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卞纯)讯,伴随着疫情演变,全球金融市场又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回望即将过去的2021年,在众多资产种类中,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具戏剧色彩的莫过于原油:从去年跌入谷底,沦为年度最差资产之一,到今年“王者归来”,重登七年之巅。
2021年回顾
整体来看,2021年国际油价一路高歌猛进,中间有几次不同程度的回调,但前几次回调后都再破前高。不过,最近两个月,油价明显回落,截至目前尚未回到前高。
国际油价从年初的50美元左右一路上冲到10月下旬的80美元上方,达到七年来高点。截至目前,WTI原油期货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回落至74.7美元和76.5美元,年初迄今累计涨幅均超过了45%。
这是五年来的最高涨幅,使得原油摇身一变,成为今年资产市场的“佼佼者”。去年4月,油价曾史无前例的跌入负值,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尽管随后大幅反弹,但2020年一整年,油价跌幅仍超过了20%,在各类资产中表现垫底。
伴随着油价上涨,今年持有能源股的投资者也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年。在过去几年里,资金一直从石油和天然气板块中撤出,而今年是自2016年以来能源板块首次跑赢美股大盘的一年。
今年迄今为止,标普500能源指数(S&P 500 Energy Index)的表现比标普500指数高出21个百分点,其中表现最好的个股戴文能源(Devon Energy Corp)涨幅更是高达167%。相比之下,剔除了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非能源指数(S&P 500 Ex-Energy Index)表现比大盘低了22个百分点。
那些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原油的国家也乘着油价大涨这股东风赚得盆满钵满。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本月早些时候上调了明年的收入预期,料2022年将自2013年以来首次实现财政盈余。而知名评级机构惠誉此前发布报告称,俄罗斯2021年将靠卖石油以及天然气赚得1250亿美元的经济收入,这将比2020年多500亿美元。
2021年国际油价中枢不断上移的核心逻辑是供给受限以及全球货币宽松背景下经济复苏推升需求,加速了石油库存去化。此外,一场始于欧洲的天然气危机也推升了对原油的需求。
供给受限
OPEC+减产。去年,多国在新冠疫情突然袭来后实行封锁,经济停摆令原油需求骤降。而产油大国沙特和俄罗斯因为减产问题谈不拢,打响了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价格战,进一步加深了油价危机。不过,为了双方共同的利益,沙特和俄罗斯最终打破僵局,联手达成了史无前例的减产协议。
依据当时达成的协议,OPEC+(包括OPEC成员国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产油国)将自2020年5月1日起减产970万桶/日;自2020年7月1日至12月减产770万桶/日;自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减产580万桶/日。
不过,鉴于石油市场情况及2021年前景,OPEC+在去年底的会议上达成协议,从2021年1月起,成员国自愿将减产规模从770万桶/日调整至720万桶/日。会议还决定,自2021年1月起,将每月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以评估市场状况并决定下个月的产量调整规模,每月调整不超过50万桶/日。自那以来,随着限制措施放松,OPEC+减产规模逐渐缩小,但截至目前仍达到约580万桶/日。OPEC+的谨慎增产策略对于油价上涨功不可没。
值得一提的是,OPEC老大沙特意外自主大幅减产也支撑了油价。沙特今年一月宣布,将在未来两个月自愿减产100万桶/日,相当于全球原油日均供给量的大约1%。
美国页岩油供应受限。今年2月,美国遭遇史无前例的暴风雪袭击,导致页岩油产量下滑,供应意外中断。在前所未见的寒流侵袭下,美国中部地区的油井纷纷封冻停摆,导致美国原油产量锐减三分之一,创下了史上最剧烈降幅。今年8月下旬,美国又遭遇了飓风“艾达”的袭击,令墨西哥产能几乎全部关闭,页岩油产量大降。
此外,页岩油产量复苏缓慢。去年由于疫情导致油价暴跌,美国大量油井关停,新的钻井活动枯竭。尽管此后,随着油价上涨,页岩油产量逐渐恢复,但受石油政策、页岩油生产商投资意愿不足等因素影响,增速较为缓慢,产量仍未达到疫情前水平,不足以平抑油价。
中东地区动荡及地缘政治影响。作为全球的“油汽桶”,中东局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直接影响着国际油价。以OPEC成员国利比亚为例,因国内政局不稳,该国石油生产及出口不时遭受冲击,今年早些时候,利比亚数个港口爆发罢工事件,一度阻碍石油出口。而美伊关系也直接牵动着油价。今年以来,伊核谈判多次陷入延迟僵局。尽管最近举行的第七轮谈判取得一定进展,但在解除美国对伊制裁方面仍未取得突破性成果。
全球经济复苏推升需求
疫苗接种快速推进帮助经济重启。据相关数据,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疫苗接种率均已达到70%以上,部分发达经济体的疫苗接种率超过80%,而新兴经济体的疫苗接种率也普遍达到了30%-40%左右。
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大规模财政刺激。在全球货币宽松的环境下,流动性泛滥成为了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此外,美国国会今年3月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计划,这一计划的落地有助于刺激大宗商品需求。
去年,疫情令全球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今年,在疫苗接种率提升、全球“大放水”的环境下,多个经济体强劲复苏,录得创纪录增长率,原油需求也快速回升。
天然气危机神助攻。经济强劲复苏叠加冷冬预期,在进入四季度后,一场能源危机起始于欧洲,并蔓延至全球多国。天然气短缺,电价狂涨,使得市场对作为替代能源的石油需求上升,油价被推升至80美元上方的七年高位。
油价回调与疫情演变高度相关
今年国际油价的几波回调基本都与疫情演变趋势高度相关。例如,3月中下旬油价回调,主要源于欧洲疫情重燃,需求前景转弱。而7、8月份油价再次出现了一波较强幅度的回调,原因是德尔塔(Delta)病毒在全球肆虐,亚洲国家病例激增。
最近两个月油价从高位回落,仍与疫情有关。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被发现并广泛传播,对经济复苏的担忧再起。不过,高通胀下,美国联合多国释放战略原油储备,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等因素也打压了市场风险情绪,共同推动了油价本轮回调。
2022年展望
尽管国际油价今年已经上涨约45%,但当前的价格不过是2008年7月11日创下的历史高点146.77美元/桶的一半。今年10月,当油价站上80美元的时候,市场上关于“100美元”的呼声不绝于耳,期权市场甚至涌现了对油价达到200美元的“疯狂”押注。但那样的好时光还会再现吗?
