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接近尾声,复盘汽车行业这一年,无论是A股、美股以及港股市场板块整体表现都不错,但个股明显分化,投资者手中的筹码投向了新的市场龙头,在政策不断干扰下,新的行业格局正在酝酿。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截至目前,今年A股汽车整车板块涨幅22.32%,港股汽车板块涨幅10%,美股新能源车板块涨幅24.2%。个股分化严重,美股特斯拉虽仍保持上涨势头,但福特汽车翻倍抢尽风头,中概汽车股普跌,其中蔚来跌幅达38%;港股汽车个股表现较弱,A股相对强势,比亚迪(01211)仍为AH股市场龙头。
实际上,政策是汽车板块估值最大的干扰因素,2020年以来,国内就已经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政策,使得目前大部分个股估值已经炒高,而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发展,市场排名不断刷新,投资者寻找新的市场龙头。在全球“碳中和”政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长期布局赛道的首选。
政策路线:新能源化和智能化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自去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发布以来,今年围绕着新能源化及智能化配套了相关政策密集发布。
在新能源化上,主要在两个方面制定政策:一是限制燃油车,比如2月份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12月的《关于2021-2023年度循环外技术纳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二是产业链相关,比如10月发布锂离子电池规范文件。
在智能化上,在1月、3月及7月相继发布了关于智能网联的相关政策文件,其中《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文件,将大幅度提升智能化车型参透率,带动产业链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是两个方向,但也是一个整体,带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及升级。
同时注意到,氢能源相关政策也有文件出台,比如10月份的《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氢能源作为能源结构转型中最为清洁的能源,受到全球各国的提倡及扶持,在国内已有超过30多个省市发布氢能产业规划。在11月份,中国能建公告称拟用50亿元设立氢能源公司,点燃了氢能板块。
氢能下游应用存在储运氢等技术限制,全球加氢站数量不足千座,2020年中国仅有118座加氢站,氢燃料汽车产销量也仅为千辆出头。要想发展氢能源汽车,配套要跟得上,因为加氢和加油一样方便,以加油站为例,2020年加油站为11.9万座,加氢站要沿着加油站路径,需要解决储运氢技术问题。
当然,新能源汽车也存在“技术限制”,为解决行业在续航、充电及能量密度上的痛点,今年车企们各显神通。如在1月份,蔚来发布首款150kWh固态电池,可实现360Wh/kg超高能量密度,续航将超过1000公里;紧接着广汽也宣布了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声称可在8分钟充满80%的电量,NEDC续航超过了1000km。
新能源汽车翻倍成长,新品牌扎堆
政策效果逐步反应在行业销量上,今年4月开始,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严重分化,5月份开始燃油车销量持续下滑,而新能源汽车则持续翻倍增长。截至11月,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166.8%,而整体汽车销量为2348.9万辆,同比增长4.5%,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至12.7%。
临近过年购车需求增加,12月份汽车销量会有所提升,但同比预计不会很乐观,就全年而言,中汽协预计汽车全年销量增长3.1%,新能源车翻倍增长没有悬念。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大佬入局,包括小米、华为以及苹果等科技大佬,在2020-2021年两年间诞生了一大批新生的新能源品牌。
2020年诞生的品牌,如枫叶品牌、天美汽车、恒大恒驰品牌、东风岚图品牌及上汽智己汽车等,2021年如4月份的极氪品牌及5月的阿维塔科技品牌。这些品牌中有的是全新品牌,有的是传统车企独立的品牌,目的均比较明确,希望能够在快速增长的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2021年,新能源车品牌进入产品产出周期。
今年1月,定位豪华智能轿车,同时具有阿里概念的智己汽车发布了智己汽车的首款产品,IM智己,目前已有两款在售车型,分别为智己L7和智己LS7;4月,背靠吉利(00175)的极氪发布首款产品极氪001,6月东风岚图首款车型岚图FREE正式上市。除了新品牌发布首款车外,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势力新车型也密集发布。
比如长城汽车新能源欧拉品牌于7月宣布“好猫”品牌,和去年的白猫及黑猫共同组成了喵族“三剑客”,该品牌主要针对女性客户;9月份造车新势力零跑发布第三款车型零跑C11;比亚迪新车型围绕着唐宋元汉等家族打造多款新车,如11月中旬发布两款全新车型,元PLUS及2022款宋Pro DM-i。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成长使得新品牌扎堆,加上产品产出周期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但并不是有品牌有产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包括资金实力、市场布局实力以及产品研发实力等,政策性行业马太效应显著,优胜略汰。
行业格局不断刷新,2022年谁主沉浮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了三超多强的局面,三超即上汽集团、比亚迪及特斯拉中国,前11月市场份额合计超过50%,而广汽、吉利、长城、蔚来、小鹏及理想等构成第二梯队,市场份额均在5%以下。行业高速成长,而目前的差距不是很大,车企之间都有机会赶超,市场格局仍不稳定。
上汽集团跃居为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龙头,为21.3%,主要为上汽家族庞大,包括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以及上汽福特等,其中五菱宏光新能源车占大头,贡献了一半的销量,而比亚迪和特斯拉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17.1%和13.8%,位居第二及第三。不过就新能源乘用车而言,比亚迪仍是行业龙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车企中,比亚迪已基本转型为新能源车企,其燃油车销量贡献不足10%,而上汽及广汽等车企燃油车依然占据绝对比重,在产线更新及研发车型打造上较比亚迪落后了很多,凭借着先进优势,比亚迪或保持强者恒强的局面。造车新势力及新进入的参与者,短期内将会形成以蔚来、理想及小鹏为中心的格局矩阵。
今年首三季度,因新能源车卖得好,造车新势力收入基本翻倍增长,比亚迪收入增长38.5%,领跑传统车企。但同时也注意到由于缺芯以及零部件涨价,各大车企的利润都是收缩的,造车新势力持续亏损,其中蔚来首三季亏损达83亿元,2018年亏损额累计达487亿元,用钱烧出的市场份额并不牢固。
总结来说,2021年新能源汽车政策频出,在碳中和背景下,作为长期的投资方向不会发生改变。然而在政策指引下,近两年来出现了大量的新品牌,传统车企为获得竞争优势也纷纷将新能源品牌独立发展,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不断刷新,目前已形成三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从正确的行业上选择最具价值的标的,从而获得更高的溢价机会。上汽及比亚迪龙头地位牢固,或为资金首选,而吉利及广汽目前估值都很低,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有望追赶“三强”,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销量已超过蔚来,可重点留意未来盈利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