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今年第三季度已过去,橡胶回到“最初的起点”,燃料油还看原油“脸色”,原油则停下了大涨的步伐。
原油价格大涨步伐暂停
本周初,油价延续此前上涨走势,美国原油价格突破75美元/桶,并创近两个月新高,布伦特原油价格则高开高走,最高上涨至80.75美元/桶,较年初涨幅约59%,创近三年新高。周中,美国原油库存意外上涨,短期引发抛售,油价开始有所回调,但分析师预测供应增加可能仍跟不上需求复苏的脚步,机构看涨情绪依然浓厚。
花旗集团全球市场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基本面仍给市场带来潜在支撑,OPEC+释放产能的脚步仍落后于需求复苏。”花旗集团预测,即使供应持续增加,未来六个月石油供需仍将有150万桶/日的缺口。此前,高盛则表示近期需求反弹将强于预期,预计这种反弹趋势将持续下去,并将2021年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上调至90美元/桶。
有美国原油供应商也预计油价有望继续上涨,市场正在消化供应中断的长期影响,以及满足炼油厂需求可能导致库存减少。一些供应中断的情况可能会持续数月,并已导致美国和全球库存大幅减少。不过,美国炼油商正寻求替代墨西哥湾原油,转而购买伊拉克和加拿大原油。
“2021年前三季度油价上涨的主要驱动是在欧佩克有节奏恢复供应以及页岩油受限于资本开支导致产量恢复缓慢下,需求快速复苏带动全球去库。”平安期货油品分析师任雪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对于四季度原油,她认为市场整体将从前期的供不应求向供需缺口逐渐缩减的紧平衡状态转变,供应端产量将逐渐增加,欧佩克+在计划内复产,但围绕价格波动有可能小幅调整。“其中伊朗供应是较大变量,但考虑到近期谈判仍无实质性进展,即使美伊协议达成,预计恢复供应时间将在四季度中后期,主要应警惕协议达成后,伊朗浮仓流入市场后的冲击。”任雪说,同时,美国页岩油产量也会逐渐增加,艾达飓风影响累计近3000万桶产量,但美国目前活跃钻机数持续恢复,市场预期四季度页岩油产量仍有一定上行空间。
需求上,任雪表示,出行旺季结束后主要增量除了疫情解封能带来的需求回升预期外,主要看中国和印度等的补库需求,中国第四批非国营配额预计将在四季度下发,但综合考虑中国政策,配额下发量难以超预期。
近期天然气价格飙升也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欧洲内陆天然气库存在冬季来临前补库缓慢,当供暖需求回升后,市场缺口将加剧,因此TTF价格近两个月暴涨。
任雪介绍,在燃煤电厂关闭的趋势下,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天然气市场失衡的问题出现,如若今年冬季气温较平均水平更低,天然气价格上涨至存在转换经济性后,冬季石油需求将会增加。近期欧美地区成品油库存在季节性低位,美东地区天气变冷后,取暖油燃烧需求会见到峰值。
世界最大的石油贸易商维多集团首席执行官哈迪近期也曾表示,天然气供应短缺将刺激对替代能源的需求,使四季度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增加50万桶。这可能会促使欧佩克+提高供应。到今年年底,原油价格可能会升至80美元/桶,甚至更高。
对于后市,宏观上,美联储年内taper预期较强,市场已经基本反映美国缩债影响,宏观政策扰动可能反复。疫情方面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其影响将弱化并逐渐常态化。“在目前能源格局以及原油自身偏低库存的背景下,后市原油市场关注点主要有两方面。”任雪表示,一方面,美国政策权衡问题带来供应增量,白宫表示在与欧佩克合作,并在研究解决石油成本问题的各种方法,市场将关注10月4日欧佩克+减产会议的增产计划以及美伊协议谈判情况,以观测后市供应上的增量。另一方面是天然气市场的变化,如若今年冬天为暖冬,需求减少有可能带动天然气价格下行,进而弱化原油需求增量,反之则将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作用。综上考虑,她预计四季度原油价格高位区间振荡为主,存在阶段性脉冲上涨可能。
