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避雷好工具,InvestingPro旗下AI智能选股为你的投资保驾护航!现在购买立减50% 手慢无

安永:多因素共同推动,TMT中概股回归浪潮将至

发布时间 2022-4-12 08:09
更新时间 2023-7-9 18:32

IPO早知道消息,2022年4月7日,安永发布《TMT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热行动与冷思考》报告,探讨了中概股回归现状、回归背后的驱动因素以及未来趋势。安永认为,TMT中概股回归浪潮将至。

赴美上市曾是2000年以来众多中国TMT企业获得资本市场支持的重要手段。然而,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制度以来,已有11只TMT行业中概股保留美股上市地位同时,通过港股二次上市方式实现回归:其中2019年1只,2020年5只,2021年以及2022年至今有5只。

中概股回归节奏加速

多因素推动TMT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

基于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C)公布的数据,安永进一步统计,截至2022年3月,共有223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少于2021年5月的248家。而223家企业中,TMT企业114家,占比超过50%。从市值来看,TMT企业的整体市值超过5,657亿美元,占全部中概股市值的51%。

2021年以来,大量中概股股价腰斩。与2021年的高位相比,中概股市值跌幅总体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TMT企业的平均跌幅达29.35%。114家TMT企业中,有51家跌幅在50%-80%之间。

安永认为,港交所修改上市制度、香港投融资环境优化、国内政策支持、资本市场认同、互联网公司业务场景聚焦国内,以及国外资本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等因素,共同推动了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

香港投融资环境持续优化。过去,同股不同权、对盈利性的严格要求,导致很多中国TMT企业无法在国内及港交所上市,转而寻求海外资本市场支持。2018年4月30日,香港交易所推出上市制度改革,首次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及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在2022年1月新修订后生效的《主板上市规则》中,进一步放宽和降低了二次上市门槛,拓宽双重主要上市接纳度,以及接纳第一上市地转换。

政策支持。近年国家推出的一系列的政策,释放出大量利好TMT行业发展的信号。2018年首次提出了新基建;《十四五规划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撑,明确提出未来战略聚焦的八大科技领域。2022年2月,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国内资本市场对TMT企业认同不断提升。2021年中国TMT企业IPO数量总计152宗,融资总额达3,654亿元人民币。在香港,已有超过300家TMT公司登陆港交所。根据港交所公布的数据,2018-2020年TMT企业在香港市场的总市值,年复合增长率达258%。

业务场景根植国内,国内市场更加理解其价值。安永认为,相关企业的业务场景根植于中国市场,其商业模式和发展前景也最能获得中国消费者和中国投资者的理解。这些创新的TMT企业不再需要寻找一个海外的参照系统来获得估值,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能够清晰地理解其价值。

地缘政治导致的不确定性。《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中概股接连出现大幅跳水。同时,我国更加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快监管政策制定,2021年7月以来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

此外,对于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相关税收政策问题,安永大中华区科技、媒体与电信行业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魏伟邦表示:“TMT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可以保留现有美股上市的海外架构,企业不需要进行架构重组,也不会产生重组相关的税费,企业可以在不伤筋动骨的情况下完成资金募集。此外,在境内企业的直接母公司是香港公司的情况下,海外公司在香港上市,更有利于直接母公司依据税收协定‘安全港’的规则,适用内地与香港税收安排的优惠待遇。”

已回归的TMT中概股

2018年港交所修改上市制度以来,已有11只TMT行业中概股保留美股上市地位同时,通过在港股二次上市方式实现回归。

据安永统计,已回归港股的11家TMT企业市值均在30亿港币以上,美股上市时间大于3年。其中,10家TMT公司美股上市时间大于5年。从上市前募集资金情况看,二次上市共为11家企业新募集资金2,200亿港元。除2只股票外,它们在香港二次上市当日开盘价均高于发行价。平均来看,收盘价与开盘价基本持平。

报告认为,二次上市对TMT中概股的股价与市值的影响不大。安永华南区科技、媒体与电信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曾文元表示:“除去市场环境导致的全盘下跌因素,2021年中概股二次上市后市值的重估并不十分明显。一方面,当前仍处于中概股二次上市初期,原有的投资者拥有了更多交易地选择;另一方面,美股和港股完全可兑换,以及港币挂钩美元,也使股价表现很难因为在香港二次上市就出现大幅重估。”

尽管中概股市值如今处于低位,从各公司内部业务发展来看,2016-2020年,11家TMT企业营业收入实现30.4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稳健。受到近年来经济整体增速放缓,尤其是2019年以来疫情影响,国家“双减”以及反垄断政策影响,11家TMT企业近五年的收入增速整体呈现略微下滑趋势。

与去年高位相比,11家TMT中概股公司的市值呈现不同程度下降,但市值跌幅较小的6家公司,2020年的营业收入平均值是跌幅较大的5家公司的20余倍,而净利润平均值相差超过300倍。在整体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具备稳健基本面的公司市值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合伙人,华北区高科技上市主管合伙人李康表示:“在整体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具备稳健基本面的公司市值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见价值经营、规模化发展是抵御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利用二次上市的契机‘破圈’,则可能拉动新的增长。”

展望:中概股回归浪潮将至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回归或者直接IPO,香港市场的资金会被分散,中概股企业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安永大中华区科技、媒体与电信行业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张伟雄认为,二次上市也是二次机遇,企业需从业务出发,打动更多投资人。建议企业在谋划回归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明确未来战略方向和业务布局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同时,把握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机会,加强技术创新投入,练好内功,这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除港股市场这一选择之外,安永表示,对于企业来讲,A股也在积极吸引中概股回归,为企业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尤其是科创板先行先试注册制,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因此回归A股也是潜在选择。另外,考虑到回归港股和科创板均有一定的门槛要求,继续留在美股上市也是小市值中概股的一种选择。

在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中概股回归浪潮将至。李康表示:“可以预见,更多的TMT中概股将重新审视港股市场,对冲美股市场中的不确定风险、进一步多元化股东结构、保持稳定的市值等诉求下,未来赴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将会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国内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市场环境逐渐改善,包括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以及北交所在内的A股市场,对部分在美中概股的吸引力也将进一步增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下一篇文章……
风险批露: 交易股票、外汇、商品、期货、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属高风险行为,这些风险包括损失您的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所以交易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加密货币价格极易波动,可能受金融、监管或政治事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金交易会放大金融风险。
在决定交易任何金融工具或加密货币前,您应当充分了解与金融市场交易相关的风险和成本,并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以及风险偏好,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意见。
Fusion Media提醒您,本网站所含数据未必实时、准确。本网站的数据和价格未必由市场或交易所提供,而可能由做市商提供,所以价格可能并不准确且可能与实际市场价格行情存在差异。即该价格仅为指示性价格,反映行情走势,不宜为交易目的使用。对于您因交易行为或依赖本网站所含信息所导致的任何损失,Fusion Media及本网站所含数据的提供商不承担责任。
未经Fusion Media及/或数据提供商书面许可,禁止使用、存储、复制、展现、修改、传播或分发本网站所含数据。提供本网站所含数据的供应商及交易所保留其所有知识产权。
本网站的广告客户可能会根据您与广告或广告主的互动情况,向Fusion Media支付费用。
本协议的英文版本系主要版本。如英文版本与中文版本存在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
© 2007-2024 - Fusion Media Limited | 粤ICP备17131071号 | 保留所有权利。