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互联网板块带动的一波港股的上涨行情应该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料,恒生指数从19000多点直接一波最高突破22000。
港股向来是外资定价的市场,大部分投资者对于港股的预期趋势就是在美国加息缩表的背景下,外资可能还要持续撤退,港股很难有大行情。
但这种思路是片面的,相比外资环境,港股现在更应该重视的是互联网的机会。
美联储加息缩表,美元回流美国这似乎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为什么美联储加息缩表资金就一定会走呢?这个背后其实是一个风险收益比的问题。
美联储加息缩表,无风险利率走高,很多泡沫都要被戳破。相比全世界大部分的投资品种来说,把钱安稳的放在美国吃利息是个不错的投资选择,所以资金选择流到美国。但是选择是相对的,如果发现更好的选择的时候,资金也不会无动于衷。
当下互联网板块就是这样一个胜率高赔率也高的一个相对更佳的投资机会。
经过一年多的下跌,互联网板块已经没有什么泡沫可言,反而是时刻准备触底反弹。
我在《如何看待当下的恒生科技指数?》一文提到,对于互联网板块最大的影响因素,也就是政策态度已经发生变化。
“自今年年初以来,官方的口径就已经在发生变化。
比如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包括:加强全链条竞争监管执法;强化超大型互联网平台责任等;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会议指出:“平台经济方面,稳妥且尽快推进大型平台公司整改,相关部门需设置好红绿灯”;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不难发现,从“加强”和“强化”,到“设置红绿灯”,再到现在“支持”“促进”,传递的信号越来越积极。
可以说政策托底下,互联网可能迎来了不错的投资机会。虽然经历了一些阵痛,但未来可能是更健康地发展,毕竟现在大家的生活根本无法离开互联网。”
类似腾讯、阿里、美团、京东等这些在最近一两年跌得鼻青脸肿的互联网巨头,不可否认,依旧是国内竞争力最强的互联网企业。
相比过去不同的是,它们变得更便宜了。而让他们变的如此便宜的原因,在逐步消退。
我们可以看到今年4月游戏版号重新放开,到6月也就是前两天已经审批第二批了,并不是单纯的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变化。
于此同时,互联网公司们也更加注重盈利质量,适当收缩战线,砍掉一些臃肿的业务,类似拼多多一季度同比扭亏,净利润达26亿元;爱奇艺更是实现首度盈利。
面对这一系列的转变,资金不会为了走而走,大概率会选择参与进来。
例如不少国际级机构已经在今年一季度加仓了中国互联网股票。
截止一季度,摩根大通对百度、爱奇艺、Boss 直聘、拼多多均进行了大比例增持。其中,滴滴的加仓比例最大,同比增长419.51%。
桥水增持阿里至748.05万股,持仓市值为8.14亿美元,位列其第六大重仓股。该公司还增持拼多多 227.75 万股,增持幅度 85% 至 493.94 万股,持股市值达1.98亿美元;被桥水增持的还有百度、哔哩哔哩、新能源车股票 蔚来、小鹏、理想。
富达国际旗下中国股票基金——中国消费动力基金披露的持仓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该产品第一大、第六大、第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腾讯控股、美团、京东,期末持仓市值分别为 4.02 亿美元、1.8 亿美元、1.38 亿美元。一季度,该公司对上述股票均进行了增持。
此外国内顶尖私募中,景林资产一季度增持了网易等股票,高毅资产则加仓了拼多多、中通快递、贝壳。其加仓幅度最大的是贝壳,一季度,高毅资产增持该股 80.56 万股,持股市值达 2588.4 万美元,是其第三大重仓股。
有的机构买的美股互联网,有的则是港股互联网,这问题不大,逻辑是一样的。真要做选择的话还是港股好一些,在中美政策博弈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回港上市依旧是趋势,大部分优质互联网公司的股票目前在港股都可以买到。
港股互联网板块是港股最大的资金池,只要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就算外资不买也会有其他资金买。互联网板块如果重新振作,就能决定整体港股的强弱走势。
外资带不动港股,但互联网可以。
当然也不用担心上不了车,短期来说我们依旧无法忽视外部宏观环境的风险(加息缩表通胀),但同时又要把握低估的机会。所以与其押宝某一只互联网公司,不如选择定投以互联网板块为主的恒生科技指数更为稳妥。由多次被动基金金牛获奖团队运作的恒生科技ETF(513130)可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