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时代财经摄
湖北商超巨头中百集团与永辉超市正在进一步解绑。
近日,中百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所持有的湖北永辉中百超市有限公司(下称“永辉中百”)45%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中百集团将不再持有永辉中百股权。而自2022年以来,永辉超市亦减持中百集团股份超20%。
永辉中百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1亿元,其中,永辉超市出资55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5%;中百集团出资45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45%。
中百集团方面告诉时代财经,合资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开设超市,负责永辉超市在湖北的拓展,中百的本次股权处置只是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时代财经询问永辉超市方面本次交易的影响,截至发稿暂未得到回复。
清仓永辉中百
合资公司成立后,大本营在福建的永辉超市开始在湖北加速展店,陆续在襄阳、咸宁、黄冈、随州等地级市开出首店。不过,永辉中百自2019年以来陷入亏损状态。
2020年12月11日,永辉超市武汉首店开业,但业绩颓势未改。2022年-2023年上半年,永辉中百营业收入10.13亿元、5.08亿元;净利润为亏损7167.38万元、1949.12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永辉超市在湖北的门店数量为16家,永辉中百资产总额为7.91亿元,负债总额为8.94亿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02亿元。
这也是中百集团脱手股权的直接原因,其在公告中表示,鉴于永辉中百自2019年以来连年亏损,经营状况尚未出现改善迹象,且2021年净资产已为负值,在综合考虑经营情况、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公司拟以公开挂牌方式出售持有的永辉中百全部股权,此举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剥离低效资产。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对时代财经分析,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的愿望是很好的,但实际产生的作用很小。“当时中百已经面临一些问题,它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解决,而永辉正值扩张期,收购和参股了一些企业,不过后来永辉自身系统出现问题,参股的企业也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合资公司出现亏损的状态。”
根据中百集团财报,2021年,中百集团对永辉中百在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亏损为4040.50万元,截至当年,中百集团的投资金额全部亏完,期末余额(账面价值)为0,公司此后也未继续投资。
近几年,大卖场式微,叠加疫情影响,国内商超企业大多处于调整期,作为当地龙头的中百集团和永辉超市都陷入亏损。2023年,中百集团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55亿元-3.63亿元;永辉超市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3.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亏14.2亿元。
从几度举牌到逐步解绑
永辉超市与中百集团的交集不止于永辉中百。2013年开始,永辉超市来势汹汹,多次举牌中百集团。
2013年11月,永辉超市及全资子公司重庆永辉通过二级市场持股中百集团4.99%股份。2014年1月,其增持至5%,首次举牌中百集团;2月,永辉超市再度增持;4月,中百集团在公告中称,永辉超市已经三度举牌,持股比例达到15%。
同年10月,永辉超市与中百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家公司拟在资源、网络、信息、物流等方面进行战略合作,永辉超市开始逐步协助中百集团经营管理,截至当年年底,永辉超市对中百集团的持股比例达到20%。
2016年3月,永辉超市派出23人团队入职中百集团,团队负责人为永辉超市福建大区副总经理程雪榕,在公司拥有超11年的营运管理经验,团队中其他人也多来自生鲜部门。
彼时程雪榕表示,要借助永辉超市生鲜经营的成功经验和运营模式,提升中百集团生鲜客流、客单,提升生鲜营运标准,提高生鲜销售占比,提升生鲜获利能力及提升中百仓储生鲜市场份额,进而使得中百仓储整体业绩、盈利能力逐步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
当年的公司财报显示,中百集团生鲜类别销售同口径增长29.18%,毛利增长30.55%;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6.60万元,同比增长15.25%。
随后,双方合作加深。2017年4月14日,中百集团公告称,拟与永辉超市以现金方式共同出资在湖北设立合资公司。对于当时的合作,中百集团公告中称,通过合资公司的运作,可以使公司分享湖北省及武汉市高档超市的市场份额,并促进商品供应链深度合作。
不过,此时永辉超市仍未放弃进一步掌控中百集团。2017年7月,其再次增持股份,永辉超市及其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达到25%;在永辉超市同年披露的三季报中,其对中百集团的持股比例提升至29.86%。
2019年,永辉超市表示拟对中百集团发起要约收购被叫停。同年12月,永辉超市与武汉国资委就中百集团的实控人、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等方面达成共识,签署《合作备忘录》。
随着行业和业绩遇冷、永辉超市战略收缩,近年来,两家公司也在逐步解绑。2022年9月以来,永辉超市累计减持中百集团股份超过20%。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永辉超市持有中百集团股份不到10%,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当下,两家企业的重心都在向门店调优、折扣化等方向倾斜,通过减持、出售低效资产等方式变现或许也是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