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陈默)讯,9月5日,趣头条(QTT.NASDAQ)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公司第二季度净营收达到13.8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87.9%,净亏损为5.613亿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2.118亿元,同比亏损额扩大超一倍。
但是,这一亏损额仍远好于市场预期的14亿元,加上净亏损率环比有所收窄,因此市场有观点认为,趣头条得益于多元化营收和获客成本降低,部分财务数据持续改善。
亮点在于趣头条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后,有助于摆脱以往趣头条被人诟病最多的“刷新闻骗取下载量”的印象,也使得公司在“内容生意”上能够有更多拓展。
但是,细究趣头条的这份财报可以发现,“内容生意”做不到持续赚钱,它更多是承担吸引流量的功能。获得流量后,如何进一步化为收入和利润,这才是未来趣头条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靠补贴拉用户难以持续
财报显示,趣头条二季度净营收13.86亿元。其中,广告和营销收入为13.5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39亿元大幅增长209.2%。在广告传媒业普遍下滑的行业大背景下,这一增幅无疑是亮眼的。
但另一方面,营收成本的增幅也非常“惊人”。报告期内,趣头条营收成本为3.614亿元,同比增长340.6%。这一增幅大大超过广告营收的增幅。
趣头条在财报中称,营收成本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内容采购成本增长,带宽和IT基础设施支出增长,以及与负责内容管理的员工数量增加带来的薪资和福利的增加。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内容采购成本增长。通常在一家平台发展初期,很多内容多少都会有版权瑕疵,这也可以节约大量的内容采购成本。到了平台有一定体量和影响力之后,版权问题就不可能再被忽视,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趣头条需要花费更多的内容采购成本。
不难预见,随着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其采购成本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趣头条的日活用户增长已经有放缓的迹象。报告期内,日均活跃用户达到3870万人,较去年同期的1260万人增长207.6%,但环比一季度仅增加120万人。
这背后是趣头条减少了对用户的补贴力度。
此前三个季度,趣头条的单季日活用户增量分别是660万、960万和861万。到了今年二季度,随着用户补贴的减少,日活用户增长也近乎停滞。
对此,趣头条联合首席财务官朱晓路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沟通会上表示,在用户增长方面确实看到了一些压力,主要原因是市场的不理性竞争和广告业疲软,不过二季度后半段已经有所恢复。
短视频+网文阅读已成红海
除了向用户提供资讯信息,趣头条还推出短视频、小说阅读等产品。
此前趣头条旗下的米读APP凭借“免费阅读”吸引了大量小说读者,二季度到三季度的日活用户数字(DAU)最高达到800万。不过,受“净网”行动影响,米读从7月15日开始实行的停更将持续到10月15日,会影响三季度表现。
目前趣头条公司又推出了米读极速版,公司希望到四季度时,米读及米读极速版合并能创造1000万到1500万DAU,并能够每天贡献200万-300万元营收。
但是,通过网文阅读实现盈利并不容易。国内目前最大的网络原创文学平台是起点中文网,属于阅文集团旗下,但阅文很大的一块收入并非来自阅读付费,而是来自其签下的独家授权作品的版权运营,包括影视、动漫、游戏等改编权的运营收入。
从阅文今年以来的业绩来看,这一模式走得也很艰难。今年上半年,阅文集团盈利下滑超过20%。
米读则是免费阅读+广告模式,这使其迅速吸引了一大批没有付费阅读习惯的用户,但这种模式也有大量竞争者,如对外宣称日活用户已达1900万的连尚免费读书等。
此外,与付费阅读平台靠订阅收入分成吸引作者不同,免费平台的作者收入靠积分打赏,也很难吸引更多优质作者,这也是为什么“大神”级作者多数不会选择免费平台的原因。
从长期来看,缺乏优质内容的平台也难以长期留存用户。
趣头条内容矩阵的另一个重要产品是短视频。财报显示,视频广告在商业化收入中的占比从今年一季度的10%上升到二季度的40%。但这一领域同样面临抖音、快手、火山等短视频产品的惨烈竞争。
抖音最近公布的用户数已经超过3亿人。
金融产品或成新增盈利点
目前,趣头条还在探索多种盈利方式,如游戏、直播等。内容建设上,趣头条也已经与世界顶级综合格斗赛事供应商UFC、世界顶级体育娱乐品牌WWE达成合作,加码体育领域内容。
但这些举措都只是在“内容”的范围内加码,从其投入产出比来说并不划算,因此其目的更多是通过内容吸引流量,再通过广告去变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9月2日,根据企查查信息,趣头条的运营主体之一——上海趣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从3亿美元增加至6亿美元,这也是该公司两年来第四次增加注册资本。
在该运营主体下,趣头条已经注册(包含申请注册)了多达176个商标,包括“趣有钱借条”、“趣生财钱包”、“趣分期现金钱包”等明显带有金融色彩的商标信息。
从中可以窥见趣头条对于发展金融业务的意向,因此也有分析认为,此时增加注册资本有助于趣头条获得相关金融业务资质。
事实上,趣头条拓展金融相关业务早有迹象。今年3月,趣头条曾悄然上线贷款超市,该服务显示为第三方提供,涉及闪银、小乔借款等多款现金贷产品。
当平台流量足够大时,引入金融产品也是互联网行业内通行的做法。毕竟,“内容+广告”是一门回报期漫长的生意,仅靠这一模式,趣头条短期内仍然很难扭转亏损。
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无疑更容易实现盈利,只是其中也蕴藏着较大的政策风险,以及用自身品牌为第三方金融产品背书的风险。
无论如何,截至目前趣头条尚未大规模宣传进入金融领域,是否将开展此类业务作为一大增长点也尚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