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先一步!发现最热门股票!领取InvestingPro最高五折特惠,就在黑五大促手慢无

张瑜:秋收冬藏,来年再战——11月财政数据点评

发布时间 2022-12-22 07:32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一 秋收冬藏,来年再战

11月财政收入同比创十年新高(2021年为两年平均),支出同比创年内次低(仅好于疫情冲击严重的4月)。年末财政“秋收冬藏”,为明年“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备战。

收入10月开始“秋收”,中央财政不遗余力“抢收”,最典型的是消费税——10月、11月同比分别高达147%、156%,连续创下1995年来新高,我们判断不是消费复苏,而是中央财政为完成预算收入目标,恢复消费税正常入库节奏(详见《消费税剧增谜团何解?——10月财政数据点评》)。11月,其他中央税也现同比剧增,助力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十年新高: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40%,三年新高;关税25%,三年新高;出口退税-16%,两年新低。

图片来自作者

支出11月开始“冬藏”,大概率完不成全年预算,避免“突击花钱”过度消耗调度资金。据财长刘昆12月20日预计,2022年支出规模将达26.3万亿[1],不及26.7万亿的全年预算目标,倒算可得12月支出同比10.3%,低于近5年平均,年末大概率不会“突击花钱”,从而避免过度消耗调度资金,方便明年财政统筹加力。

图片来自作者

秋收冬藏,为的是来年再战。展望2023,政策基调和资金类型可以成为两个基本的分析维度,帮助我们去理解财政想达到的目标和能动用的资源。参考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12月17日权威解读[2],将政策基调区分加力、提效,同时将资金类型区分财政、准财政,就有了一个理解2023年财政的2X2矩阵(图3):

1、左上角-财政加力:保支出强度,保政府投资

预计以下组合可支撑8%以上的一般预算支出增速,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

1)税收有脉冲(15%+,主要是退缓税导致低基数和经济修复);

2)非税有空间(20%+,利润上缴恢复常态即有增量,地方仍可盘活存量);

3)借债在高位(赤字率3%,新增专项债4万亿,前倾发行+投向扩围+酌情加量)。

2、左下角-财政提效:兜底变激励,成本变效益

兜底变激励,指兜底式减税转向激励式贴息,万亿贴息贷款撬动或不逊5万亿减税降费。

成本变效益,指常态化核酸等防疫成本释放,带动支出结构优化。

3、右上角-准财政加力:从以收定支,到以支定收

今年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基建以收定支(“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拆解资金来源的分析范式,更趋于“办多大的事,搞多少钱”的以支定收。预计金融工具再投放1万亿+,基建信贷再配套1万亿+,不排除准财政创新工具出现。

4、右下角-准财政提效:补缺资本金,形成实物量

金融工具直指实物工作量的关键瓶颈——资本金缺口,将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详见《6000亿金融工具劈开资本金枷锁》、《虚实实物工作量》)。

图片来自作者

二 11月财政数据点评

(一)收入端:中央发力+缓税低基=十年新高

11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至24.6%(10月为15.7%),创十年新高,和10月经济数据形成背离,主要是以消费税为代表的中央财政收入发力,以及11月进入缓税低基数期。税收收入同比28.4%(10月为15.2%),创十年新高,非税收入同比7.5%(10月19.5%),持续回落。预算收入进度加速追赶,11月完成5.8%,比去年同期多0.8个百分点。

从主要税种看,除消费税贡献近半税收拉动外,增值税、外贸相关税贡献较高。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合计拉动税收增速12.6个百分点(10月拉动6.7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拉动9.7个百分点(10月拉动5.4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拉动2.4个百分点(10月拉动0.9个百分点),均和10月工业生产形成背离,判断主要是11月进入缓税低基数期(21Q4缓缴税费规模达2162亿元),或也和地方年末加大征缴力度有关。

地产相关税低位下行,拖累税收增速1.4个百分点(10月拉动0.2个百分点),地产政策传导仍待观察。

外贸相关税拉动剧增,拉动税收增速11.1个百分点(10月拉动1.4个百分点),外贸相关税全为中央税,如上文所述,推测中央财政为完成预算目标加快了税收入库节奏,并对出口退税节奏进行了调整。

图片来自作者

图片来自作者

(二)支出端:持续巡航,留力来年

11月公共财政支出降速(4.8%,10月为8.7%);其中,主要是中央支出退坡(-3.9%,10月为5.5%),反映中央为完成预算开源节流,地方支出略有下滑(6.5%,10月为9.6%),或受疫情干扰。预算支出进度落后,11月完成7.8%,比去年同期少0.2个百分点。

分支出类型看,民生仍强,基建巡航、科技受挤压:11月三项代表性民生支出(社保就业、卫生健康、教育)仍强,合计拉动支出增速5个百分点(10月拉动5.9个百分点),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同比两年新高(47.4%)。基建类支出(城乡社区、交通运输、农林水)持续巡航,合计拖累支出增速0.7个百分点(10月拉动0.1个百分点)。科技支出继续承压,拖累支出增速0.9个百分点(10月拖累1.5个百分点)。如我们前期所述,基建类支出巡航≠基建资金不足,而是要结合金融工具、专项债等资金来源一起看:四季度有 5000多亿专项债结存限额盘活发行,金融工具7月以来已完成7399亿投放,支持的项目大部分已开工建设,正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图片来自作者

图片来自作者

(三)广义财政:卖地降幅再度扩大

11月政府性基金收入降幅再度扩大(-12.7%,10月为-2.7%),主要是卖地收入降幅再度扩大(-13.4%,10月为-3.8%)。当前楼市仍然低迷,放松政策、“不得虚增”效果均有待评估,预计卖地收入慢修复。

11月政府性基金支出降幅略有扩大(-21.2%,10月为-18.2%),主要是去年10-11月专项债发行基数较高(超1.1万亿),今年同期盘活结存限额发行仅5000亿。

图片来自作者

图片来自作者

[1]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2212/t20221220_3858820.htm《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财政新篇章》
[2] 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2/12-17/9916717.shtml明年中国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财政部副部长解读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2月21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秋收冬藏,来年再战——11月财政数据点评》。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