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4至2025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这份预算案的主题是:坚定信心、抓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回顾2023年,香港经济各分部有升有降,私人消费开支、旅游服务等恢复,然而货物出口显著下跌、股市调整、楼市交投下降。
对于2024年,由于内地经济韧性及美联储预期降息等因素影响,香港特区政府认为,香港经济的前景靓丽,并预测香港经济在今年会进一步扩张,全年实质增长介乎2.5%至3.5%,在2025至2028年间,平均每年实质增长3.2%,基本通胀率预计为平均每年2.5%。
金融市场:改革、优化
金融业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香港金融市场在2023年历经波折。其中,在外部环境逆风影响下,香港股市2023年表现不佳,恒生指数全年下跌13.82%,恒生科技指数亦下跌了8.83%。自2021年以来,港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额也出现了连续下降,至2023年为1051.52亿港元。
为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此次的《财政预算案》重点提到了证券市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互联互通、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债券市场等领域。
在股票市场方面,陈茂波称,为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和流动性,证监会及港交所正探讨一系列措施,包括:
(一)完善上市机制:研究优化首次公开招股的价格发现流程,以及审视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量要求,提升市场效率。结构性产品的上市要求和安排亦会优化,并减低其上市成本;
(二)优化交易机制:探索收窄最低上落价位,以缩窄买卖差价,今年第二季提出建议;下一步研究优化股票现货买卖单位;以及探索进一步优化衍生产品的持仓限额及保证金安排,更好地满足风险管理需要;
(三)改善对投资者服务:研究优化实时市场资讯服务,以合理价格向不同投资者提供切合需要的服务;
(四)加强市场推广:港交所将透过海外办事处加强推广香港证券市场,并积极深化与中东及东盟地区的联系,冀吸纳更多发行人和资金。
陈茂波表示,会全力建设离岸人民币的生态系统,以把握庞大机遇,并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慎推进。继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便利人民币跨境投资和双向流通,提高离岸人民币流动性。
“我们正与内地积极商讨引入股票大宗交易、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以及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机制,以吸引更多企业和资金利用香港市场。”陈茂波指。
为推动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市场发展,政府会把“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资助计划”延长3年。
吸引环球家族办公室和资产拥有人来港,有助带来更多资金及带动相关经济活动。特区政府已落实多项措施,包括为单一家族办公室的合资格交易提供税务宽减,以及精简适用于高端专业投资者的评估程序。
此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即将接受申请。在香港投资2700万元或以上于合资格资产,以及投入300万元于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投资组合”的合资格投资者,可申请来港居住和发展。
债券市场方面,2024/25年度香港政府将发债1200亿元,当中700亿元为零售部分,包括500亿元银色债券,以及200亿元绿色债券及基础建设债券,除了推动普惠金融,亦提高市民对基建及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参与感”。
促需求,楼市全面撤辣
香港楼市在过去一年不容乐观,在息口上升及外围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市场气氛自去年中起十分审慎。楼价全年下跌7%,交投量缩减5%至约43,000宗的低水平。非住宅物业市场大致淡静。
陈茂波表示,经审慎考虑当前整体情况后,决定即日起撤销所有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今天起所有住宅物业交易毋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特区政府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及市场情况下,有关措施已无需要。
《财政预算案》宣布住宅物业全面“撤辣”,这意味着实施超过13年、俗称“辣招”的楼市需求管理措施,即日起全面撤销。
紧随楼市全面撤辣后,香港金管局修订适用于物业按揭贷款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及其他相关监管要求,推出了“五板斧”。
金管局调整的其他房地产贷款相关的监管要求包括:价值3000万港元或以下的自用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上限调整至七成;价值3500万港元或以上的自用住宅物业的按揭成数上限调整至六成;非住宅物业(包括写字楼、商铺及工厦等)的按揭成数上限由六成提升至七成等等。
拥抱科创,逐浪数字经济
创新科技是驱动经济及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香港在2022年公布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未来五至十年的创科发展制订了系统的战略规划和清晰的发展路径,引领香港稳步实现国际创科中心的愿景。
