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陈默)讯,12月10日晚间,36氪 (NASDAQ:KRKR)交出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财报:2019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36氪本季度营业收入为1.3亿元(人民币,下同),而去年同期是8230万元,营收增幅为59.1%。净亏损1240万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980万元。按非美通用会计准则计算,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340万元,与去年同期的1100万元相比增长22.0%。
与众多互联网巨头相比,这家公司的体量似乎并不值得太多关注,但36氪上市时打出的旗号是“新经济服务第一股”,这就让外界对它的首份公开财报充满了期待。
绕不开的媒体属性
尽管36氪在上市时给自己的定位是“新经济服务公司”,但外界对这家公司的印象仍然是一家媒体公司。从收入结构看,以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这本身也是媒体公司的特征之一。
财报显示,网络广告是36氪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本季度,该公司网络广告服务收入为5410万元,同比增长4.6%。
该公司另一个主营业务是企业增值服务,该板块收入从去年同期的2110万元猛增到本期的6400万元,增幅为202.8%。今年开始,该板块收入就已经超过广告列营收第一大来源,同时也是收入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这令36氪的“新经济服务公司”多了一些说服力。
根据36氪对外公开的说法,所谓的“企业增值服务”是指,36氪的数据覆盖超过80万家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报道、咨询、整合营销,以及社群等全方位的优质深度服务。从这一表述可以看出,企业增值服务中的一些功能,首先还是基于内容生产能力和拥有媒体渠道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比如为企业提供报道等服务。
此外,36氪本季度订阅服务收入从2018年同期的940万元增至本期的1290万元,增幅为36.2%。这也是一项基于内容的收入模式。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公司CEO孙大刚会说,36氪上市,让内容生意多了很多可能性。
就在上个月,孙大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内容行业本身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行业,36氪现在做的事,让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竞争对手也对我们表示,虽然是竞争对手,但是36氪的上市,对他们也会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不过,既然是内容行业,由于36氪所主攻的领域是科技创投相关内容,而这一领域的原创内容生产本身具备了较高的门槛,也就意味着它不是一门能够快速低成本复制的生意,通常也意味着难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内容生意的瓶颈
事实上,就在36氪上市时,坊间传闻孙大刚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论从流量还是营收方面,都处于行业第一的位置,行业2、3、4、5名的数据加起来还没我们一个大。我们平台的原创内容能做到50%,而你说的某个平台原创内容只有5%,还有个专注于GPLP关系的平台,他们一直就没做起来过。”
在这里,原创内容比例高是36氪相比竞争对手而言的一大优势,可以吸引用户留存在36氪的网站、APP及其他关联渠道,也就是多吸引用户注意力,从而带来更多广告收入。
归根到底,这种模式其实还是媒体的商业逻辑:靠内容吸引注意力——靠注意力获取广告客户。
但从媒体行业本身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用户获取内容的渠道空前的丰富,信息过载之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汇聚了更多信息流的内容分发平台,而不会太在意这些内容是不是原创。在PC时代,这样的平台是各大门户网站,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取而代之的是今日头条等APP。
而类似36氪这样的垂直专业内容汇聚平台,虽然可以说是“小而美”的生意,但因为其用户面天然较窄,因此用户量不可能呈现几何级数的爆发式增长,也就很难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原创内容的比例较高,还意味着公司为内容付出的成本更高。因为垂直专业领域的内容,不太可能象抖音、快手那样,绝大部分指望UGC(用户自发生成上传),这种专业门槛较高的内容生产,很大部分需要平台付费采购,或者雇佣一批本身具务内容生产能力的员工,而这必然带来成本的上升。
从本季财报看,在广告这一营收板块上,36氪的同比增长非常小,可以看出这一板块继续大幅增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由于财报中没有详细披露,暂时也难以判断这一报告期内,公司为内容付出的人力成本或采购成本是否有所增加。
不过对于36氪来说,内容成本增与不增,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增加内容成本未必直接带来广告收入的增长,却可以直接挤压利润;但不增加内容成本却可能造成对用户的吸引力下降。
或许这也是36氪现在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当成一家媒体公司的原因,因为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本身就不是一门赚大钱的生意,人们衡量一家媒体公司的价值,更多是看重它所承担的社会功能,而不仅仅是看商业利益。
除了企业增值服务,目前36氪找到的另一个增长模式是付费订阅。
本报告期内,36氪的订阅服务收入为1290万元,同比增幅为36.2%,占总营收比接近10%。虽然这一比例还远未达到支柱性业务的程度,但增长势头不错。
根据公开资料,36氪的订阅收入主要来自于优质投资人、创业者、媒体人、大公司高管等开设的付费专栏,面向的用户群则大多为互联网从业者,付费内容更偏重于创投领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也就是说,这一业务模式更侧重于“知识付费”,与财新等媒体所设置的“为独家新闻资讯付费”还有所不同。
但知识付费又是怎样的一个赛道呢?到目前为止,专注于“知识付费”的互联网公司或产品大多都是热闹一时之后便没有了身影。而36氪深耕的创投相关知识领域,其对应的大环境则是创投圈的“资本寒冬”,用户群体短期内也很难有太大增长,因此这一业务短期内也很难看到更大的增长空间。
这一板块的现状其实也是36氪这家“新经济服务第一股”的整体境况:看起来并不差,但在肉眼可见的将来,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