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和美联储作对(Never bet against Fed)”的警世名言还有效吗?2月会议官方纪要的措辞已然十分谨慎,但是奈何会议前公布的1月ADP就业和制造业PMI数据“不争气”,让市场有足够底气去捕捉任何“鸽”派的信号,例如承认通胀放缓,更加侧重金融条件的持续变化而非短期变化。新闻发布会后金融市场迎来“狂欢”,美元大跌,美股转涨。
不可否认,自2022年12月加息放缓以来,金融市场对于美国经济的预期从“衰退”渐渐转向“软着陆”。对于不听话的“华尔街”,美联储虽更乐见2023年经济实现“软着陆”,但可能并不认可当前金融市场对于“软着陆”的定价。具体而言,本次会议上在如下两方面的信号值得关注:
仍担心控通胀力度不够。会议纪要继续保持通胀水平“仍高企”的措辞,趋势能否延续成为关键,美联储现在仍担心在控通胀方面做得不够,可能还需至少3个月的数据予以验证。目前看来经济放缓对于政策影响的权重仍处于次要地位。
仍有两次加息的空间,年内降息的可能性有限。这是美联储和市场最大的分歧所在,市场依旧认为本轮加息周期的顶点可能不及5%(这意味着3月之后至多还有一次加息),且下半年将转向降息,但在美联储看来这是偏乐观的,会议继续表示2022年12月议息会议对利率峰值的预测(5%-5.25%)是合理的(这意味着还有两次25bp的加息空间)(图1)。
为什么美联储并不认可当前市场对于“软着陆”的定价?我们认为核心在于市场对于美联储2023年降息近50bp的预期上,这与美联储的政策框架是相矛盾的。在美联储看来,达到2023年降息50bp门槛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一是美国经济在上半年就陷入衰退;二是美国核心通胀年内回归至2%。
条件一意味着当前市场应该预期美国经济“衰退”而不是“软着陆”;条件二显然不符合当前美联储对于2023年通胀的预测。因此在美联储看来,2023年更为现实的情景是在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同时,核心通胀回归至3%附近。而在这一情景下,美联储更倾向于将利率维持在当前甚至略高的水平,并不急于在2023年降息。因此,比市场定价更偏鹰派的美联储意味着短期内美股的上涨并不可持续。
展望后市,为捕捉美联储和市场分歧变化,我们认为两个经济金融指标将是值得持续关注的重点:
金融条件:“软着陆”和“再通胀”之间的微妙平衡。我们一直强调金融条件指数是观测美联储政策传导的重要指标:一方面,持续宽松的金融环境有助于经济的回升(图2),但是另一方面,金融条件指数的连续回落也往往意味着通胀的企稳(图3)。
金融条件需要警惕输入型宽松。2023年的特殊之处在于,中、欧经济复苏的预期逻辑下,美元指数将被外部因素驱动走弱,推动金融条件向宽松变动,为了对冲这一输入型宽松,除了政策转向要极其谨慎外,引导相对紧缩不足的股市和信用债市场调整可能是重要的手段(图4和5)。
实际薪资上升将增加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就业稳健和通胀加速回落,将导致名义工资增速的放缓要明显慢于通胀,这反而会使得实际工资增速上升(图6和7)。若实际工资持续增长,叠加居民储蓄率及杠杆水平较低的支撑下,2023年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将大大提升(图8和9)。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超预期上行,美国经济提前进入显著衰退,毒株出现变异,疫情蔓延形势超预期恶化
尽管美股乃至全球市场在年初至今表现都还算颇具韧性,但危险的信号已经接连出现。而一些大行的策略师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加息致美国政府支付利息增29% //自去年3月至今,美联储一共...
作者:陈曦 券商中国 中国移动2022年年报出炉! 3月23日,中国移动 (HK:0941)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实现营运收入为9373亿元,同比增长10.5%。公司股...
(视频) 难道每次约钟骏都故意找在FOMC出议息结果的时候?只能说时间刚刚好,但是整个三月真的经过了好多事情,SVB(NASDAQ:SIVB)的事情发生,耶伦从研究存款担保到现在说...
确定屏蔽%USER_NAME%?
如果屏蔽,您和%USER_NAME%都无法看到相互在Investing.com上发布的信息。
%USER_NAME%已成功添加至屏蔽列表
由于您刚刚取消屏蔽此人,因此必须等待48小时才能重新屏蔽。
您举报该评论的原因为:
谢谢您!
您的举报将会被发送到管理员进行审核
添加评论
我们鼓励您使用评论,与用户沟通,共享您的观点并向作者及互相提问。 但是,为了获得有价值和期待的高水平评论,请注意以下标准:
垃圾邮件或滥发信息的肇事者都将被从网站删除并禁止以后进行注册,这由Investing.com自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