疫情影响料将弱化
疫情对经济和石油需求的影响仍将是贯穿2022年全年的一个重要主题,特别是在明年的头几个月。面对奥密克戎的快速扩散,许多欧洲国家已经收紧了旅行限制,荷兰甚至率先进行了全面封锁,而英国也不排除将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在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OPEC认为奥密克戎对石油需求的影响将是“温和而短暂的”,而国际能源署(IEA)也在最新月报中预计,奥密克戎将令原油需求复苏暂时放缓,但不会完全颠覆需求趋势。
目前,关于未来疫情将如何演变充满了不确定性,但疫苗接种和群体免疫料将继续弱化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大概率仍处于复苏通道中。
能源转型无法一蹴而就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石油等化石燃料似乎已经成为末路黄花。国际能源署(IEA)今年5月曾警告称,如果世界要在2050年前将净碳排放量降至零,就必须立即停止对新的化石燃料供应项目的投资。
然而,在对传统化石燃料的投资撤退之际,新能源体系的建设速度却无法跟上,清洁能源的产能完全无法满足经济复苏下的工业需求和人们的生活需求。一些人将过去几个月爆发的能源危机归咎于欧洲能源转型“步子迈得太大”。
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商沙特阿美的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Amin Nasser)本月早些时候曾敦促全球领导人在未来几年继续投资于化石燃料,他认为,世界可以“一夜之间”过渡到清洁能源的假设“存在严重缺陷”。他表示,过快地过渡到清洁燃料可能会导致不受控制的通胀和社会动荡,并最终颠覆各国遏制碳污染的排放目标。
全球知名能源咨询顾问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近日指出,不断上升的投入成本和工资、供应链挑战和物流可能“阻碍大量低碳技术的推出和发展”。
随着各国制定新的碳减排目标以应对气候变化,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他们被要求限制化石燃料勘探和生产并转向可再生能源开发。尽管从长远来看,化石燃料终将被世界抛弃,但全球能源转型无法一蹴而就,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OPEC增产能力有限
未来OPEC+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产量,逐步退出当前的减产框架,但剩余产能不足将令该组织增产能力受限。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目前只有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拉克能够提高产量来满足配额,而其他成员国面临多年投资不足等问题,剩余产能所剩无几。因此,OPEC+可能无法按计划实现增产,或导致原油市场继续处于供应偏紧的局面。
美国页岩油产量料难显著增加
尽管拜登政府基于通胀原因倾向于打压油价,但其政策却向清洁能源倾斜,这也导致一些大型页岩油公司主动剥离页岩油资产,页岩油企业资本支出意愿相对谨慎。这一矛盾未来将持续存在。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油价飙升以及OPEC+减产,本应引发一波钻油热潮,但这种盛况今年却并未出现。背后原因便是,页岩油企业对资本支出保持克制。
根据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上周四公布的数据,截至12月23日当周,美国石油活跃钻机数增加5座至480座,为2020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但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以来,活跃钻井的增加主要是来自于DUC(已钻但未完井),新井钻井数据依旧低迷。目前美国页岩油产量距离疫情前1300万桶/日的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预计未来将缓慢回升。
综合来看,疫情仍将是油市2022年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考虑到疫情影响料将弱化、能源转型无法一蹴而就、OPEC增产能力有限、美国页岩油产量料难显著增加等一系列因素,2022年料仍将是高油价时代。
机构预测2022年油价
总体而言,目前市场对明年油价的预期低端处在70美元左右,而乐观者看到了100美元上方。
在奥密克戎扩散初期,摩根大通表示,由于欧佩克增产能力有限,明年油价可能飙升至每桶125美元,2023年有望达到每桶150美元。
高盛集团上周表示,眼下依然不能排除油价在2023年升破每桶100美元的可能性,因预计供应增长速度过于缓慢,无法跟上创纪录的需求。
高盛能源研究主管Damien Courvalin称,尽管该行的基本预测是在2022年和2023年布伦特原油有望维持在85美元左右,但油价仍可能会突破三位数,这可能受到两方面因素推动:钻井公司成本受通胀压力不断上升;抑或意外的供应短缺迫使价格飙升至足以破坏需求的水平。
美国银行此前预计,在全球能源危机的情况下,国际油价恐将加速上升,到明年6月底,布伦特原油价格将达到每桶120美元。分析师在报告中还指出,汽油需求激增以及柴油、航空燃油等中间蒸馏油的需求反弹,加上炼油能力的限制,可能会加速油价在2022年的涨势。
不过,也有一些机构认为油价2022年将略低于当前水平。本月早些时候,花旗集团将2022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下调了2美元至69美元/桶。
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也在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预计,2022年WTI原油价格为66.42美元/桶,低于此前预期的68.2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0.05美元/桶,此前预期为71.91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