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一文纵览全球各大交易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可撼动!

发布时间 2023-12-12 09:54
更新时间 2023-12-12 10:37
一文纵览全球各大交易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可撼动!
0011
-
HSCE
-
HSCC
-
HSH35
-
HSTECH
-

文章来源:活报告公众号

近期,恒生指数持续寻底,引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遗址”的调侃言论。事实上,香港曾经历过多次市场动荡起伏,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香港金融市场都能安然度过,屡次在危机中找寻到新的机遇

数据显示,港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从1997年的3万亿港元不断扩容至2020年底的接近50万亿港元,市值增长超过10倍。近几年港股表现不佳,市值有所下滑,但拉长时间看港股市值总体呈现波动向上态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历久弥坚

一、全球各大交易所概况

1、香港交易所

香港交易所最早起源于1891年的“香港会”,其是香港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此后又与其他交易所合并形成了今日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集团之一,2000年6月港交所合并期交所、中央结算等并在港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00388.HK。

目前港交所旗下包括香港两大交易所和四大结算所,形成交易清算一体化;此外,还通过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及LME Clear、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运营海外及内地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香港联合交易所是香港交易所旗下的两大交易所之一,主要于主板及创业板提供证券买卖。截至2023年11月,港股市场共有超过2600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市值超过31万亿港元(2022年10月底总市值约26.4万亿港元)。金融股和地产股在港股市场占据领导地位,但近年来科技股、消费股逐渐成为港股市场的主要力量之一,也是活跃交易的聚集地。

港股市场是全球最活跃的新股集资市场之一,IPO募资额长期占据全球前列。2018及2019年,港股市场斩获全球IPO募资王,2020年位居全球第二,2021及2022年则位列全球第四。2023年至今,港股IPO募资额降至全球第六。

2、上交所&深交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均成立于1990年,目前分别为全球第三大及第六大证券交易所,也是全球最活跃的证券交易所之一。2023年上交所及深交所是全球IPO募资最高的两个市场。

目前A股上交所、深交所两大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合计超过5000家,合计市值规模超过11万亿美元,是除了美国证券市场之外的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若加上港股市场,则中国股市的总规模已超过15万亿美元,约为美国市场的1/3。

2023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元年。自8月份政策性收紧IPO节奏之后,沪深两地的IPO发行放缓,多政策支持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与防范风险下,减量提质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3、纽约证券交易所

作为目前全球市值规模最大的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也是成立时间最早的证券交易所之一,于1792年5月17日建立。2006年6月,纽交所与泛欧所合并组成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公司(NYSE Euronext),但随后其被洲际交易所收购,纽交所又从泛欧交易所中分拆了出来。

来源:ICE

纽交所共有三个板块:NYSE(主板市场,服务大中型企业)、NYSE MKT(又称NYSE American,前身是美国证券交易所,类似A股中小板)和NYSE Arca(高增长板,前身是群岛交易所)。

作为美国金融市场权威和稳定性的代表,纽交所主要吸引较为传统和大型的公司,尤其是具有长久历史的大型企业。目前纽交所的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300家,礼来、联合健康、Visa、摩根大通、沃尔玛等都是纽交所的上市公司。

4、纳斯达克证券市场

纳斯达克证券市场由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创立并负责管理,其是1971年建立的全球第一个电子交易股票市场,也是目前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纳斯达克拥有超过500家做市商,采用公开竞争的方式提供最优买卖价格。

来源:Forbes

纳斯达克股票市场运营着三个层次的市场:全球精选市场(NASDAQ Global Selected Market,主要面向大盘股)、全球市场(NASDAQ Global Market,主要面向中盘股)和资本市场(NASDAQ Capital Market,适合中小盘股)。

相较于纽交所对较为严格的财务要求和上市标准,纳斯达克对初次上市的公司要求相对较宽松,因此吸引了全球众多成长型高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包括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纳斯达克也是美股交易最为活跃的市场。

除美国本土以外,纳斯达克体系在欧洲、亚洲也有分布,例如纳斯达克北欧交易所(Nasdaq OMX Nordic)包括北欧主板市场(Nasdaq Nordic)、波罗的海主板市场(Nasdaq Baltic)、第一北市成长市场(Nasdaq First North Premier Growth);以及位于中东的纳斯达克迪拜成长型市场(Nasdaq Dubai)等。

5、伦敦证券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LSE)最早可追溯至1698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之一,其旗下还有多伦多所(TSX)、蒙特利尔交易所、蒙特利尔气候交易所、Shorcan经纪有限公司、富时罗素指数公司和路孚特数据公司等。

来源:LSEG

2007年,伦交所与意大利证券交易所合并成立伦交所集团。此后集团便开启了多元化并购之路,先后收购了金融数据、清算、交易科技等领域的一众公司,彻底革新了商业模式,从传统证券交易所转变为了多元化的大型金融服务集团。

2021年将意大利证券交易所出售给泛欧证券交易所后,伦交所集团旗下的传统证券交易所仅剩伦敦证券交易所一家。伦交所集团的主板市场(伦敦证券交易所)进一步分为高级、标准和增长三个板块,同时还提供了标准更为宽松的二板市场。

6、泛欧证券交易所

泛欧证券交易所(Euronext)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3家证交所于2000年9月合并而成,后来又收购了葡萄牙证交所和伦敦国际金融期交所(LIFFE),目前欧洲形成了泛欧所、伦交所、德交所三足鼎立之势。

2006年6月,纽约证券交易所与泛欧证交所合并为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晋升首个全球性的证券交易所。泛欧所集合了荷兰、法国、比利时、葡萄牙四国的证交所以及四国和英国的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量在欧洲各大证券市场中居领先地位。

