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2月29日讯 (记者 曹韵仪)近年来不乏贷款中介猖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联合七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不法贷款中介风险 规范金融营销行为的公告》(下称《公告》)。
专家表示,中介宣传所谓的无抵押、低息贷款,其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不少。不法贷款中介大量实施欺诈行为,导致银行机构信贷资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高频高额高息垫资行为更是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
财联社记者从上海监管局了解到,在机关严厉查处下,上海地区累计侦破信贷领域经济犯罪案件200余起,捣毁各类犯罪团伙100余个,挽回经济损失1.15余亿元。
不法贷款危害多 影响征信记录
你有接到过贷款中介电话,称能降低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和速度,同时还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吗?其实,这都是目前市场上的不法贷款中介假冒银行,谎称有内部渠道和专业手法,诱导借款人办理贷款的方法,已经对金融秩序形成严重危害。
资深金融政策监管专家周毅钦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中介宣传所谓的无抵押、低息贷款,其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不少。
比如,不法贷款中介名为低息免费,实则通过高额手续费加重借款人融资成本,个别年化成本甚至高达200%。
“有的“贷款中介”打着银行的旗号,以低息为诱饵招摇过市,直到消费者真正签协议的时候才发现,中介会收取很高的服务费用,折合贷款成本甚至超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周毅钦指出。
“不发贷款中介的行为包括了包装贷款、提供过桥垫资、泛滥营销等手段,对金融安全与金融正常秩序构成较大的影响,从防风险守底线,稳定金融安全的角度分析,金融打击防范不发贷款中介,显得非常重要。”独立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2023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推进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加强行刑衔接,会同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严厉查处不法贷款中介实施或参与的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非法经营、套路诈骗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维护金融机构资金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有力保障上海金融秩序稳定。
据了解,上海地区累计侦破信贷领域经济犯罪案件200余起,捣毁各类犯罪团伙100余个,挽回经济损失1.15余亿元。
很多居民并不了解,这类非法贷款中介诱导的贷款诈骗不仅没有低利率,而且会对自身的征信记录有所损害。比如,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消费贷是不能违规挪用于购房、炒股。如果日后被查到,会勒令提前还贷,甚至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和诉讼。
周毅钦还补充:“这类贷款期限短,月还款金额比较高,如果贷款者的流动性出现问题,更容易变成不良,影响信用记录。”
因此,对于广大公民而言,也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注意个人信息保护。落实到具体行为上,居民不要轻易在贷款中介的网页、APP、小程序上填报“姓名”“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不轻信自称某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不轻信所谓“低息、免费、快速、无抵押”等虚假宣传等。
金融机构需加强自律 披露贷款实际年利率
“金融打击防范不法贷款中介,主要是规范市场行为,同时保护金融安全,维护金融正常秩序。”郭施亮指出。
不法贷款中介大量实施欺诈行为,导致银行机构信贷资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高频高额高息垫资行为更是严重扰乱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打击不法中介除了向居民宣传,提高居民警惕性之外,更需要的是金融机构规范营销活动,加强行业自律,实现良性的竞争。
“贷款类金融营销行为充分准确披露贷款实际年利率、年化综合资金成本、还本付息安排、逾期清收、咨询投诉渠道、违约责任等信息。”此次《公告》还指出,第三方机构接受经营者委托发布贷款业务撮合广告时,必须标示委托方名称,不得以自身名义发布贷款业务广告。
“个别银行对于此类第三方中介的管理也存在问题,纵容第三方中介以银行名义进行营销宣传,在发现了相关情况后也没有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周毅钦指出。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上海监管要求加强行业自律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制定《上海银行业与中介机构合作自律规范》,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与各类中介机构的合作行为,建立有效的贷款业务全流程管理机制,将实质性风险防控措施融入贷款各个环节,有效防范不法贷款中介套取资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