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10日讯(记者 李迪)震荡市下,红利策略基金凭借稳健的投资业绩备受市场青睐,而市场上红利主题基金太多,让投资者挑花眼。从业绩表现来看,今年以来,红利基金首尾业绩差超34个百分点。一旦选错基金,投资者会错失很多收益。
同样是红利策略,但基金经理在策略构建和选股能力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了明显的业绩分化。业内人士建议,购买红利基金需谨慎挑选,若购买量化+红利的基金,还可关注基金所属公募的整体量化产品业绩表现。
红利基金业绩分化明显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市场上125只采用红利策略的基金中,超八成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仅统计今年以前成立的基金,各类份额合并计算)。
其中,业绩表现最好的红利策略基金今年以来回报达20.01%,业绩表现最差的基金今年以来回报为14.61%,首尾业绩相差达34.62个百分点。
上述基金中,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业绩表现最好,截至5月9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20.01%,在228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23。
在该基金的2023年年报中,该基金基金经理表示,重点关注煤炭、有色、机械、建筑等行业,而煤炭、有色行业今年以来表现恰好十分亮眼。
工银红利优享混合排名第二。截至5月9日,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为18.51%,在228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42。
据该基金一季报,截至2024年一季度度末,组合持仓港股接近股票部分的一半。近期港股反弹明显,该基金业绩表现也受益。
国联智选红利股票业绩最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该基金A类份额今年以来收益为-11.97%,在943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893。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95%+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而中证红利指数今年以来收益为14.61%。
业绩排名倒数第二的基金为浦银安盛红利精选混合。截至5月9日,该基金A类份额今年以来收益为-8.64%,在4136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3623。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红利指数*75%+中证全债指数*25%。今年以来,中证全债指数收益为2.86%,中证红利指数收益为14.61%。
策略差异、选股能力差异导致业绩分化
同样是采用红利策略的基金,但业绩表现差异巨大,原因为何?
一方面,除了完全被动跟踪红利指数的基金外,采取量化+红利策略基金往往会因为策略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业绩差异。
一中型券商金融工程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有些基金经理基于股息率等维度选股筛选红利组合时,往往会导致部分行业暴露集中,这会影响基金的业绩表现。如果对策略进行行业中性化调整,红利策略的长期表现有望提升。”
上海一大型公募人士对记者表示,“红利策略是SmartBeta的一种,这种策略主要收益来源是估值变化和股息收益。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做红利策略时没有做好行业配置,那就很容易导致整个组合承担过多的估值变化风险。比如,今年以来,中证消费红利指数的增长率不到2%,但中证红利指数的增长率超过10%。如果一直红利主题基金的行业配置过于偏重消费行业,那么回报就会大幅跑输中证红利指数。”
此外,对于主动管理的红利主题基金来说,基金经理鉴别真正高股息的能力,也会导致红利主题基金的业绩表现出现很大差异。富国基金白冰洋认为,“红利策略往后走是会出现分化的,核心点在于对可持续性的判断。公司股息的核心来源是什么?供需、竞争格局、资本投入是怎样的?潜在风险在哪里?这些都是需要从多个角度需要考虑的问题。”
购买红利基金需谨慎挑选
首先,有业内人士提示,选择红利基金时不能只看名称,否则容易出现“乌龙”。“比如中海混改红利混合,这只基金名称里虽然带‘红利’两字,但这只基金并不是大家熟知的红利策略基金。该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沪深300指数收益率*5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50%。从投资策略来看,该基金也主要受益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股票。这类基金在市场上还有很多,比如一些命名为‘改革红利’的基金等。基民在投资红利策略基金时需要看一下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和投资目标是否与‘红利’、‘高股息’相关,否则可能会选错基金。”
若选择完全被动跟踪中证红利指数的基金,上述公募人士建议,“如果是场内购买,尽量选择规模大、流动性好产品,若场外购买,也关注下费率、跟踪误差等因素。”
如果选择量化+红利策略基金或主动管理型红利主题基金,上述券商研究部人士建议,“可以参考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看基金业绩一年、三年的中长期业绩表现,业绩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异,最大回撤等指标。但不能迷信历史业绩,还是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购买。”
该人士还补充说,“不仅要看基金经理个人的表现,还要看整个公司的量化产品业绩表现。做好量化策略需要理论和实践结合,需要投研团队、平台系统多方面的支持,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如果这家公募的量化产品整体都不强,那需要谨慎选择。”
多机构看好红利策略中长期配置价值
近期,红利指数出现波动,一些投资者开始担忧红利策略能否“长红”。而展望未来,不少机构仍然看好红利策略的中长期配置价值。
富国天恒基金经理林庆认为,从某个角度上来说,红利资产是市场非常有效和务实的一个适应的选择。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央国企分红能力提升,所以说红利资产是有效的选择。
从中期维度来看,富国城镇发展基金经理蒲世林也关注高股息红利的投资机会。
蒲世林认为,一方面,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一些行业资本支出减少,包括煤炭、商贸零售等,但这些行业分红率仍旧很高,分红红利在持续提升,背后的核心逻辑是资本支出减少后内生的分红能力在提升。政策端也鼓励分红,未来更多行业分红率、股息率有望提升。
他还指出,另一方面,很核心的一点是,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在选股过程中,不能简单依据股息率的高低作为投资的判断,而是自下而上找出能够持续的稳定分红的公司,相比股息率的高低,更关注股息率的稳定性。
中欧红利优享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蓝小康认为,在无风险收益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红利类资产值得重点关注。就如四、五年前大家买入永续性资产一样,股价的回报不是当年 20%-30%的业绩增长,红利股的股价回报也不一定仅仅是当年的股息分红。从全社会的资产图谱中看,红利股资产具有吸引力,分红的价值观在股市价值观中将更加重要。高质量的增长需要健康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生态作为基础,过度依赖于债务和融资的时代在慢慢远去。
博时基金认为,过去几年A股和港股出现了一批经营稳定、分红比例高的上市公司,这批公司即使在过去2年市场低迷期,也取得了很好的表现。在未来中国长期利率中枢下移的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积极提高股东回报,预计红利类相关资产有望进入一轮长周期表现阶段。
中金朱垠光和胡骥聪团队认为,历史上,上市公司分红具有稳定性较差、分红水平较低和分红不连续等问题,这些问题近年得以改善。伴随着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红利投资迎布局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