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跑618,快人一步解锁六月AI精选股年中特惠

国开债交易所上市首日表现“中规中矩”

发布时间 2014-1-8 10:47
更新时间 2017-5-14 18:45

此前,被市场解读为具有标志意义的两期国开行金融债,昨日(1月7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根据上交所此前一天发布的通知,交易方式为现货和质押式回购。
  
数据显示,昨日,国开1301(第一期)收盘价为99.99元 , 到期收益率为5.7904%,成交金额为20737.38万元,均价为99.9363元;国开1302(第二期)收盘价也为99.99元,均价为99.8902元,成交额为5002.80万元,到期收益率为5.8358%。
  
多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开债上市首日能有这样的表现,算是不错的。这主要因为国开债本身的资质就比较好,此次上市的规模又不大,而在上市首日,各机构会有一个“保底”的冲动。
  
不过,也有券商分析师认为,过一两个交易日,国开债的交易量可能会回归清淡。
  
首日交易成交量偏小
  
“国开债上市首日的表现应该是中规中矩的,并不算意外。”某券商固定收益总部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个收盘价相对应的利率水平比银行(行情 专区)间略高一些,但也比较正常,毕竟交易所市场相对不是很活跃。另外,该债券在交易所发行时的收益率就比银行间市场高,这是因为两个市场的结构和体量不同导致的,银行间的流动性要好多了。
  
数据显示,此前国开行在交易所发行以上两期债券时的中标利率分别为5.8%和5.84%,高于当天银行间固定利率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曲线 (国开行)的收益率(5.7594%和5.7999%).
  
东莞银行金融分析师陈龙认为,相对于交易所上市的其他债券,国开债的资质肯定是比较好的。此外,国开行1月7日还融出了1个月期的资金,把1个月回购利率打下60个基点。
  
“相对别的品种,未来国开债的交易量肯定会更大一些,因为对于交易所的机构来说,比如券商、基金,用国开债来做回购交易比较方便。”陈龙表示,国开债流动性比较好、市场认可度高,价格也更接近银行间价格。另外,在发债时,国开行自己可以做市,这样国开债市场相比国债要可控,机构可以预测国开行发债的时点。
  
不过,前述券商分析师称,由于是第一天上市,各机构有一个“保底”的冲动,但过一两个交易日之后,交易量就可能会清淡下来,5年期的国开债只有5000万元的成交量,还是比较小的。
  
暂不能跨市场交易
  
“这两期国开债跟别的债券不同,比如国债,有些品种的国债既可以在交易所上市,又可以在银行间市场上市,如果在交易所有券卖不出去,就可以转托管到银行间市场交易,两个市场是互通的。”前述券商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但这次上市的国开债只在交易所上市,不在银行间市场上市,在交易所卖不出,也不能转托管到银行间市场。
  
前述券商分析师还表示,交易所还有一些企业债也可以实现跨市场交易,可以相互跨市场转托管,流动性方面都要更好一些。
  
前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国开债可以丰富交易所的品种,现在银行间市场品种比较多,而交易所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此外,交易所有些个人投资者和私募投资者可以参与,可以开拓国开行的融资渠道。
  
对于两个市场融合的问题,这位券商分析师表示,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策性金融债在交易所发行是迈出的关键一步。现在两个市场也还是相对独立的,只不过现在互通交易品种丰富了,可能以后也会出现(一些)国开债可以在两个市场相互转托管等情况。
  
陈龙也认为,交易所债市和银行间债市的互通早晚会实现的,但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