心由降低整车整备质量转向了降低整车轻量化系数。

《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2025年,预计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0%,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将降低15%;2030年和2035年,预计燃油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分别降低18%和25%,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分别降低25%和35%。 

根据国际铝业协会披露数据,2020年,中国乘用车的平均单车用铝量约为138.6kg,其中燃油车单车用铝量136.4kg,纯电车单车用铝量157.9kg,混动车单车用铝量198.1kg。国际铝业协会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乘用车单车平均用铝量分别达到187.1kg和242.2kg。其中,到2025年,传统燃油车及插电混动车的单车用铝量分别为180kg和238Kg,分别增长29.87%和20.14%。

鉴于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国际铝业协会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单车用铝量将会达到227Kg,增长43.76%。

从渗透率角度来看,截至目前,燃油车在发动机、轮毂和刹车、传动系统、热传递等部件的铝渗透率已经较高。

根据中信期货统计,截至2020年,燃油车在发动机、轮毂和刹车、传动系统、热传递等部件的铝渗透率平均达到83.5%,其中汽车发动机缸盖、活塞、轮毂、热交换器等零部件环节的铝渗透率超过90%。

而同期,燃油汽车的底盘和悬架、碰撞管理系统等部件的铝渗透率仅在20%左右;其他车身结构的铝渗透率则是低于10%。 

中信期货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来,底盘和悬架、碰撞管理系统等部件的铝渗透率有较大提升。预计底盘和悬架、碰撞管理系统等部件的铝渗透率将从2018年的18%和19%增长2025年的45%和44%;到2030年,燃油车底盘和悬架、碰撞管理系统的铝渗透率将达到64%和61%;同时,其余部件的铝渗透率到2030年也将有接近20%的增长。

相比于传统汽油车领域,汽车轻量化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更为关键。

尽管纯电车减少了传统燃油车的内燃机等动力总成,但纯电汽车新增电池、电驱、电机三电系统使得纯电汽车和重量较燃油车有所提升。一般而言,纯电车净重要比燃油车高出 100-250kg。

根据吉利汽车研究院仿真结果,整车重量每下降100kg,续驶里程约增加3.7%;另有数据显示,新能源车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续航里程将提升5%-6%。因此,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在车身、底盘结构件上更加积极采用铝合金压铸件。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也催生出对铝合金零件渗透率的持续提升。

根据中信期货数据,截至2020年,纯电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铝渗透率已接近100%,热传递部件铝渗透率超过90%,轮毂和刹车、传动系统、碰撞管理系统的铝渗透率接近60%。与之相对,新能源汽车在车身结构、车身覆盖件等部分的铝渗透率约为10%左右,远低于前述部件的渗透率。

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也显示,截至2020年,汽车铝合金转向节、副车架、控制臂的渗透率分别为15%、8%、5%,与动力系统90%的渗透率相比,底盘具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中信期货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预计未来在底盘和悬架、轮毂和刹车以及传动系统等部件的铝渗透率将有较大提升。

根据国际铝业协会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底盘和悬架用铝渗透率将从2018年的26%增长至70%;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底盘和悬架用铝渗透率预计将达到94%;此外,到2025年,轮毂和刹车、传动系统用铝渗透率预计将提升约30%至95%左右;车身覆盖件用铝渗透率预计将提升至28%。

东方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叠加轻量化渗透率提升,新能源汽车的铝制零部件需求将快速增长。

华西证券则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作为汽车三大部件之一,汽车底盘在汽车整车占 比达 27%。底盘轻量化背景下,预计铝制控制臂、副车架、转向节、 制动钳轻量化产品渗透率将大幅提升,带动市场份额的大幅增加。根据华西证券测算,到2025年,整体底盘轻量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98亿元,年均增速接近20%。

刺激政策落地促增长

《技术路线图2.0》中提出,汽车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共性基础技术,是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因此,电动车渗透率提升,带动铝轻量化行业增长。

2023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9万辆和95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按照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21%。

4月以来,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多地陆续展开了对汽车消费的刺激,加大对以旧换新、报废置换的补贴力度以及对新能源的侧重。

4月26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细则》明确,自印发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对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并购买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对报废上述两类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补贴7000 元。

而上一轮以旧换新曾推动了汽车、家电等销售的井喷。2009年6月,中国也出台了大规模的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计划,政策刺激下,2010年,全国累计办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车辆45.9万辆,约占全国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5%。全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64.1亿元,拉动新车消费496亿元。

根据民生证券统计,截至2023年底,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保有量约为1370.8万辆,车龄超6年以上的新能源乘用车保有量约为83.7万辆,故本次符合条件的老旧汽车保有量约1454.5万辆。

2021-2023年,中国的汽车报废量分别为399万辆、825万辆和900万辆。其中乘用车报废量分别为224万辆、481万辆和707万辆。2023年,乘用车中报废回收量约为450万辆。

根据民生证券测算,按照以旧换新政策指引提出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国内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民生证券预计,2024-2027年,报废回收量预计约为551万辆、675万辆、779万辆和900万辆。其中,2024年报废换新预计可为国内市场带来超过100万辆的增量规模。在此基础上,2024年,中央及地方的总补贴金额将超过442亿元,将有效刺激汽车消费以及新能源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

浦银国际认为,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细则落地有望缓解消费者购车的观望情绪,大幅带动潜在消费者的购车意愿,尤其是新能源车。以旧换新政策细则落地预计将会带来100万-200万辆的增量需求,额外推动乘用车市场增长3%-7%,有望推动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行业销量进入1100万-1200万辆区间中枢偏上的位置。

5月15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通知提出,选取适宜农村市场、口碑较好、质量可靠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开展集中展览展示、试乘试驾等活动,丰富消费体验,提供多样化选择。落实汽车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支持政策,将“真金白银”的优惠直达消费者。

民生证券认为,汽车下乡政策推出,结合现有地方上政策对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预计新能源乘用车在下沉市场的空间有望被快速打开。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