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熟市场来说,ETF投资已是老生常谈,但2023年ETF潮流席卷国内市场,称作“霸屏式”增长也不为过。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18日,年内已新发行138只ETF基金,ETF基金总数达885只;已超2022年全年新发行ETF基金的数量。不仅产品数量走高,ETF的整体份额也持续增长,ETF整体份额净增长5554.84亿份,ETF热度持续。
在ETF领域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如何进行差异化产品布局?如何将指数产品与策略结合,助力投资者获取更好的投资体验……这一系列实操环节中的具体问题,或是基金公司“破局”关键。
对于ETF的布局,景顺长城基金正在走一条“补缺”之路。在景顺长城ETF产品体系中,通过“优中选优”提供市场创新品类,同时提供与市场相结合的策略“组合”等做法,在2023年取得可圈可点的成绩。
对于国内ETF的爆发,景顺长城基金ETF与创新投资部总经理汪洋认为,ETF快速发展或与其特性有关,产品比较简单,工具化属性强,对于投资者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与接受。谈及未来ETF发展的推动力,汪洋认为,随着国内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逐渐普及,包括近期社保基金可直接投资ETF等新政落地,均有助于资金长期且较稳定地配置指数基金,ETF持续高速发展值得期待。
创业心态突围
自2004年12月,国内首只ETF上证50ETF发行开始,我国ETF业务已历经16年的发展。2020年,国内ETF整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然而仅仅三年后,2023年国内ETF整体规模已翻倍,一度突破2万亿,行业发展大幅提速,“吸金”效应凸显。
与高速发展相应地,ETF各细分赛道也站满了入局者。尽管竞争激烈,且并非ETF“首发选手”,但如何发展ETF,景顺长城基金在持续探索适合自家禀赋的身位。
2021年,汪洋加入了以权益投资见长的景顺长城基金。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景顺长城ETF布局正在朝着追求特色化、国际化发展,从产品线来看,也已较为完善,涉及宽基、行业/主题、跨境/QDII、Smart Beta等产品。Wind数据显示,其ETF整体规模已超152亿元。(截至12月22日,数据来源:wind)
在汪洋看来,“自己依然还是创业者,团队也是创业团队,需要一直向前看。目前ETF竞争激烈,但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景顺长城基金仍将发挥在主动投资上的优势,持续ETF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景顺长城的外方股东Invesco是全球第四大ETF发行商,在ETF产品开发和投资管理上有不少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基于此,景顺长城也一直在探索产品设计的创新,包括将产品方向往市场相对空白的跨境ETF领域靠。(注: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资产的投资运作。)
对于不少业内人员来说,ETF更多是被动投资工具,但汪洋对此有不同的看法,“ETF看似被动,但公司推什么产品,其实是非常主动的行为。而这需要有对市场、对行业、对政策,甚至对投资者行为有自己的洞察和思考”。特色化产品设计是景顺长城发展的“抓手”之一,例如,全球科技投资,如果国内投资者想参与美股科技的投资,以前主要通过纳指100,但事实上纳指100的成分股并不都是科技企业,还包括了一些消费等非科技企业,并不能完全代表科技股走势。前期景顺长城向纳斯达克指数公司建议开发更加纯正的美股科技指数—纳指科技指数,旨在助力投资者获得更纯粹的美股科技暴露及力争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目前,景顺长城也发行了目前国内市场上唯一跟踪纳斯达克科指数的纳指科技ETF及场外基金。
此外,景顺长城发行了国内第一只跟踪恒生消费指数的恒生消费ETF,满足市场投资更纯正的消费企业和板块;发行了全球芯片LOF,通过FOF架构,一部分投资到A股半导体、芯片基金,另外一部分投资境外半导体芯片产业主题的权益类资产,给投资者提供一键配置境内外半导体产业龙头的便捷工具。
作为ETF领域的“后起之秀”,景顺长城注重获取贝塔升级,通过产品设计的“优中选优”,为市场提供创新品类。
开发“类组合”和策略
尽管2023年国内ETF规模一度突破两万亿大关,实现三年翻倍,但相较于成熟市场,在整个生态的具体环节仍有完善的空间,如何从ETF“供应商”变为“服务商”,是汪洋在思考的问题。
在与记者交流时,汪洋提到,“现在的ETF市场可以类比成‘操场上已经没有可以站人的地方’,覆盖全市场/细分板块的指数数量很多,且同质化较严重。针对指数数量多,投资者选择困难。我们尝试从产品、策略、服务等多维度为客户提供升级服务,助力投资者提升ETF的投资体验。
比如围绕不同产品开发“类组合”策略方案。早在在2023年初,景顺长城基金推出全球科技投资系列ETFboys,是囊括A股、港股、美股的三只科技主题ETF(创业50ETF、港股科技50ETF、纳指科技ETF)。此外,景顺长城还推出了包括全球芯片LOF和纳指科技ETF的“美股AI天团”、涵括港股科技50ETF、恒生消费ETF的“港股CP”,尝试从“组合投资”的角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策略上,景顺长城此前结合市场提出的“哑铃组合策略”,即红利低波ETF+科技/成长类ETF,也颇受市场关注,这类策略设计更偏向底仓思维和降低波动的目的,在“组合”有一部分低波资产打底前提下,再争取更进取的收益,力争提升投资体验。
在景顺长城基金ETF团队看来,“八珍玉食”已齐备,如何“烹小鲜”也分外关键。对此,景顺长城ETF与创新投资部副总经理龚丽丽分享道,“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追逐和宣扬某一个热门ETF产品,可能并非最优解,行业需要把组合投资理念传递给投资者。”她解释,组合投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风险上,而不是把风险偏好拉到极致去追求极高弹性。在任何市场行情下,都没有一招制胜的策略,“组合”或许能够避免“选择的困难”。对于前述提到的结合现阶段市场环境推出的哑铃策略,龚丽丽认为,哑铃策略的目的不是判断市场是不是要涨,而是要有底仓思维、降低波动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