来源:Euronext

7、日本交易所

日本交易所集团于2013年1月由东京证券交易所和大阪证券交易所合并而成,其中东京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878年。东京证券交易所与大阪证券交易所、名古屋证券交易所并列为日本三大证券交易所,其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五。

2022年4月4日起,东京证券交易所将从四个市场板块改组为主要市场、标准市场和增长市场三大板块,主要市场主要由此前在东证一部上市的企业构成,标准市场主要由在东证二部和贾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构成,增长市场主要由在高增长和新兴股票市场板块上市的企业构成。

来源:JPX

东京证券交易所于1999年后全面实行了电子交易,目前日本股市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900家,市值规模仅次于纽交所、纳斯达克、上交所及泛欧所,不过其上市企业仍以日本本土企业为主,海外的上市企业较少。

8、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

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NSE)是亚洲资格最老的证券交易所之一,成立之初直接参考了英国股票市场的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起步相对成熟。除了NSE,印度还有另一个主要证券交易所,即孟买证券交易所(BSE)。

来源:NSE

与其他市场不同,在印度,同一家公司可以同时在多个交易所上市交易,不同交易所是彼此竞争的关系。此外,印度股市十分重视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机构投资者为T+3交易,而散户则是T+0。

经过100多年发展,印度股市的法律和监管制度较为完善,但其换手率却不如A股市场,散户参与比例较低,主要是机构投资者为主。印度的低储蓄率和高消费需求下,消费行业公司是活跃交易的聚集地。作为一个新兴国家的股票市场,印度股市也如伴随着印度的经济发展,是全球活力和成长潜力的股市之一。

二、全球各大交易所市值及表现

据香港证监会(SF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香港市场的市值规模4.10万亿美元,在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中排名第7,亚洲排名第4。

美国纽交所及纳斯达克分别以25.24万亿美元及20.58万亿美元的市值高居前两位,上交所、泛欧交易所、日本交易所及深交所分列第3至6位,市值规模分别达6.60万亿美元、6.26万亿美元、5.75万亿美元及4.38万亿美元。

最近印度股市迎来高光时刻,2023年12月5日,印度股市的总市值首度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仅次于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全球第四大市场。

来源:SFC,为避免重复计算剔除了孟买证券交易所情况

而据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数据,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中,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国内市值同比增长两位数的交易所包括:美国纳斯达克(24%)、日本交易所集团(20.9%)、德意志交易所(28.7%)、瑞士六所交易所(12%)、北欧纳斯达克波罗的海国家交易所 (18.7%)、韩国交易所 (25.5%) 等。

来源:WFE、LiveReport大数据,市值截至2023/9/25,指数涨幅截至2023/12/8

据LiveReport大数据,今年以来全球各大股市中,除了美股纳斯达克表现最为突出之外,欧洲、印度、日韩等市场亦表现突出,比如日经225在今年11月份突破历史新高,印度Nifty50更是连涨八年并在12月6日创下历史新纪录。

来源:TradingView

纽交所及纳斯达克的市值规模“遥遥领先”,今年以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强势上涨37%,在全球各大市场中独领风骚。纳斯达克市场今年以来的上涨大多由大型科技股的强劲表现所推动,“科技七姐妹”今年以来累计涨幅无一只低于50%。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香港今年以来表现在全球重要市场中垫底,累计下跌了17.37%,导致市值被连续上涨八年的印度股市追上。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A股创业板的弱势表现也使得深交所市值缩水至4.4万亿美元,落后于今年以来强势上涨的泛欧和日本股市,规模位居全球第6;上交所市值规模则仍稳居全球第3,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小幅下跌了约4%。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日本、台湾股市表现突出,今年涨幅超过20%;除此之外,欧洲、印度、韩国等市场今年累计上涨也超过了10%。日本市场在宏观经济和日元持续走低的支撑下,多领域个股涨幅喜人,巴菲特钟爱的高股息标的表现也十分靠前。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三、港交所积极求变,改革政策密集出台

1997年至今,港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由3万亿不断扩容,增长超过10倍,于2020年底已接近50万亿港元。2017年以来港交所曾多次斩获“全球IPO募资王”的地位,2022年港股IPO市场低迷,募资规模仍然位居全球第四。

近两年在相对疲软的股市表现下,港股市场的总市值和IPO募资规模有所回落,利率高企的情况下,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也受到一些限制,但将其他区域的高光时刻简单与港股的低谷相比较并不合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仍不可撼动。

在严峻的形势倒逼之下,港交所、香港政府、证监会、金管局等都开始积极求变,探索更多创新发展方式,密集出台改革政策:

● 自2018年以来,港交所推出了第8A章同股不同权、第18A章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制度,第18B章引入SPAC发行方式。2023年3月,港交所又推出了第18C章吸引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不断提升港股市场竞争力;

● 2023年5月,推进有关创业板(亦称“GEM”)上市制度的检讨,重设简化转板机制以优化创业板市场;

● 2023年6月,港交所宣布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拓宽港股市场的融资渠道;

● 2023年10月,港交所就建议修订《上市规则》以推出库存股份机制征询市场意见,有意引入库存股份机制并优化股份回购的规定;

● 2023年11月,港交所启用了全新的首次公开招股结算平台FINI,力求缩短新股招股周期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 2023年11月,香港政府下调了印花税至0.1%,香港交易所降低了市场资讯费用,减低投资者交易成本,提升香港股票市场的竞争力。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公开表示,香港金融市场根基稳固,韧性十足,面对环球风高浪急,不少业务仍继续录得增长。过去历经不同经济周期如是,现在也如是。

我们同样相信,香港金融市场具备国际性、综合性及增长性。眼下的困境只是一时,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