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高级数据:最高 立减50%InvestingPro手慢无

中金:港股逐步筑底,建议关注利率敏感型企业

发布时间 2023-11-27 10:12
更新时间 2023-11-27 10:36
© Reuters.  中金:港股逐步筑底,建议关注利率敏感型企业
0011
-
HSCE
-
HSCC
-
GXC
-
HSH35
-
MSCIEF
-
MIWD00000PUS
-
MIAP00000PUS
-
HSTECH
-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基于政策渐进推进和美债利率逐步回落的假设,港股处于逐步筑底过程,基准情形上行空间10-15%。短期内把握潜在修复式反弹,建议投资者关注超跌反弹或高贝塔板块,尤其是利率敏感型行业,如生物科技、科技硬件、互联网与新能源等。不过,在初步反弹之后,想要实现趋势反转以及更为持续的向上突破,更多的政策支持依然必不可少。在此之前,哑铃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市场再度寻底?

市场走势回顾

由于缺乏新的催化剂,海外中资股市场上周基本维持震荡。主要指数周初上涨,但后期有所回调。整体来看,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12%,恒生国企、MSCI中国和恒生指数分别上涨1.1%、1.1%和0.6%。板块方面,地产、电信、传媒娱乐板块领涨,上周分别上涨6.8%、3.9%和2.2%。信息技术、多元金融和医疗保健板块表现落后,分别下跌3.8%、2.1%和1.2%。

市场前景展望

港股与A股市场上周均面临一些瓶颈而维持震荡。随着此前因素(如美债利率回落、中美关系改善以及国内政策发力)带来的利好效应逐步计入,投资者也在等待更多催化剂。不过即便如此,港股依然继续跑赢A,主要也是得益于港股对美债利率敏感性更高,高分红的较高吸引力,同样也受益于人民币汇率走强。

短期看,我们认为往年底看,修复式反弹依然存在一定支撑,主要是考虑到:1)国内政策支持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年底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时间窗口即将到来的背景下,例如近期房地产相关进一步支持房企融资端和深圳出台新的需求支持政策;2)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和美债利率维持弱势,主要是因为美国耐用品与11月Markit PMI等数据继续偏弱,在美联储12月FOMC会议前夕压制加息预期;3)人民币汇率超预期大涨,也给后续的可能压力提前打出缓冲空间,整体对港股有利。因此,只要这些积极因素不被证伪,修复式反弹也不至于逆转。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12月14日美联储FOMC会议、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关于增长和政策的信号,同时月度财政支出情况与12月20日LPR利率是否调整,也可以作为观察政策信号的重要验证窗口,成为市场走势的关键。

不过,我们也重申此前观点,即市场持续且大幅反弹甚至反转的必要条件在于大幅且快速的财政扩张,这或是当前开启信用扩张和解决增长预期问题的对症方向和最主要抓手。我们测算,财政赤字扩大6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有望使得财政脉冲在明年上半年升至4ppt的历次高点,如果扩大3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则对应财政脉冲在明年中回正,不再收缩。

国内方面,近期地产相关再度出现积极政策进展。房企融资方面,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此举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担忧和企业到期兑付压力。需求方面,深圳松绑限贷政策,二套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原来的普通住房70%、非普通住房80%统一调整为40%。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意义在于稳定预期,避免杠杆继续收缩以及抵押资产价值缩水。但由于改善型住房需求占比较低(2022年约为18%),限贷政策松绑对地产销售的支撑效果可能较为有限。进一步放松限购政策有望带来更多支撑。另外,作为按揭贷款利率的基准,5年期LPR连续五个月稳定在4.2%水平。我们仍然认为政策方面存在发力空间,但效力存在保质期

海外方面,10年期美债利率小幅攀升至4.4%,主要受到失业金申领人数超预期下行影响,这再度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具有较强韧性。但是,加息至此,美国私人部门融资成本已高于投资回报,增量信贷需求已被明显抑制,进而可能导致美国信贷收缩。低于市场预期的美国10月耐用品数据和11月Markit PMI也符合我们的基准判断。这一背景下,我们预计美国经济增速或将放缓,意味着利率方向上可能阶梯下行,我们测算10年期美债利率中枢水平约为3.9%。但中间不排除波折,目前预期计入较为充分。

总结而言,基于政策渐进推进和美债利率逐步回落的假设,我们认为港股处于逐步筑底过程,基准情形上行空间10-15%。短期内把握潜在修复式反弹,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超跌反弹或高贝塔板块,尤其是利率敏感型行业,如生物科技、科技硬件、互联网与新能源等。不过,在初步反弹之后,想要实现趋势反转以及更为持续的向上突破,更多的政策支持依然必不可少。在此之前,我们认为哑铃型配置策略仍行之有效,建议关注稳定现金流板块(高分红行业,如电信、能源与公用事业)、高端科技升级(科技硬件、半导体与生物科技)和中端优势行业出海(工程机械、汽车与零部件、新能源与光伏、部分产品与品牌消费等)三条主线。

具体来看,支撑我们观点的主要逻辑和上周需要关注的因素主要包括:

1) 政策:房企融资端和居民购房端均有利好政策出台。房地产企业融资方面,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1]。需求方面,一线城市再度出台新的房地产政策。其中深圳二套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原来的普通住房70%、非普通住房80%统一调整为40%[2]。

2)人民币:上周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两个交易日攀升。在岸与离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7.21元攀升至7.15元。

3) 海外:10月美国耐用品订单低于预期,整体环比-5.4%(vs.预期-3.2%),为2020年4月以来新低。具体来看,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品订单环比回落0.1%(vs.预期0%)。耐用品订单环比回落的主要拖累来自非国防飞机(-49.6%),波音公司显示本月飞机订单为123架(vs.9月的224架)。除此之外,机动车与零部件(-3.8%)、通讯设备(-2.6%)、电气设备组件(-0.1%)等分项环比回落[3]。

4) 流动性:南北向资金上周均为净流出,海外主动型基金继续流出。EPFR数据显示,上周共计1.2亿美元的海外资金流出海外中资股市场,此前一周净流入1.2亿美元。具体来看,海外主动型基金上周流出规模共计5.1亿美元,过去21周持续流出海外中资股市场。海外被动型基金上周流入规模约为3.9亿美元。与此同时,北向资金净流出规模收窄,上周共流出4.9亿美元(此前一周净流出6.8亿美元)。由于投资者获利回吐,南向资金转为流出H股市场,上周流出规模共计5430万美元。

最新评论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