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避雷好工具,InvestingPro旗下AI智能选股为你的投资保驾护航!现在购买立减50% 手慢无

社融“至暗时刻”,降息“翘首以待”——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发布时间 2023-1-12 08:15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事项

2022年12月,新增社融1.31万亿(前值1.99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4万亿(前值1.21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6%(前值10%),M2同比增长11.8%(前值12.4%),M1同比增长3.7%(前值4.6%)。

主要观点

居民层面:多存少贷的迹象明显,信贷修复需要信心改善

12月居民层面的金融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多存少贷”的特性,而这也是2022年全年居民金融数据的缩影。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尝试做出四点讨论:

①疫情只是加速了居民多存少贷的趋势,但并不是引至这一趋势的原因。居民“多存少贷”的趋势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其背后的宏观背景是2018年以来倾向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持续抬升,居民的风险偏好持续回落。

②2022年居民的风险偏好呈现加速回落的态势。2022年倾向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较2021年提升10%,单年增长幅度仅次于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

③2022年居民“多存少贷”趋势上行的另一个原因是商品房销售的回落。结合2022年四季度央行调查问卷来看,当下倾向于房价下降的居民占比已经提升至18.5%,是该项数据的历史最高值。随着越来越多的居民认为未来房价回落,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持续同比负增。居民购房信贷自然也难以改善。

④展望未来,居民“多存少贷”趋势的扭转需要预期的修复。当下失业率能否回落和房价预期能否改善对于居民预期的修复至关重要。

企业层面:“稳增长”进行时,但民企投资意愿仍需修复

①总量视角来看,12月企业融资事实上表现并不强劲。12月企业贷款增长1.28万亿,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8700亿,表现及其强劲。但是剔除贷款以外的其他融资科目均为负增,加总之后当月减少4274亿,同比少增6140亿。企业贷款的一支独秀或有“此消彼长”的影响因素。

②企业中长期贷款强劲的背后另一个逻辑在于稳增长政策的发力,但当下民企的借贷意愿仍相对较弱。针对这一观点的证据源自2022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抬升,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由于ROE回落影响下的持续走低。

③企业存款的同比少增预示当下经济的活力仍相对较弱。结合上文居民存款同比持续多增来看,当下经济的困境在于企业将钱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居民之后,居民更多的形成自身储蓄而非消费,因此资金难以回流企业,对应经济活力也相对较弱。

④展望未来,稳增长政策推动下,企业中长期贷款预计同比持续多增。但地产投资回落的影响下(企业的ROE大致滞后于地产投资两个季度左右),民企的投融资意愿预计持续回落。随着疫情政策的优化,居民的消费场景限制逐步打开,未来企业存款增长幅度或边际加快,但由于居民整体的悲观预期仍未完全修复,因此企业存款修复的高度或也相对有限。

金融数据下的货币政策:降息降准仍可期待

综上针对居民和企业端讨论而言,当下宏观经济的背景是: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但是居民对于未来的预期较为悲观,由此推断从政策发力到经济自发修复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情境下,我们仍然认为可以对2023年一季度政策利率的调降和降准抱有期待,并尝试对2022年四季度降息落空做出两点解释。

①降息降准的原因:实体贷款利率仍有下行的必要,但商业银行没有让利空间。工业企业利润率回落预示利率仍有下行必要,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为负预示没有让利空间,因此通过降息降准推动实体贷款利率下行存在必要性。

②对于2022年四季度降息落空的解释之一:好钢用在刀刃上。观察央行的调控思路,疫情以来央行降息通常发生在经济生活正常化之后(2020年4月降息,2022年5月调降LPR),而2022年四季度居民生活并未正常化(10月11月遭受疫情封控,12月疫情扩散限制居民生活半径。)

③对于2022年四季度降息落空的解释之二:不浪费商业银行的让利空间。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通过存贷利差赚取利润。当下困境是,大约32万亿的房地产贷款是浮动利率。房贷利率的重新定价日是每年的1月1日,因此如果2022年四季度央行调降利率的话,那么2023年开始所有浮动房贷利率均将回落,这会进一步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端的收益进而压缩商业银行本不丰厚的利润;但如果2023年一季度再调降利率的话,将在2024年才会影响浮动房贷利率,因此能够确保降息后商业银行有足够的让利空间让利实体经济。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疫情冲击超预期,理财赎回超预期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