燃料油要看原油“脸色”
作为原油的下游,燃料油的情况基本还是对原油亦步亦趋。
2021年,保税燃料油经历了振荡走高的行情,特别是一季度和三季度,受原油大幅反弹影响,整体上行明显。作为燃料油的两大品种,截至三季度末,高、低硫燃料油均大幅上涨,以国内最大的保税船供油港口舟山为例,三季度末低硫燃料油价格较年初涨幅35.8%,高硫燃料油价格涨幅则38.4%。
据隆众资讯燃料油分析师田秋瑾介绍,与低硫燃料油相比,高硫涨幅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三季度天然气价格暴涨,中东地区以沙特为代表的燃料油发电需求提升,带动了燃料油需求。同时,美国、中国对高硫燃料油的深加工需求提升。需求的增加令高硫燃料油价格大幅增长。低硫燃料油前三季度供应相对宽裕,市场价格推涨则主要基于原料价格的带动。同时,中国市场征收轻质循环油的进口消费税后,韩国等地的轻质循环油出口减少,一定程度上引起市场对低硫燃料油供油增加的预期。
从国内的供应数据来看,中国的低硫燃料油产量前三季度保持稳中增长态势,共计83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0%。国内具备低硫燃料油产能企业增加至35家,前三季度低硫燃料油出口配额共计1100万吨,为低硫燃料油产量增加提供了基础保障。
需求方面,受疫情影响的航运市场逐步恢复,国际航运市场需求向好,各大港口的船加油业务恢复至正常水平,特别是中国的保税船用燃料油的消费量增长明显,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可达35%。产量的增加支撑了中国保税船供油企业在价格方面做到了与新加坡市场基本持平,同时国内企业竞争压力增大,令中国市场价格较周边国家或地区优势显现,带动了船供油量的大幅提升。“预计2021年中国的保税船供油量可达到2000万吨,突破历史新高,不过中国市场的保税船供油品种仍将以低硫燃料油为主,高硫和MGO的需求占比均在6—8%。”田秋瑾介绍。
进口方面,海关数据显示,1—8月份5—7号燃料油进口量共计884.63万吨,同比跌4.84%。据了解,燃料油在三季度进口量表现大增,一方面是稀释沥青进口消费税实施令国内炼厂原料紧张,一般贸易进口燃料油需求提升;另一方面,8月份开始中国炼厂的低硫燃料油产量下滑,令保税船燃进口需求开始增加。
对于四季度,田秋瑾预计,受低硫燃料油出口配额紧张影响,国产低硫燃料油或呈持续萎缩局面,第三批配额是否会下放将成为中国四季度产量如何表现的重要因素。而地方炼厂对进口燃料油的深加工需求仍存,两大市场需求将带动中国燃料油的进口量保持高位水平。
从高硫燃料油的供应来看,一方面,建议关注原油品质的变化和俄罗斯等过家供应是否有持续增长可能。而低硫燃料油市场的供应将受到成品油市场特别是柴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有所波动。高硫需求方面,则要关注天然气价格的表现对燃料油的影响,同时炼厂在深加工方面的需求是否可持续,需要持谨慎观望态度。低硫燃料油方面,关注航运需求的变化。预计四季度航运市场保持相对平稳,但继续提升的可能性较弱。
“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应和价格走势仍是影响燃料油市场趋势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坚挺态势是大概率事件,突破80美元/桶关口难度不大。利多因素占据上风的情况下,燃料油方面则需更多关注品质价差的表现。”田秋瑾说。
寻底、再寻底,橡胶又回到“最初的起点”
今年,橡胶在大宗商品中表现相对较弱。除开年后由于标胶的供需错配使得胶价走出了一波小高潮外,其余的时间都在与存量的高库存以及下游的所谓弱需求进行博弈,一直处于“寻底、再寻底”的过程。一方面,本身的农产品属性使得供应旺季预期一直存在,另一方面,显性的下游弱需求也压制着市场的多头情绪,即使在宏观偏强的大背景下,也始终没有能够走出自己的单独逻辑。
“短期来看,橡胶在中秋节后的行情走势只能用两个字来评价,‘意外’。如果是四个字,那就是‘非常意外’。”在浙期实业橡胶主管赵路阳看来,如果把中秋节期间外盘的走势理解为风险情绪发酵导致的下跌,那么在中秋节后,国内大部分品种的走势其实已经把海外的情绪“从ICU拉回了KTV”,但在市场情绪稳定之后,橡胶的走势却并没有续上节前的行情,而是在低开之后打出了一个新低。
