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26日讯(编辑 马兰)俄罗斯终于松口了,允许乌克兰的粮食可以从黑海港口出口,国际市场上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出现回落。但近期受市场高度关注的全球粮食危机,能否借此迎来转机,目前来看,似乎还不能太乐观。
俄罗斯副外长Andrei Rudenko周三表示,如果解除部分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考虑建立人道主义通道,允许乌克兰粮食通过海运出口。
而俄罗斯国防部官员米哈伊尔·米津采夫当天亦表示,黑海和亚速海港口(包括敖德萨)的人道主义海上走廊将于每天上午8点至晚上7点开放。
美国小麦期货周三出现小幅下跌,交易量最大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国小麦期货,其合约价格截至发稿下跌了2.4%,创下本周低点1119.6美元。
图为6月到期合约 乌克兰海港解封意味着全球市场将注入新的粮食,这对只剩下10周小麦库存的世界来说,的确是个好消息。但正如此前农业分析机构Gro Intelligence首席执行官Sara Menker所说,俄乌冲突并不是造成粮食危机的原因。
乌克兰的恢复出口只是短期的一个好消息。在乌克兰消耗完上一年度的积压出口量,全球的粮食危机还将继续演进。
2200万吨粮食蓄势待发 2021年,乌克兰共收获了1.07亿吨的粮食和油籽,其中7000万吨将用于出口。俄乌冲突开始前,该国已成功出口4300万吨,而剩下的2700万吨则因港口封锁被滞留在乌克兰。
冲突开始的三个月以来,乌克兰通过其他港口、铁路和公路运输努力保证粮食出口,但效果甚微。
多瑙河沿岸的四个乌克兰港口每月不能处理超过30万吨的粮食,13个铁路口岸吞吐量在每月600万吨左右,但实际上每天的粮食过境量大幅少于该数值,因为乌克兰和欧洲铁路轨距的差异,导致火车运至边境时需要重新装卸。
满打满算,据分析师估计,在海港畅通前,乌克兰每年可出口的粮食不会超过2500万到3000万吨,因此,就算这三个月乌克兰再怎么努力,目前也还有2000多万吨的粮食留在境内。
乌克兰官员近日亦证明还有2200万吨的粮食尚未出口,而新的收获季即将到来,预计还将有7000万吨的粮食产出。
但目前,乌克兰境内的粮食储备约有4000万吨,而可用储量空间只有6000万到6500万吨,也就是说,如果新收获季之前,没有办法将上一年的粮食出口,乌克兰将有近5000万吨的粮食无处可放。
这些粮食需在乌克兰内部消化,消化不了,就只能看着它腐烂。而农民也将因此破产,无力继续下一季的耕种。这种情况下,全球粮食危机将更加严重。
因此,这2200万吨的粮食已是箭在弦上。如果俄罗斯继续封锁港口,那么,饥荒将变成全球的问题。
普遍减产 乌克兰海港能通航,对全球市场来说都能松一口气。但问题不仅仅是乌克兰的海港封锁。
即便是乌克兰粮食能够重新出口,一个严峻的问题是, 今年当地的粮食产量也已确定要下降了。
据美国农业部预测,乌克兰在2022/23年度的小麦产量将从上一年的3301万吨降至2150万吨,其中由于冲突造成的土地损失,30%的农作物将被毁坏和遗弃。
而全球范围来讲,美国农业部5月22日发布的全球粮食供需预测中,预计2022/23销售年度,全球粮食产量将下降2824万吨。其中,小麦产量将减少446万吨,玉米等粗粮则下降2555万吨,大米则可能增长177万吨左右。
美国原本预计自己将在2022/23年度获得小麦的增产,但目前仍在进行的干旱和即将到来的风暴季,让其下一年度的收成充满不确定性。
此外,即将进入收获期的冬小麦在报告中,只有28%显示出好/极好状态,而有40%显示出差/极差状态。相比之下,上一年这两个状态的分布分别为47%和18%。
这显然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乌克兰的2200万吨粮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但极端天气正在蚕食世界粮食的库存。
印度继续“自保” 深度全球化的今天,很多国家已经习惯发展优势产业,因此一部分国家根本没有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
而在粮食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这威胁到了这些国家的生存。而印度,正是高举保护主义大旗中的一个。
即便是在其他国家,包括G7国家的敦促下,印度依旧不改其心。
5月25日,印度商务部长Piyush Goyal在达沃斯论坛接受访问时表示,印度没有立即取消小麦出口禁令的计划,但将继续和其他政府直接达成协议。
他强调:“目前世界上存在不稳定因素,如果我们这样做了(解除禁令),只会帮助黑市商人、囤货商和投机者。它不会帮助到真正脆弱和有需要的国家。”
他同时解释:“更明智的做法是通过政府对政府的途径。”
此话虽然有道理,但扼腕的是印度小麦的出口量其实并不算多大,在全球市场上只能说是小份额玩家。但即便如此,印度的禁令依旧造成了轩然大波,足见现在粮食市场如履薄冰的局面。
而印度的禁令会不会抑制投机还需再看,但在印尼禁止出口棕榈油、马来西亚禁止禽类出口的当下,反而愈发激起人们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
如果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导致减产更加严重,会不会有更多的出口国选择限制出口?
乌克兰的海港虽然有望解封,但人人自危的未来似乎并没有就此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