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6日讯(编辑 马兰)本月稍早,欧盟委员会公布第六轮对俄罗斯制裁,其中的石油禁运措施将导致到2022年底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减少90%。
在俄罗斯石油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欧盟不得不展开自救行动,加紧脚步寻找俄罗斯石油的替代来源。
自救行动
并不意外的好消息是,OPEC+同意在7月和8月实施增产,日产量都增加到64.8万桶,远超目前的43.2万桶,相当于50%的增产幅度。
除了有剩余产能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利比亚也表示将恢复最大的油田Sharara的生产。该油田的产能在30万桶每日左右,因4月抗议总理下台而被暂时性关闭。据跟踪,利比亚5月的原油出口量平均每天只有71.9万桶,但随着生产活动的恢复,有望逐渐回升到年初的120万桶每日。
增产之外,欧盟国家也在寻求定向补充。
如法国就直接和阿联酋对话,希望由其来供应替代俄罗斯的原油。法国的金融部长Bruno Le Maire在周日强调:“我们正在寻找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品。举个例子,阿联酋可能是一个解决方向,至少暂时地代替俄罗斯的石油和柴油,而且讨论已经在两国间开启。”
更早,德国也与埃及订下协议,增加从埃及进口的石油。
另一方面,对欧盟国家来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俄罗斯是目前最重要的制裁目标的情况下,其它国家的禁令可以暂时先放下。
据外媒报道称,美国将允许意大利的Eni SpA和西班牙的Repsol SA最早在7月恢复与委内瑞拉的石油交易。据悉,美国国务院在一封信中为这两家公司将委内瑞拉石油运往欧洲开绿灯,但消息人士称预计产量不会很大。
委内瑞拉此前因政治问题被欧美联合制裁,其中就包括禁止进口委内瑞拉石油。目前,美国提供的欧洲石油进口通道为:让欧洲的公司与委内瑞拉国营的PDVSA建立合资企业,将货物计入未偿债务和逾期股息运往欧洲。
在制裁俄罗斯上,欧美已经尽到最大的努力,甚至不惜放松对其它国家的制裁。但结果真的能如其所愿吗?
供需仍然偏紧
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Вячесла́в Ви́кторович Воло́дин)周末在媒体上表示,目前美国通过制裁手段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弱化欧洲国家的经济,加大对美国的依赖性。
他还表示,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手段已经使用殆尽,俄罗斯面对制裁遭受的损失每年可达220亿美元,但欧洲的损失将超过2500亿欧元,甚至其中还没有包括欧洲寻找新的能源供应商需要付出的费用。
而根据信达证券的测算,沙特和阿联酋是OPEC+唯二有望增产的国家,但下半年能够释放的最大极限产量为209万桶每天。且实际上两国并不可能按照极限产能进行增产。
需求端看,根据IEA的5月月报,今年下半年的全球原油需求预计较上半年增加200万桶每天。实际上,OPEC+在未来四个月只能日产量增加近65万桶/天,加上IEA预测的美国增产72万桶/天,全球原油供需格局依旧偏紧。
信达证券还指出,资本开支是限制原油生产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也在各国有所体现,例如恢复最大油田运营的利比亚,其常年缺少维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所需的资金,更不要说增产的资金。而在美国,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也让投资化石燃料行业变得更加敏感。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就指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商沙特阿美就在达沃斯论坛警告过,在主张绿色的压力下,大多数企业不敢投资石油行业,全球石油供应正面临重要紧缩。此外,由于多年来行业投资不足,传统化石燃料目前的结构性失衡将持续,因此布油价格在未来一年都将保持在高位。
这也意味着欧盟此时的“自救”并不能真正解决能源危机,甚至很可能最后花了大钱还要面临短缺的风险。
新能源听起来固然美好,但在现实中,欧盟短期内只能不断接受高通胀和燃料短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