据了解,当前市场看空者的主要思路还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未来可能的高产期供给增量导致去库转向累库,二是在现实的高成品库存背景下,看空者并不认可表观消费的数据,而是认为这部分去化的原料转变为了成品的库存,在下游工厂及一级经销商端形成累积,即社会原料库存的去化并不代表好的需求,而是转化成了成品端的库存压力。
高产期供给增量目前还是在交易预期,现实端并没有看到有效的累库,结论需要等一个生产周期来验证。但下游需求是不是真的差?就市场上可以看到的开工率的数据而言,二季度之后今年国内的开工无论是全钢还是半钢,都是处于同期低位的。
“但开工率不能简单代表轮胎产量。”赵路阳认为,开工率是一个月均开工负荷,而产量则是月内的总产量,在天数、产能甚至地区结构上,两者并不能简单的划上等号。把轮胎外胎产量与开工率进行综合匹配的话,也会发现在低开工的情况下,轮胎外胎产量的数据并没有看到明显的衰减。
从工厂成品库存周转天数的数据看,当下数据的确相较往年有明显的增量。工厂以及对接工厂的贸易商反馈显示出成品库存高企、回款周期拉长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近一年来国内的轮胎产能正在扩大。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全球新扩产产能大约增加6000万条,其中75%都在亚洲,投资额最高的分别是佳通、玲珑和赛轮,在产能扩产的背景下,轮胎库存高位很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常态化的情况。
“这意味着,目前的轮胎行业已经进入了产能整合的阶段,在环保的大背景下,不合格产能逐步清退,而规模工厂则可能以扩产等形式,逐步占领这部分清退的份额,尤其是通过主动累库存积压现金流,通过降价压缩轮胎利润率等方式挤压小厂的生存空间,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小厂的生产利润需要受到影响。”赵路阳告诉记者。
橡胶目前生产端耗电量小,而需求端耗电量则偏高,在限电的背景下供需双弱,而需求端因为耗电比供应端高,导致需求端的限制会大于供应。对此,赵路阳认为,限电对于下游需求确实有影响,但目前下游已经处于高成品低开工的状态,如果目前还是高开工,那么限电的影响会反映的更加直接,但现在的“低开工+限电”,对下游来说更像是一个主动去成品库存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低开工+限电”的背景下,库存却依然能够保持住持续去化的状态。据赵路阳介绍,从全产业链的显性数据显示,目前的状态就是中游库存持续去化,下游原料库存低位,成品库存偏高,成品车库存低位。“如果产量端没有问题,那么现在上游的原料有两个去向,一是在上游产生库存累积,二是优先供给海外的工厂。”
假设原料在上游累库,会累积在两个地方:胶农和工厂,胶农没有储蓄,如果是主动累库,不及时送的话就没有现金,如果是被动累库,那么原料价格应该在大家甩卖的情况下出现下跌,而不是目前的维持高位。而工厂原料累库,如果是因为有利润主动累库,除部分资金能力较强的工厂外,其他工厂是没有办法持续承接原料的,如果是被动累库,那么原料的价格也会出现下跌。
“所以不能排除目前的情况是海外工厂需求好导致的。”赵路阳表示,而且海外工厂还存在着一些超买的情况,即船运问题导致前期采购原料持续无法到港,工厂为了维持自己的生产一直买货且高价买,那么就有两个推论:一是需求不差,二是厂里没有库存。如果是船运导致的大量货物在途中滞留,改善这个情况就要看海运费的调整。
从原料数据的表现看,最近确实有一些原料出量的迹象。赵路阳提醒,尤其是胶水——白片这条线的数据串联。“胶水的出量会先打击高利润的白片——烟片利润,随后才会向杯胶传导。但从原料到新加坡的交割利润来看,近期的原料下跌其实比成品更为迅速,且原料对远月的NR仍有一点加工利润空间,这是对多头较为不利的一点,后续还是要看这个利润空间会不会收窄,或者原料价格能不能在这个位置稳住。”他说。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