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销量还在高歌猛进,相关车企投资却不好做了?
10月18日,比亚迪A、H股同时大涨,最新总市值为7000亿元。港交所文件显示,贝莱德对比亚迪股份H股的持股比例从6.21%降至5.85%。此外,港交所文件显示,摩根大通对理想汽车H股的持股比例从4.74%上涨至5.20%。
近期,围绕新能源车企的投资分歧加剧。三季度以来,多家新能源车企股价遭遇调整,其中,比亚迪股价向下调整幅度超20%,“造车新势力”的蔚来、理想、小鹏股价向下调整幅度分别超50%、50%、70%。
贝莱德减持比亚迪H股
10月18日,比亚迪 (SZ:002594)A、H股同时大涨,截至收盘,A股涨4.99%,报273.67元/股,H股涨6.22%,报205港元/股,比亚迪最新总市值为7000亿元。
前一日,比亚迪刚刚发布了亮眼财报。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为91亿元-95亿元,同比大增272.48%-288.85%。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净利润预计约55.05亿元-59.05亿元,同比大增333.6%-365.11%。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比亚迪表示,2022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并持续强化,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地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依旧疲弱,但集团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数据显示,2022年前9个月,比亚迪汽车总销量累计约118.5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为118.01万辆,同比增长249.56%;燃油车累计销量为5049辆。
安信证券认为,比亚迪四季度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1)目前在手订单依旧充足,叠加产能的持续扩张和年底汽车销售旺季带来的推动作用,2022年Q4中月销量有望持续创新高;2)汉已经在高端车领域站稳脚跟、海豹和唐DM-p未来会持续稳定放量、腾势D9等高端车型也会陆续上市,2022年Q4中比亚迪销量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带来更好的单车利润;3)销量增长带来更明显的规模效应,预计未来费用率持续下行、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多家外资投行称业绩胜过预期,摩根大通指比亚迪季度业绩预告胜预期,重申增持评级看H股275港元;美银证券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61港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目前股价较年内高点回调超20%。另一外资机构近期对比亚迪股份进行了减持,据港交所文件,贝莱德对比亚迪股份H股的持股比例从6.21%降至5.85%。
摩根大通增持理想汽车H股
此外,据港交所文件,10月12日,摩根大通对理想汽车H股的持股比例从4.74%上涨至5.20%。
截至10月18日,理想汽车H股股价报收74.9港元/股,近期股价调整明显,较今年6月的年内高点165.3港元/股,已跌超五成。
美股方面,股价走势几近相同,今年6月理想汽车美股一度达41.49美元/股,截至最新收盘报18.95美元/股,跌幅同样超五成。
稍早之前,理想汽车公布第三季度总销量,交付26524辆,同比增长5.6%。但相较二季度,少了2163辆,同时也低于理想汽车曾预期的2.7万至2.9万辆。2022年累计交付86927辆。
此外,此前理想汽车股东和高管频繁套现,一定程度加剧了投资人的恐慌。9月初,据港交所网站文件显示,理想汽车执行董事兼总裁沈亚楠通过两次抛售,共减持了100万股,套现超9000万元。王兴则在一季度进行了三次减持,累计套现1.87亿元,不过,他和美团依然是理想汽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则从22.87%微降至22.82%。
新能源车企投资分歧加剧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2.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1.5%,较上月同期增长2.8%;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29.3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2.0%,较上月增速由负转正至9.4%;产量为235.7万辆,同比增长37.0%,环比上升11.2%。9月国内新能源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30%达到31.8%,同比提升11.0%。自主品牌车企在国内表现亮眼的同时出海趋势明显:9月我国汽车出口量再破30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
而从投资角度,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尤其是新能源车企的投资分歧正在加剧,这也造成了三季度以来相关公司股价大幅调整。追溯来看,今年二季度,新能源车企股价在4月底后开始大幅反弹,表现远超指数。而三季度以来,多家车企股价不断下向修正,其中,比亚迪股价向下调整幅度超20%,“造车新势力”的蔚来、理想、小鹏股价向下调整幅度分别超50%、50%、70%。
华南地区一位基金经理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新能源产业链中,整车环节的竞争格局并不清晰,原有玩家竞争已经很激烈,还有新势力和一些互联网行业公司等新的品牌在进入,所以这一环节的竞争压力实际上是非常大的,经营格局可能没有市场想象的好。之前市场主要是因为智能化、新能源化的预期给了整车企业比较高的估值,这背后还有一个进口替代的逻辑,认为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会替代一部分原本国外车企的市场份额。整体来看,这一环节竞争激烈,谁能走出来目前很难判断,盈利增长无法长期保证。现在市场的一个担忧是对明年新能源车的销量看不清楚,新能源的“国补”和“地补”在今年底可能都要退坡,明年的销量还能增长多少,不确定性较大,对于投资会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