陈茂波指,特区政府投放了大量资源,重点提升创科基建、研究能力以至人才等各方面,建立了蓬勃的创科生态圈。科学园和数码港是香港两大创科旗舰及创业培育基地。至去年底,两家旗舰的租户加上现有和已完成培育的公司合共约4500间,五年间上升超过六成;至今合共有16间已经上市、9间独角兽,融资合共约1300亿元,获得超过1700海内外奖项。
人工智能、半导体、生命健康科技、新型工业等,是香港特区政府重点发展的前沿科技产业。其中,香港数码科技旗舰及创业培育基地——数码港正全速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协助研究机构和业界应付算力需求,首阶段设施最快于今年内投入服务。
人工智能方面,陈茂波表示,将会拨款30亿元推行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资助本地大学、研发机构及企业等运用算力,推动科研突破等。
生命健康科技方面,陈茂波表示,去年《财政预算案》预留100亿元推动生命健康科技发展。他称,香港将动用当中的60亿元,资助本地大学跟海内外机构合作,设立生命健康研发院,促进相关的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并引进全球创科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来港。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香港近年来大力推进Web3.0、区块链、虚拟资产等领域的发展。在数字经济方面,《财政预算案》提到了构建数据交易生态、数字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跨境通办、Web3.0等领域。
构建数据交易生态方面,陈茂波表示已委托专家组,就如何为香港构建良好的数据交易生态进行深入研究,范围包括香港在数据交易中作为超级连接人的角色,以及推动国际数据贸易规则制定等。
陈茂波透露,“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试验即将启动,进一步研究新用例。另一重点计划“多种央行数码货币跨境网络”(mBridge)亦取得进展,第一阶段服务预计可在今年推出,将成为全球其中一个率先以多种央行数码货币为企业跨境交易进行结算的项目。
此外,“数字人民币”会在香港扩大试点范围,市民将可便捷开立和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并通过“转数快”进行增值,进一步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和用户体验。
在Web3.0领域,继去年2月成功发行首批代币化绿色债券,香港于今年2月初以港元、人民币、美元及欧元发行第二批总额达60亿元的代币化绿债。陈茂波表示,金管局将会在短期内推出“沙盒”,让有意发行稳定币的机构在可控范围内测试稳定币的发行流程、业务模式、投资者保障和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就日后的监管要求进行沟通。
增强香港“引力”
陈茂波在《财政预算案》中表示,要全方位吸引企业、资金和人才。
在吸引企业方面,提出要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引进办)、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创科局)、投资推广署及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主动接触海内外企业,积极吸引和帮助高增值科技及其他企业落户香港。
陈茂波透露,下月会有10多家重点企业与引进办签署意向书,他们已落实或准备落户香港或扩展在港业务,连同首批的30家,预计未来数年合共会为香港带来超过400亿元的投资和创造约13,000个职位。这些企业落户香港,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到港,推动香港创新科技生态圈的蓬勃发展。
陈茂波还重点提到港投公司(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将发挥资本引导作用及杠杆市场资源,吸引更多创新科技公司在港落户,加速发展重点产业。今年上半年将落实首批直接投资和共同投资项目,涵盖生命科技、绿色科技和金融、半导体、芯片、制造业升级转型等领域。
香港特区政府还计划增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已率先为开放式基金型公司和有限合伙基金设立简便的基金迁册机制,以吸引现有的外地基金来港注册和营运。
为了给香港长远发展提供新动能,香港近年来致力于招揽世界各地的人才,在“抢人才”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高才通”等多项抢人才措施,过去一年多,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批出超过14万宗申请,当中约10万名人才已抵港。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劳福局局长孙玉菡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估计“高才通”计划可为香港带来每年约340亿元的直接经济贡献,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约1.2%。
此外,素有“财爷”之称的陈茂波提出要开拓资金新来源,除了继续巩固香港对传统欧美资金的吸引力外,还将致力开拓新的资金来源,包括中东市场。他透露,香港正推动在中东上市一只追踪香港股票指数的ETF,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正与多家金融机构就此进行商讨。
在引入中东资金方面,香港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亚太区首只追踪沙地阿拉伯股票的指数基金(ETF)去年年底在港交所挂牌,让海外投资者也能参与到包括全球最“壕”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在内之中东优质资产的投资。
最后,在《财政预算案》中,陈茂波其中表示,短期,我们要巩固经济复苏势头。长远,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调整,“质”与“量”必须提升。高质量发展将推动更多创新,带来新服务和新产品、刺激新需求、开创新市场,这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