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股市竞相下跌,中国股市也不例外。上证指数已创下6月份以来这轮大跌势的新低。国内三大股指也全线下跌,多个合约创阶段新低。对比期现价差,我们能发现,期指贴水幅度仍比较大。截至上周五(8月21日)收盘,沪深300指数主力合约IF1509贴水120.34点;上证50指数主力IH1509合约贴水46.96点;中证500指数主力IC1509合约贴水405.5点。
期指贴水,意味着期指合约跌幅比现货指数更大;或者是涨的时候期指涨幅更小,跌的时候期指跌幅与现货指数相当甚至大于现货指数,也会造成期指贴水。可以说,期指走势是领先于现货指数(沪深股市)的,具有发现价格、探索未来的作用。
有人把沪深股市大跌的责任归咎到股指期货身上,认为是恶意资金通过操纵期指来打压股市。
理论上,通过指数套利和组合保险确实可以达到期现联动甚至期指引导现货指数的目的,模式是这样的:股市的不确定性和下跌预期促使众多股民(期民)在期市上建立空单以进行套期保值。大量的空单打压期指价格下跌,导致期指与现货指数之间出现贴水。于是指数套利者趁机入市,买期抛现,再次压低股票价格,而下跌的股价和看跌的预期催生更多的空头和组合保险交易,如此恶性循环,股市深陷下跌通道,最终出现崩溃。
听过去很恐怖,其实上述推演只是理论上的分析。股指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市场,股票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而股指期货是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彼此没有交集。最重要的是,期指合约交割时,是现金交割的,不是股票交割或指数交割。所以,期指操纵股市,听过去险恶,但具体可操作性谁也没有呈过证供。
股指期货起源于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崩盘,当天标普500指数下跌近2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幅达22.6%,创下了单日下跌的最高纪录。这下惨了,股指期货成了替罪羊,遭受损失的投资者和机构纷纷指责股指期货助跌推跌,落井下石。不过,后来监管层则认为,不能将股灾原因全部归咎于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反映信息的速度比现货市场快,并不能由此得出期价变动引发现货价格变动的结论。期货之所以受到青睐是由于期货市场调节组合头寸的成本较低,且可以迅速建立新的头寸。
1988年5月19日,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美国众议院就1987年股灾作证,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经常会看到期货市场对于新信息的反映速度比现货市场要快。一些人由此认为……期货价格的变动必然导致了现货价格的变动。然而,在期货市场调节组合头寸的成本要显著地低于现货市场,并且可以迅速地建立新的头寸。因此,资产组合经理可能自然倾向于在收到新信息的时候首先在期货市场交易,导致了期货市场的价格首先发生变动。套利活动则确保了现货市场的价格不会太落后于期货市场的价格。”
1991年,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为首的工作小组经过大量详实的调查,否定了《布雷迪报告》中关于股指期货引致股灾的结论。米勒认为美国1987年的股灾和1929年的股市“崩盘”都是宏观经济问题和股票市场本身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所致,不是由股指期货市场引起。事实上,全球股市在1987年股灾那天都出现了下跌,而跌幅最大的一些股市恰恰是在那些没有股指期货的国家,例如墨西哥。
尽管经常有权威为股指期货正名,但每当股市出现重大跌势或股灾时,股指期货就成了替罪羊和元凶;这使得股指期货的发展备受质疑。好在随着期指产品的完善和市场认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认识到了期指的必要性,股指期货也在坎坷中成长为全球金融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笔者也认为,股市大跌,还是要多从股市自身和宏观基本面找原因。股指期货不是导致股灾发生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