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2日讯(编辑 周子意)目前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第三个月下跌,但仍徘徊在3月的历史高点附近。据日本野村(Nomura)一位资深经济学家观点,亚洲的食品价格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还会出现最大涨幅。
野村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Sonal Varma表示,亚洲食品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目前还未见顶,预计一些国家的食品价格将在第三季度会出现最大涨幅。
Varma称,亚洲食品价格的变化往往要比全球晚一些,这是由于亚洲政府通常会采取一些补贴政策、并进行价格调控以暂缓价格上涨。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上周公布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6月份该指数徘徊在154.2点,环比下降了2.3%,已低于俄乌冲突爆发后3月份的峰值159.7点,但仍较去年同期高出23.1%。
国家越依赖进口 食品价格越可能高企
Sonal Varma指出,新加坡、韩国、菲律宾和印度等国的食品价格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出现最高涨幅。
菲律宾食品净进口量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是亚洲第二高,仅次于中国香港地区。食品价格在菲律宾CPI中占有很大份额,将近35%。
韩国和新加坡同样严重依赖食品进口,也面临不小风险。
虽然印度在小麦和大米方面能够自给自足,但由于该国持续的热浪、季风季的延迟以及肉类和鸡蛋等其他食品价格的上涨,都可能会推高当地食品价格。
如何应对?
世界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Maximo Torero Cullen警告称,“最初推动全球走高的因素仍在发挥作用”,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食品价格依旧会很高。
这些因素包括了全球需求强劲但供应短缺、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极端天气影响、运输成本高昂、全球疫情反复等。
Varma也指出,食品价格日后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跌,而且经济衰退也不会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的现象发生。
相比于一些会扭曲食品价格的出口禁令,Varma认为,政府更应该使用“有针对性的财政支持形式”来援助低收入人群。
由于低收入家庭通常在食品上的花销占其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对他们施以援手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