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陈俊岭)讯 ,纵使资本市场加速回暖、公私募资产管理规模连创新高,也难以挽回基金子公司资管规模与产品备案下降的颓势。
财联社记者独家梳理的数据显示,截止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基金子公司集合资管产品备案量同比去年上半年下降逾三成——29家公司集合资管产品备案244只,比去年同期359只下降32%。经历过去几年的去通道阵痛,基金子公司内部分化和头部效应也日趋明显。
50家公司“颗粒无收”
即便是上半年集合资管产品备案数量整体“歉收”,但各家基金子公司内部也是“贫富不均”。统计显示,2020年前六个月基金子公司集合资管产品备案量总计244只,共涉及29家基金子公司。
其中,上半年集合资管产品备案量超10只的基金子公司嘉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博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申万菱信(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备案数量分别为75只、32只、20只、17只、16只和11只。
根据中国证监会6月10日披露的最新基金子公司名录,国内目前共有79家基金子公司登记在册,这意味着,上半年仅有不足四成的基金子公司有集合资管产品备案,50家基金子公司处于“颗粒无收”状态。
通常而言,基金子公司在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备案的资管产品分两大类别:单一资管产品和集合资管产品,即业内通常称的“一对一”产品和“一对多”产品,目前协会仅公示集合资管产品的备案情况。
“各家基金子公司资源禀赋和业务定位差异较大,有的擅长搞一对一的产品,有的则擅长搞一对多的集合产品。”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尽管上半年集合产品备案量下滑并不能完全反应行业的整体情况,但也可以由此窥见行业上半年经营的惨淡。
据中国证券业基金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共5477只,资产规模39970亿元,相比2019年12月底的5678只和41885亿元,产品数量和资产规模环比分别下降3.54%和4.57%。
缘何不进反退?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资本市场就迎来了一波结构性牛市,尽管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整体赚钱效应还是不错的。受此影响,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管理规模都在持续攀升。在资本市场大市给力的“天时”下,缘何基金子公司业务却走出不进反退的“独立行情”?
客观地说,作为主要投资标的为资本市场的资产管理机构,基金子公司受到资本市场的影响还是很直接的,但从敏感度而言却远并不及公募基金,由于资管产品面向高净值群体,从产品立项、内审、募资,再到协会备案,通常都需要数周时间,往往产品尚未成立,一波行情就已结束。
尽管对短期行情略显滞后,但对大行情却从未缺席。以2015年为例,基金子公司上半年产品备案数量和募集规模都十分亮眼。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这一轮行情属于中期牛市,基金子公司备案数量早晚也会跟上来。
从最近几个月基金子公司集合资管产品备案数量看,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基金子公司集合资管产品单月备案数量分别为40只、48只、60只、40只、26只、59只、49只、40只、30只。对比当月的股市表现,产品备案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减迹象。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子公司备案产品数量和资管规模持续下滑,虽然有股市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受到资管新规的影响。在去通道、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部分基金子公司的资管产品正在清理、有序退出,相应规模也逐步减少。
从最高时的10万亿到如今的不足4万亿,基金子公司行业近年可谓十分惨淡,伴随资管规模的缩水,基金子公司内部也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阵痛”,有的公司渐渐杀出重围,有的公司从此一蹶不振,“头部效应”也日渐明显。
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基金子公司最新排名,目前达到5000亿及以上的仅有1家,3000亿至5000亿的有3家,1000亿至3000亿的有10家;其他500亿至1000亿的有13家,500亿以下的数量为51家。
“如果没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小公司只能在夹缝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如果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情的市场裁决。”上述基金子公司高管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